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业与服务业协调发展的统计测度研究
作者简介
张虎 等【著】【中国】【现当代】————————————————————张虎,现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院长、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应用统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数量经济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工业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现场统计学会经济与金融统计分会常务副理事长、湖北现场统计学会副会长等。主要研究方向:统计理论与方法、金融统计与计量、数量经济学。
内容简介
随着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历史性转化,中国经济由速度优先转为“高质量发展”,与此同时产业结构也呈现较大的改变,服务业已成为新时期增加就业与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应当有发达的实体经济作支撑,而实体经济核心在于制造业,因此当经济逐步由“工业”时代迈向“服务业”时代,制造业与服务业协调发展与互动融合将成为必然趋势。新时代产业变革呈现出服务化、高端化、智能化、网络化、绿色化等趋势,同时一方面由于国内劳动力成本的加快提升,使得新兴经济体的廉价劳动力形成替代效应;另一方面,随着产业技术水平的提升,占据优势地位的发达国家通过构建新的贸易模式使中国在国际竞争关系中处于被动地位。在“前有围堵、后有追兵”的经济环境下,产业升级迫在眉梢,而产业升级离不开产业间的协调发展。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协调发展主要表现在产业结构合理、形成产业集聚、提高劳动生产率、缩小收入差距、可持续发展五大方面。 本书的创新和主要贡献在于:(1)探析了产业协调发展的动机、载体、路径,健全了制造业与服务业协调发展的理论机制;(2)创新性探究了制造业与服务业协调发展状况、共性特征、差异水平及动态演进规律,继承和拓展了产业关联、融合研究,为实现产业协调发展提出可供借鉴的发展模式;(3)引入空间因素,通过测度制造业与服务业协调发展的空间集聚效应,驱动因素的空间溢出效应、空间异质性,将产业协调发展的理论分析扩展至空间层面;(4)突破传统的线性单向思维,检验制造业与服务业协调发展对制造业升级的阈值效应,建立了产业协调发展对产业升级的非线性推动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