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门西门(精)

西门西门(精)
作者: 龚静
出版社: 上海书店
原售价: 45.00
折扣价: 29.30
折扣购买: 西门西门(精)
ISBN: 9787545818093

作者简介

龚静,上海人。1986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现任复旦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上海作家协会理事。出版有《书·生》《写意——龚静读画》《上海细节》《上海,与壁虎一起纳凉》《要什么样的味道》等10多部散文随笔集。

内容简介

下午六点钟,冬夜未深,却已黑,人未眠,盼暖意。 家里的煤球炉子已封了火,静岚应了母亲的吩咐,戴上自 己织的半截式红毛线手套,穿上黑灯芯绒棉布鞋,一手一 只竹壳热水瓶,下楼,走过楼下踩得硬实的泥路,绕过那 几棵水杉,穿过弄堂,沿着项泾街,走进项泾桥堍的那家 老虎灶,泡开水。 西大街上的店铺都排上了门板,惟老虎灶的灯晕着光 ,看管的中年男人戴着一顶蓝布帽子,坐在长凳子上抽一 支一天里的闲烟。2分钱一瓶开水,沉甸甸原路走回,项泾 街一侧的横沥河暗沉沉地亮着寒夜水色,河边的梧桐树只 剩下了枝干,项泾街的宅子黑乎乎的门尚未全部关上,透 出灯光,静岚知道从一个门洞进去,穿过青石板走廊,走 过一条曲里拐弯的篱笆道,可以抄近路回家。她的小学同 学就住在门洞里的一间木门内。可是夜色中静岚放弃了, 她只希望台硌路上的花岗岩稍微齐整些,不那么高低不平 硌得脚底痛,可以走得快点,早早到家,用热水瓶里的水 泡泡脚。 一、原来练祁 除去周边乡镇,东门、西门、北门、南门、城中是嘉 定城里的人对所处方位的大致说法。城中路是嘉定的城中 心,西门人都叫它一条街,住在西门的静岚一般礼拜天才 会有机会去一条街走走,一条街像是闹猛的代名词,有些 西大街上没有的东西,店铺门面要大点,商品要多点,哪 天还会有点紧俏货露露面,当然,一条街谈不上繁华,要 说繁华得到上海去,乘北嘉线到共和新路北区汽车站,再 调车子到南京路或者淮海路。上海,这个词就好比是中心 的象征,南京路、淮海路是这种象征里的核心。嘉定是上 海的郊区,说来也属于上海,但似乎又在“上海”之外, 这个“上海”就像一种稍稍远离现实的可能。 静岚第一次去上海的印象实在很模糊了,小学时,母 亲去市区某间小学听课,她跟了去,到了哪里玩,吃了什 么饭,统统没印象,有印象的是在马路边差点被行驶过来 的辫子电车撞了,母亲和同行的同事一手拽住她,手肘上 还擦破了点皮,直到考上大学去五角场的复旦读书(至少 75分钟北嘉线再换乘47路到四川北路,步行至虹口公园,9 路,过了材料研究所才算离校门近了),除此之外去上海 就是乘着学校租借的车子,有时是公交公司巴士,有时是 某家工厂的小卡车,春游秋游,到市区学校学舞蹈,比较 “恢弘”的上海之行大概要算初一和高二那两次,前者去 落成不久的万人体育馆领取市三好学生奖,后者也是领奖 ,鲁迅征文比赛的一个奖,大概写的是关于《野草》的一 些心得,其实高中时怎能对《野草》有多少深刻认识呢。 不过,“上海”却成为静岚以后工作和生活的地方。其实 ,静岚知道她一直生活在上海,这个上海和那个“上海” 的界限到底在哪里呢?在西门少女静岚的视野中,那个时 候的上海是一个一二个小时车程以外的地方,有些远,也 是一个似乎充满了许多可能的空间。好比在兰州工作的大 伯回来探亲,送的那双丁字型猪皮皮鞋,在小学五年级的 静岚心中投下少女梦影。 P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