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上海古籍
原售价: 59.00
折扣价: 37.80
折扣购买: 荀子译注/国学经典译注丛书
ISBN: 9787532564026
劝学第一 【题解】 本篇旨在劝勉人们勤奋学习。篇中所论述的学习,不 局限于学习书本知识,还包括学习各种其他方面的知识以 及修身、养道等。文章涉及到学习的效用、意义、目的、 态度、方法以及有关教育的一系列问题。 1.1君子日°:学不可以已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 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揉以为轮④,其 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揉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 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 无过矣。 【注释】 ①君子:指有道德的人。 ②已:停止,终止。 ③蓝:即萝(liao了)蓝,一年生草本植物,其叶经 过发酵后可以提制深蓝色的有机染料靛蓝。 ④揉(rou揉):通“燥”,用微火熏烤木料使它弯曲 。 ⑤有:通“又”。搞(gao搞):通“熵”,烤。暴 (pu瀑):古“曝”字,晒。 ⑥参:检验。省(xing醒):考察。 【译文】 君子说:学习不可以固步自封。旋青,是从莫蓝中提 取出来的,但比蔡蓝更青;冰,是水变成的,但比水寒冷 。木料笔直得合于墨线,但把它熏烤弯曲而做成车轮,它 的弯曲度就与圆规画的相合,即使再烘烤暴晒,它也不再 伸直了,这是熏烤弯曲使它这样的啊。所以木料受到墨线 的弹划校正才能取直,金属制成的刀剑在磨刀石上磨过才 能锋利,君子广泛地学习而又能每天检查省察自己,那就 会见识高明而行为没有过错了。 1.2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 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干、越、夷、 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诗》曰 °:“嗟尔君子,无恒安息。靖共尔位,好是正直。神之 听之,介尔景福。”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 【注释】 ①干:同“邢”(han韩),古国名,在今江苏扬州东 北,春秋时被吴国所灭而成为吴邑,此指代吴国。夷:我 国古代居住在东部的民族。貉(mo莫):通“箱”,我国古 代居住在东北部的民族。 ②引诗见《诗·小雅·小明》。 ③靖:安。共(gong供):通“供”。 ④介:给予。景:大。 【译文】 所以不登上高高的山峰,就不知道天空的高远;不俯 视深深的山谷,就不知道大地的深厚;没有听到前代圣明 帝王的遗言,就不知道学问的渊博。吴国、越国、夷族、 舶族的孩子,生下来啼哭的声音都相同,长大了习俗却不 同,这是教化使他们这样的啊,《诗》云:“唉呀你们君 子啊,不要常常歇息着。安心供奉你的职位,爱好正直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