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选读(国学经典全民阅读读本)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齐宣王问道:“齐桓公、晋文公的事,可以让我听听吗?” 孟子答道:“孔子的弟子没有讲齐桓公和晋文公的事的,所 以后代没有流传,我也没听过。要不然,我讲讲使天下归服的王 道吧!” 王说:“要有怎样的德行,才能使天下归服呢?” 孟子说:“安抚老百姓就可以使天下归服,这是没有人能阻 挡的。” 王说:“像我这样可以安抚老百姓吗?” 孟子说:“可以。” 王说:“怎么知道我可以呢?” 孟子说:“我听大臣胡龅说,大王坐在堂上,有人牵牛从堂下 经过,大王看到了问:‘牵牛去哪里?’那人答道:‘要宰了它祭钟。’ 大王说:‘放了它吧,我不忍心看它发抖的样子,它没有罪过却要 进屠场。’那人又答道:‘那么,要废除祭钟的仪式吗?’王说:‘怎么 能废除呢?用只羊来替代它!’不知道有这回事吗?” 王说:“有的。” 孟子说:“这样的心肠就足以使天下归服了。老百姓都以为王 是吝啬,我当然明白王是不忍心。” 王说:“是啊。确实有这样的百姓。齐国虽然狭小,我何至于吝 惜一头牛?只是不忍心看它的样子,没有罪过却要被处死,所以用 羊来替代它。” 孟子说:“老百姓以为王是吝啬,您也不必诧异。既然是用小 的替代大的,他们哪里能够体会您的用心?王如果是怜悯它无罪 而进屠场,那牛和羊又有什么区别?” 王笑着说:“这究竟是什么心理呢?我并不是吝惜财物,但用 羊来替代牛,也难怪百姓以为我是吝啬了。” 孟子说:“没关系,这就是仁爱了,因为王只看见牛而没有看 见羊。君子对于禽兽,见过它活着,就不忍心看它死去;听过它的 声音,就不忍心吃它的肉。所以君子离厨房远远的。” 王高兴地说:“《诗经》讲:‘他人的心思,我来揣摩它。’正是对 先生而言啊。我只是这样做了,反过来考虑为什么这样,却不明白 自己的内心。先生这么一说,说到我心里去了。这种心思之所以和 王道相合,又是什么道理?” 孟子说:“假如有个人向大王报告:‘我的力气足够举起三千 斤的重物,却拿不起一根羽毛;我的眼力足够看清楚鸟身上的细 毛,却瞧不见一车柴木。’王能相信吗?’ 王说:“不相信。” “如今您的恩情足以使禽兽受惠,而您的功绩不能使百姓沾 光,又是为什么呢?这么说来,拿不起一根羽毛,是因为不肯用力 气;瞧不见一车柴木,是因为不肯用眼睛;老百姓得不到安抚, 是因为王不肯施恩。所以王没有使天下归服,是不肯做,而不是 不能做。” 王说:“不肯做和不能做的情形有什么区别?” 孟子说:“胳膊下夹着泰山而越过渤海,告诉人说:‘我办不 到。,这是真的不能。为老人折树枝,告诉人说:‘我办不到。’这是 不肯做,不是不能做。因此王没有使天下归服,不是胳膊下夹着泰 山越过渤海一类,而是折树枝一类。 “尊敬自己的长辈,从而推广到尊敬别人的长辈;爱护自己的 小孩,从而推广到爱护别人的小孩。只要如此,治理天下就像在手 掌里玩弄东西那么简单。《诗经》说:‘先给妻子作表率,然后推及 于兄弟,从而推广到封邑国家。’说的无非是把这种好心思施加于 他人。所以推广恩惠足以安抚四海,不推广恩惠就连妻子儿女也 安抚不了。古代的圣贤之所以远远超过别人,没有别的奥妙,只是 善于推广他的善行罢了。如今您的恩情足以使禽兽受惠,而您的 功绩不能使百姓沾光,这又是为什么呢? “称一称,才知道轻重;量一量,才知道长短。凡事都是这样, 人心更是如此。大王请考虑一下! “难道大王非得兴师动众,惊扰士民,与诸侯结怨,才觉得心 里痛快吗?” 王说:“不是,我怎么会为此痛快?我是想实现我最大的心愿。” 孟子说:“大王的最大心愿可以讲出来听听吗?” 王笑着不说话。 孟子说:“是为了肥美的食物不够吃呢?轻暖的衣服不够穿 呢?还是为了鲜艳的色彩不够看呢?还是为了音乐不够昕呢?还 是侍从不够使唤呢?这些东西大王的手下都足以提供,大王难道 是为这些吗?” 王说:“不,我不是为这些。” 孟子说:“那么,大王的愿望我晓得了,是想要开拓疆土,使秦 国、楚国来上朝称臣,统治中国而安抚外族。可是按照您的作为来 实现这个愿望,就像爬到树上去捕鱼一样。” 王说:“有这么严重吗?” 孟子说:“恐怕比这还严重呢。爬到树上去捕鱼,尽管得不到 鱼,但没什么祸患。按照您的行为来实现愿望,费尽心力去做了, 必定有祸患。” 王说:“可以具体地讲给我听听吗?” 孟子说:“假如邹国和楚国交战,大王认为谁会取胜?” 王说:“楚国取胜。” 孟子说:“可见小的自然敌不过大的,人少的自然敌不过人多 的,弱的自然敌不过强的。现在海内的疆土是方圆千里的地九块, 齐国全部的土地加起来只占其中一块。以其中之一同其中之八为 敌,这和邹国与楚国为敌有什么区别呢?为什么不从施行仁政的 根本上来解决问题呢? “现在大王如果发布政令,施行仁德,使天下做官的人都想在 大王的朝廷里做官,耕田的人都想在大王的田地上耕种,做生意 的人都想在大王的集市上贸易,出行的人都想从大王的道路上经 过,天下痛恨他们君主的人都想到大王这里来控诉。如果这样,谁 能阻挡大王统一天下?” 王说:“我昏昧不明,不能完全领会这种境地。请先生辅佐我 实现理想,明白地教导我。我虽然愚钝,却愿意试一试。” 孟子说:“没有固定的产业却有坚定的心志,只有士人能做 到。至于老百姓,假如没有固定的产业,就没有坚定的心志。假如 没有坚定的心志,就会为非作歹,无所不为。等他们犯了罪,然后 处罚他们,这叫陷害百姓。哪有仁德的人在位治国却做出陷害百 姓的事来?所以英明的君王划定给老百姓的产业,一定要使他们 上足以侍奉父母,下足以供养妻儿。好年成天天吃饱,坏年成不至 于饿死;然后引导他们向善,于是老百姓都乐于听从。 “如今划定给老百姓的产业,上不足以侍奉父母,下不足以供 养妻儿;好年成天天受苦,坏年成只有饿死。这种情况下要救活自 己还怕来不及,哪有空闲学习礼义? “大王如果要施行仁政,为什么不从根本处做起:五亩大的宅 园,在里面种植桑树,五十岁的人就能穿上丝绵袄了。鸡、狗和猪 等家畜,不扰乱它们养育的时节,七十岁的人就能吃上肉了。百亩 大的农田,不要误了耕种,数口之家就可以免于饥饿。搞好学校教 育,反复用孝悌的道理来教导子弟,须发斑白的老人就不必背着 或顶着重物在路上行走了。老人都有丝绵袄穿,有肉吃,老百姓饿 不着,冻不着,这样还不能使天下归服的,那是从没有过的事。” P1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