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国家宏观调控的理论基础)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国家宏观调控的理论基础)
作者: (英)约翰·凯恩斯|译者:金华
出版社: 立信会计
原售价: 39.80
折扣价: 30.20
折扣购买: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国家宏观调控的理论基础)
ISBN: 9787542952875

作者简介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1883—1946年),英国著名经济学家,现代西方经济学具有影响的经济学家之一,他创立的宏观经济学、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并称为20世纪人类知识界的三大革命。凯恩斯一生对经济学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一度被誉为资本主义的“救星”、“战后繁荣之父”。

内容简介

在这个联系中,货币较低的(或者说可以忽略的 )持有成本起到了根本性的作用。因为假如货币的持 有成本是真实的,那么这就会抵消货币的预期效果。 也就是未来某个日期货币的预期价值。人们乐意增加 他们的持有货币是因为货币具有流动性的优势,所以 面对相对较小的刺激时,人们会选择持有货币,而不 存在随着时间的流逝需要付出巨大的持有成本的坏处 。而除了货币之外的其他商品,对该商品的适当程度 的持有可以为使用者提供一些方便。但是即使较大数 量的持有可以代表财富的价值,其持有的有利之处也 会被储藏这些商品的过程中所耗费的持有成本和损耗 等所抵消。所以在达到一定数量之后,持有数量较大 的库存商品必然会导致损失。 然而,在货币的例子中,正如我们所看到的那样 ,上述的结论是不适用的。由于很多不同的理由,其 中最主要的是货币在人们的估计中已经构成了“流动 性”的东西。所以那些试图为货币创造出人为的持有 成本的改革家,也许是处在正确的轨道上面,但是其 所提建议的实际价值却值得人们深思。其方法就是通 过要求货币当局每隔一定的周期必须在货币上盖上印 迹或类似的标志,以使得货币继续保持其属性,而人 们为此需要支付一笔费用。 货币利息率的重要性是通过各种特征的组合而产 生的。由于存在流动性动机,货币的利息率在货币数 量相对于以货币所衡量的其他形式的财富发生一定比 例变化时,也不会对此作出反应,货币的生产弹性和 替代弹性都等于零。第一个条件意味着人们对资产的 需求可能主要归结为对货币的需求;第二个条件意味 着当上述情况发生时,劳动力也不能被用来生产更多 的货币;第三个条件意味着即使其他要素非常便宜, 但是这些要素也不能均等地代替货币的职能,根本就 不存在这样的替代。唯一的补救方法就是除了资本的 边际效率发生变化之外,来自于货币数量的增加(只 要对流动性的偏好没有发生改变),或者还有一件与 之相同的事情——提高货币的价值,这会使相同数量 的货币提供更多的货币方面的服务。 所以,利息率的提高阻碍了一切有生产弹性的商 品的产量,也不会刺激货币的产量(通过假设我们可 以知道,货币的生产缺乏弹性)。货币的利息率给以 其他商品所衡量的利息率设定了标准,从而抑制了对 生产其他商品的投资,但是这同样不会刺激对生产货 币的投资,通过上面的假设,我们可以知道,货币是 不能被生产的。而且由于以债券所衡量的流动性现金 需求弹性的存在,决定了这种需求条件发生微小的变 化也不会在很大程度上改变货币的利息率。然而,由 于货币生产不具有弹性,所以利用自然的驱动力通过 影响供给从而降低货币的利息率的做法也不具有现实 可行性。在普通商品的例子中,对这种普通商品的流 动库存的需求是没有弹性的,这可能会使需求方面受 到一些小的变化从而使以该商品所衡量的利息率过快 地下降或上升,而该商品供给弹性可能会阻碍现期价 格相对于期货价格的溢价。因此,如果让其他商品自 己决定自己,那么“自然的驱动力”,即市场的力量 ,会降低以这种商品所衡量的利息率,直到充分就业 状态的出现使得商品的供给没有了弹性。此特征与我 们所假定的货币的普通特征是一样的。所以在没有货 币和没有任何其他的商品具有我们所假定的货币特征 的情况下——当然我们必须强调,这只是一种假设— —只有在充分就业的状态下,利息率才能达到均衡。 更确切地说,之所以会存在失业问题,是因为人 们都想要月亮——当人们想要的东西是不能被生产出 来,同时对这种东西的需求又不能被压制的时候,人 们是不会被雇佣的。此时没有任何的补救方法,只能 劝说人们相信新鲜的奶酪实际上同月亮是一样的,然 后建立一个在国家控制之下的奶酪加工厂(即中央银 行)。 P192-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