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心理学(第2版)(新编21世纪心理学系列教材)

管理心理学(第2版)(新编21世纪心理学系列教材)
作者: 孙健敏 穆桂斌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
原售价: 65.00
折扣价: 43.60
折扣购买: 管理心理学(第2版)(新编21世纪心理学系列教材)
ISBN: 9787300325651

作者简介

孙健敏,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领导科学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劳动人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劳动人事学院副院长、理学院副院长兼心理学系创系主任。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组织行为学》首席专家。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多项。发表中英文论文百余篇,出版《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测评理论与技术》等著(译)作多部。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员工与组织援助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心理学会管理心理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大百科全书·心理学》“管理心理学”主编,国际应用心理学会(IAAP)、美国工业与组织心理学会(SIOP)会士。富布赖特高级访问学者,欧洲依拉摩斯基金学者。担任《人力资源管理杂志》(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Journal)、《人力资源开发季刊》(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Quarterly)副主编,《商业与心理学杂志》(Journal of Business and Psychology)、《管理心理学杂志》(Journal of Managerial Psychology)等多种英文期刊的编委。

穆桂斌,河北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方向硕士生导师,美国泽维尔大学教育与咨询系访问学者。主要学术兼职:河北省心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理事。主要研究领域:组织行为、人才测评、股权激励、领导力开发等。主要教授课程:管理心理学、人才测评、人力资源管理。在《经济管理》《中国人力资源开发》《企业管理》《领导科学》以及《国际心理学杂志》(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等期刊发表论文近20篇,任《中国大百科全书·心理学》“管理心理学”编委。

内容简介

身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身边所发生的变化令人目不暇接。新产品,新技术,新理念,新场景,简直是日新月异。
作为横跨管理学和心理学领域的交叉课程,管理心理学越来越受到大众的重视。本书第一版已经发行了6个年头。在过去的6年里,从管理实践到管理学研究,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方面涌现出很多新的概念和方法,另一方面也使得经典的理念和逻辑更有生命力。更重要的是,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为我们擘画了宏伟蓝图,为今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党的二十大报告的主题思想,对管理心理学的教学、科研和实践,都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在本版的修订过程中,我们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大报告的重要思想,把这些思想作为指导本书修订的基本原则,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和解释组织管理中的心理现象和心理学问题,在学习和借鉴西方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努力在教材中体现和反映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成果,把西方的学术观点和结论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我们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努力把来自西方的知识体系中国化和时代化。
伟大事业需要伟大精神,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中国人民铸造历史丰碑、创造人间奇迹的精神动力之源。百年大党一路走来,为中华民族的独立与复兴,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与幸福不懈奋斗,取得了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而党之所以能在中华民族行将衰落之际带领人民攻坚克难,从胜利不断走向新的胜利,关键在于党有强大的精神信仰作支撑,良好的精神状态是确保我们事业成功的重要法宝。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面临着各种风险和挑战,要实现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就必须自觉保持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的精神状态,发扬“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拼搏精神、“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奋斗精神和“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精神,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取得新胜利。作为研究组织管理现象的科学,管理心理学可以从一个角度为这种精神的传承、树立和坚持提供逻辑支撑和概念解读。例如,中国管理实践中强调的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并重,就是不同于西方理论的一个重要特色,是体现马克思主义精神和物质相互作用的典型事例。物质和精神对人类的发展和进步都具有重要作用。物质的进步和发展,可以提高人类生活水平,促进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精神的进步和发展,则可以促进人类思想、道德、文化的提高,促进人类的自我认知、自我提升和自我实现。同时,物质和精神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物质基础是精神发展的前提和保障,没有物质的基础,精神的发展就会受到极大限制;精神的发展不仅可以促进物质的创新和进步,而且能够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再例如,中国组织中鼓励各级干部做人民的公仆,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是中国文化情境下对领导者和领导力的精准诠释,公仆型领导已经成为管理实践中普遍接受的概念。我国有句俗语: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红薯。领导者要为群众谋福利,要与群众同甘苦、共患难,这是恒古不变的原则。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的目标,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以切实有效的工作让人民群众共享社会发展成果。从管理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这是对领导者的角色内涵、职责界定和领导力开发应该坚持的最高原则。
本书继续保持第1版的特点,立足于组织管理中常见的现象,面向实践需求,从心理学的角度解读和诠释组织管理问题。在表达方式上坚持“读者中心”和“读者友好”的理念,通过贴近现实的案例和新颖的栏目,增强趣味性和可读性。在吸收国内外管理心理学研究最新成果的基础上,特别突出基于中国情境的研究成果,努力体现把西方的研究成果与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结合、与组织管理的现实结合,提高概念和原理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本次修订在保持章节基本不变的基础上,重点补充了近5年来国内学术期刊上发表的有关管理心理学的实证研究,平均每一章补充了大约10篇文献;更新了某些章节的案例或事例;对经典概念的分析和讨论更贴近现实。全书大约增补了30%的内容。目的是充分反映和体现我们自己的和最新的研究成果,尽力构建自主知识体系。由于时间和精力的限制,目前全书还是保持以前的结构,没有完全实现自主创新。这是我们今后要努力的方向。

试读内容

身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身边所发生的变化令人目不暇接。新产品,新技术,新理念,新场景,简直是日新月异。
作为横跨管理学和心理学领域的交叉课程,管理心理学越来越受到大众的重视。本书第一版已经发行了6个年头。在过去的6年里,从管理实践到管理学研究,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方面涌现出很多新的概念和方法,另一方面也使得经典的理念和逻辑更有生命力。更重要的是,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为我们擘画了宏伟蓝图,为今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党的二十大报告的主题思想,对管理心理学的教学、科研和实践,都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在本版的修订过程中,我们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大报告的重要思想,把这些思想作为指导本书修订的基本原则,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和解释组织管理中的心理现象和心理学问题,在学习和借鉴西方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努力在教材中体现和反映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成果,把西方的学术观点和结论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我们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努力把来自西方的知识体系中国化和时代化。
伟大事业需要伟大精神,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中国人民铸造历史丰碑、创造人间奇迹的精神动力之源。百年大党一路走来,为中华民族的独立与复兴,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与幸福不懈奋斗,取得了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而党之所以能在中华民族行将衰落之际带领人民攻坚克难,从胜利不断走向新的胜利,关键在于党有强大的精神信仰作支撑,良好的精神状态是确保我们事业成功的重要法宝。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面临着各种风险和挑战,要实现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就必须自觉保持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的精神状态,发扬“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拼搏精神、“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奋斗精神和“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精神,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取得新胜利。作为研究组织管理现象的科学,管理心理学可以从一个角度为这种精神的传承、树立和坚持提供逻辑支撑和概念解读。例如,中国管理实践中强调的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并重,就是不同于西方理论的一个重要特色,是体现马克思主义精神和物质相互作用的典型事例。物质和精神对人类的发展和进步都具有重要作用。物质的进步和发展,可以提高人类生活水平,促进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精神的进步和发展,则可以促进人类思想、道德、文化的提高,促进人类的自我认知、自我提升和自我实现。同时,物质和精神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物质基础是精神发展的前提和保障,没有物质的基础,精神的发展就会受到极大限制;精神的发展不仅可以促进物质的创新和进步,而且能够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再例如,中国组织中鼓励各级干部做人民的公仆,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是中国文化情境下对领导者和领导力的精准诠释,公仆型领导已经成为管理实践中普遍接受的概念。我国有句俗语: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红薯。领导者要为群众谋福利,要与群众同甘苦、共患难,这是恒古不变的原则。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的目标,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以切实有效的工作让人民群众共享社会发展成果。从管理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这是对领导者的角色内涵、职责界定和领导力开发应该坚持的最高原则。
本书继续保持第1版的特点,立足于组织管理中常见的现象,面向实践需求,从心理学的角度解读和诠释组织管理问题。在表达方式上坚持“读者中心”和“读者友好”的理念,通过贴近现实的案例和新颖的栏目,增强趣味性和可读性。在吸收国内外管理心理学研究最新成果的基础上,特别突出基于中国情境的研究成果,努力体现把西方的研究成果与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结合、与组织管理的现实结合,提高概念和原理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本次修订在保持章节基本不变的基础上,重点补充了近5年来国内学术期刊上发表的有关管理心理学的实证研究,平均每一章补充了大约10篇文献;更新了某些章节的案例或事例;对经典概念的分析和讨论更贴近现实。全书大约增补了30%的内容。目的是充分反映和体现我们自己的和最新的研究成果,尽力构建自主知识体系。由于时间和精力的限制,目前全书还是保持以前的结构,没有完全实现自主创新。这是我们今后要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