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战争文集(共4册)(精)
作者简介
国际金融学者,成功预测2008年全球金融海啸。现担任宏源证券首席国际金融战略分析师,结构融资部总经理。拥有中国黄金高级分析师资格,成功发行国内券商中第一只黄金信托基金“金宏源一号”,并为宏源证券争得著名央企企业债券主承销商资格。2009年参与创办新型独立全球战略智库一环球财经研究院。2009年7月,参与筹备中国“超级智库”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CCIEE)举办的“全球智库峰会”,并成功承办“全球储蓄消费与金融安全”分论坛的“金融安全”专题。2008年以来担任多所大学客座教授。
内容简介
内森是老罗斯柴尔德的第三个儿子,也是五兄弟中最具胆识的一个。 1798年,他被父亲从法兰克福派到英国开拓罗斯柴尔德家族的银行业务。 内森是一个城府极深、行事果决的银行家,从没有人真正了解他的内心世 界。凭着惊人的金融天赋和神鬼莫测的手段,到1815年,他已成为伦敦首 屈一指的银行寡头。 内森的大哥阿姆斯洛在法兰克福打理罗斯柴尔德家族银行的大本营 (M.A.Rothschild and Sons),他的二哥所罗门在奥地利的维也纳建立了家 族的另一分支银行(S.M.Rothschild and Sons),他的四弟卡尔在意大利的 那不勒斯建立了另一个银行,他的五弟詹姆斯在法国巴黎也有一个银行 (Messieus de Rothschild Ffetes)。罗斯柴尔德家族创建的银行体系是世 界上第一个国际银行集团。此时五兄弟正密切地注视着1815年的欧洲战况 。 这是一场关系着欧洲大陆命运和前途的重要战争。如果拿破仑取得了 最终胜利,法国将不容置疑地成为欧洲大陆的主人。如果威灵顿勋爵打垮 了法军,那英国将主导欧洲的大国均势。 早在战前,罗斯柴尔德家族就非常具有远见地建立了自己的战略情报 收集和快递系统。他们构建起数量庞大的秘密代理人网络,这些类似战略 情报间谍的人被称为“孩子们”。这些人被派驻欧洲所有的首都、各大城 市、重要的交易中心和商业中心,各种商业、政治和其他情报在伦敦、巴 黎、法兰克福、维也纳和那不勒斯之间往来穿梭。这个情报系统的效率、 速度和准确度都达到令人叹为观止的程度,远远超过了任何官方信息网络 的速度,其他商业竞争对手更是难以望其项背。这一切使得罗斯柴尔德银 行在几乎所有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明显的优势。 “罗斯柴尔德银行的马车奔驰在(欧洲各地的)公路上,罗斯柴尔德银 行的船穿梭于海峡之间,罗斯柴尔德银行的间谍们遍布(欧洲的)城市街道 ,他们揣着大量现金、债券、信件和消息,他们最新的独家消息在股票市 场和商品市场中被迅速地传播着,但所有的消息都没有滑铁卢战役的结果 更为宝贵。” 1815年6月18日,在比利时布鲁塞尔近郊展开的滑铁卢战役,不仅是拿 破仑和威灵顿两支大军之间的生死决斗,也是成千上万投资者的巨大赌博 ,赢家将获得空前的财富,输家将损失惨重。伦敦股票交易市场的空气紧 张到了极点,所有的人都在焦急地等待着滑铁卢战役的最终结果。如果英 国败了,英国公债(consols)的价格将跌进深渊;如果英国胜了,英国公债 将冲上云霄。 正当两支狭路相逢的大军进行着殊死战斗时,罗斯柴尔德的间谍们也 在紧张地从两军内部收集着尽可能准确的各种战况进展的情报。更多的间 谍随时负责把最新战况转送到离战场最近的罗斯柴尔德情报中转站。到傍 晚时分,拿破仑的败局已定,一个名叫罗斯伍兹的罗斯柴尔德快信传递员 目睹了战况,他立刻骑快马奔向布鲁塞尔,然后转往奥斯坦德港。当罗斯 伍兹跳上了一艘具有特别通行证的罗斯柴尔德快船时,已经是深夜时分。 这时英吉利海峡风急浪高,在付了2000法郎的费用之后,他终于找到了一 个水手连夜帮他渡过了海峡。当他于6月19日清晨到达英国福克斯顿的岸边 时,内森·罗斯柴尔德亲自等候在那里。内森快速打开信封,浏览了战报 标题,然后策马直奔伦敦的股票交易所。 当内森快步进人股票交易所时,正在等待战报的焦急而激动的人群立 刻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注视着内森那张毫无表情、高深莫测的脸。 这时,内森放慢了脚步,走到自己的被称为“罗斯柴尔德支柱”的宝座上 。此时他脸上的肌肉仿佛石雕一般没有丝毫情绪浮动。这时的交易大厅已 经完全没有了往日的喧嚣,每一个人都把自己的富贵荣辱寄托在内森的眼 神上。稍事片刻,内森冲着环伺在身边的罗斯柴尔德家族的交易员们递了 一个深邃的眼色,大家立即一声不响地冲向交易台,开始抛售英国公债。 大厅里立时一阵骚动,有些人开始交头接耳,更多的人仍然不知所措地站 在原地。这时,相当于数十万美元的英国公债被猛然抛向市场,公债价格 开始下滑,然后更大的抛单像海潮一般一波比一波猛烈,公债的价格开始 崩溃。 这时的内森依然毫无表情地靠在他的宝座上。交易大厅里终于有人发 出惊叫:“罗斯柴尔德知道了!”“罗斯柴尔德知道了!”“威灵顿战败 了!”所有的人立刻像触电一般回过味来,抛售终于变成了恐慌。人在猛 然失去理智的时候,跟随别人的行为成了一种自我强制性行为。每个人都 想立刻抛掉手中已经毫无价值的英国公债,尽可能地留住一些所剩无几的 财富。经过几个小时的狂抛,英国公债已成为一堆垃圾,票面价值仅剩下 5%。 此时的内森像一开始一样,仍然是漠然地看着这一切。他的眼睛以一 种不是经过长期训练绝不可能读懂的眼神轻微地闪动了一下,但这次的信 号却完全不同。他身边的众多交易员立即扑向各自的交易台,开始买进市 场上能见到的每一张英国公债。 6月21日晚11点,威灵顿勋爵的信使亨利·珀西终于到达了伦敦,消息 是拿破仑大军在8个小时的苦战后被彻底打败了,损失了1/3的士兵,法国 完了! 这个消息比内森的情报晚了整整一天!而内森在这一天之内,狂赚了 20倍的金钱,超过拿破仑和威灵顿在几十年战争中所得到的财富的总和! 滑铁卢一战使内森一举成为英国政府最大的债权人,从而主导了英国 日后的公债发行,英格兰银行被内森所控制。英国的公债就是未来政府税 收的凭证,英国人民向政府缴纳各种税赋的义务,变成了罗斯柴尔德银行 向全民变相征税。英国政府的财政支出是靠发行公债来筹集的,换句话说 ,英国政府因为没有货币发行权而必须向私人银行借钱花,而且要支付8% 左右的利息,所有本息都是以金币结算。当内森手里攥着具有压倒性数量 优势的英国公债的时候,他实际上操控着公债的价格,左右着整个英国的 货币供应量,英国的经济命脉被紧紧地捏在了罗斯柴尔德家族的手中。 志得意满的内森毫不掩饰他征服了大英帝国的骄傲: 我不在乎什么样的英格兰傀儡被放在王位上来统治这个庞大的日不落 帝国。谁控制着大英帝国的货币供应,谁就控制了大英帝国,而这个人就 是我!P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