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师地论声闻地讲录(精)

瑜伽师地论声闻地讲录(精)
作者: 口述:南怀瑾
出版社: 东方
原售价: 66.00
折扣价: 42.30
折扣购买: 瑜伽师地论声闻地讲录(精)
ISBN: 9787506073202

作者简介

南怀瑾,华夏智业管理学院名誉院长。南怀瑾先生1917年生于浙江温州乐清。自幼接受传统私塾的严格教育,及至少年时期,已遍读诸子百家,兼及拳术、剑道等各种功夫。同时苦心研习文学书法,诗词曲赋,天文历法诸学,并深得其精要。 青年时代,正值抗战军兴。南怀瑾先生毅然辞亲远游,曾任教于中央军校,又入华西坝金陵大学,研究社会福利学,以其服务社会大众。其时,每逢假日闲暇,胤以芒鞋竹杖,遍历名山大川,寻访高僧奇士。复于青城山灵严寺,有缘结识名重一时的川北禅宗大师袁焕仙先生,遂拜门墙,竟毅然辞去中央军校教官之职,追随袁先生左右,潜心研修佛学。1943年入峨眉山大坪寺闭关修持,闭关三年间,遍阅《大藏经》万万卷,印证个人修持所得,遂至终身受益无穷。1945年,远走康藏,参访密宗各派,得到贡嘎活佛等多位著名活佛、高僧的真传,佛法修持更为精湛,得到白教、黄教、红教、花教等各教派的印证,被承认为密宗上师。

内容简介

“十虽无此失,然有于寒热等苦,不能堪忍过失 。”修行菩 萨道,要难行能行,难忍能忍。到了太冷的地方,没 有电炉、暖 气,不好打坐;太热的地方,没有冷气也不能打坐。 这里风水 不好,那里湿气太重,又怕冷,又怕热,没有头陀行 的坚忍不拔 的心理不能修定。如果说要环境好才来修定,把释迦 牟尼佛 那个座位让给你好不好?你真到了那里,恐怕也坐不 住,你定 不了的。电灯开亮一点,嫌灯光太强;关暗时,嫌不 够亮。反 正人都有种种毛病,就是不能堪忍之过失。 “十一虽无此失,然有慢恚过故,不能领受教诲 过失。”虽 然没有这种错误,但有我慢,懦慢。恚是脾气特别大 ,不是嗔 心;嗔心是真动气就杀人,那是真嗔心。你们哪里有 嗔心?比 你们脾气大的就把你们吓住了,你只是恚心,气大, 毛病大,看 不惯气就来了。实际上是肝病,肝火旺。因为有慢心 、恚心, 不能接受别人好的教诲,故而不能得定。 “十二虽无此失,然有于教,颠倒思维过失。” 思想不清明, 对教理搞不清楚,解释不对,颠倒思维。同样地看佛 经、学佛 学,认为他讲的不对,自己有新的思想叫做新潮派, 跟着时代 潮流走,就被冲得迷失自己了。所以我一生从不跟着 时代潮 流走,结果现在我的旧东西反而变成最吃香了。何以 能如此 呢?因为我不肯跟着潮流走,潮流滚来滚去,我站在 这里不 动,它又滚回来了。所以信而好古,老老实实去修行 。 “十三虽无此失,然于所受教有忘念过失。”听 了就忘掉 了,这有什么用啊?这是“忘念过失”,有则要改。 你说脑袋是 父母给我的,本来就不太好呀!老实说吧,没有什么 脑袋好不 好的,是肯用心与不肯用心之故。你把我这句话仔细 研究,聪 明的人一听就会,就记住了,我笨,我多念一百遍, 也成功了。 所以“勤能补拙”这四个字要记住。 “十四虽无此失,然有在家出家杂住过失。”像 我们这个楼 上一样,在家、出家住在一起,有时候想想,自己的 头发剃了实 在可惜,看别人留了头发蛮漂亮的。这是“在家出家 杂住”的过 失,实际上还不是形相上的,而是心的原故,这个过 失最严重。 “十五虽无此失,然有受用五失相应卧具过失, 五失相应 卧具应知,如声闻地当说。”这是说,嫌打坐垫子不 好,棉花不 够厚,枕头睡得不舒服,被子不好,这衣服穿来打坐 不方便等 这些毛病,是与卧具有关的五种过失。这里先不讲, 将来讲到 声闻地中有关出家人、真正修行的人时,我再讲。 “十六虽无此失,然于远离处,不守护诸根故, 有不正寻思 过失。”虽然没有这些过失,但应该与世间隔离,应 该远远地放 下世间那些事情,结果没有真正放下。“不守护诸根 ”,六根没 有守戒,喜欢看电视,眼睛贪图世间色相;耳根没有 守护,喜欢 听音乐,喜欢听笑话,心里一面念佛,一面想黄色的 杂念,这时 你头上的光就变黑了。明眼人看得清清楚楚,这都是 不守护 根门,尤其意根之根门,因为妄想烦恼太多。 “十七虽无此失,然由食不平等故,有身沉重, 无所堪能过 失。”贪吃、而且乱吃,或肚子饿了的时候又不吃, 熬出胃病来 了,也是犯戒的。看到素菜新鲜好吃,香菇多,多夹 两口吃,结 果肠胃吃坏了,妨碍了修定,所以饮食调节第一难。 吃坏了, 饮食不平等,“身沉重”,打起坐来不舒服,这里发 酸,那里发胀 发麻,因为肠胃里不干净,种种毛病就来了。再不然 上打嗝下 放屁,肠胃不通的打嗝与气脉打通的声音是不同的。 “十八虽无此失,然性多睡眠,有多睡眠随烦恼 现行过 失。”贪睡,爱昏沉,睡多了容易起随烦恼。随烦恼 :忿,恨,覆, 恼,嫉,悭,诳,谄,害,懦,无惭,无愧,掉举, 散乱,昏沉,不信, 懈怠,放逸,失念,不正知。譬如睡多了容易漏丹, 容易做梦, 种种毛病都来了。多睡伤气,气不容易通;坐久了容 易伤肉, 不是指打坐,是椅子上坐久了;走路走久了不休息, 容易伤筋。 我们这个四大的身体太难弄了,要四大调和了才能得 定。你 以为学佛成道这个学问是简单的吗?光是跑到庙子三 皈依, 你就皈依了吗?哪有那么简单!要研究学理才知道, 这些学 问《瑜伽师地论》里都有了。 “十九虽无此失,然不先修行奢摩他品故,于内 心寂止远 离中,有不欣乐过失。”虽没有这些过失,但先不好 好打坐修 定,没有得止,内心的心念都不能止,不能系心一缘 ,所以内心 不能清净寂灭,内心不能得止,对于打坐修定不喜欢 ,看书还 喜欢。为什么?因为你的业习果报,是由于无始以来 散乱心 重,爱看书是散乱心重。有些人看书看不进去,一看 就昏头, 那是昏沉习气重。如果看书也不讨厌,也不喜欢,不 过看书时 不是昏沉就是呆呆的,一天没事做,坐在那里发呆, 这是多生 累劫无记业重,所以堕在无记果报里。问他在想什么 呢?他 说没有想,他是真的没有想。没想是入定吗?没有, 昏昏呆呆 的,落在无记业里。要注意的是,无记业久了,他生 来世的果 报变猪差不多。P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