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陈独秀

文人陈独秀
作者: 石钟扬
出版社: 人民文学
原售价: 52.00
折扣价: 34.40
折扣购买: 文人陈独秀
ISBN: 9787020111145

作者简介

石钟扬,1949年生,安徽宿松人。1994年获安徽省**所授“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1999年破格晋升为教授。现任南京财经大血新闻系、安庆师范学院中文系教授。在海峡**发表学术论文一百余篇。著有《红楼梦诗词评注》(合著)、《性格的命运:中国小说审美论》、《致命的狂欢:石钟扬说<**梅>》、《天下**刊:<新青年>研究》、《神魔的魅力:<西游记)考论》等书。

内容简介

陈独秀从小喜爱中国小说,早年以章回小说的形 式写过小说,改译过外国小说。享迅五四时代的小说 ,是在陈的催促、鼓励下诞生的。陈晚年在狱中虽说 ,“我以前*喜欢读小说,现在见了小说头便要痛” ,[2]欲以枯燥文字作为毫无文学色彩的狱中E活的消 遣,然其仍情不自禁地与难友时而谈起中国小说。陈 氏其人与中国小说之渊泵可谓深矣。其早年所编《安 徽俗话报》,晚年所撰《实庵自传》,皆有小说风味 ,其刍蒙思维中也多有从小说中汲取的智慧。 这里则先从他对朋友的小说创作评论说起。 陈独秀早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前,就对他当时的 友人章士钊与苏曼殊的小说以作的方式加以评论。 首先是1914年9月为章士钊的中篇小说《双枰记 》作序。章氏《双枰记》中的人公何靡施(梅士),即 独秀、士钊共同之友人。1903年他们三位于上海共办 《国己**报》,1904.年2月何氏不幸以脚气病逝 于东京。陈氏两月后即有《哭何梅士》手悼之,次月 又有长诗《夜梦亡友何梅士觉而赋此》: 故人一别流水东,我悲朝露齐翁童。理为万劫不 复值,胡意梦中忽一蓬(逢)。谈笑颜色一如昨,我亦 知尔为鬼雄。自言回航为恋西方之彼美,相援忽堕沧 海中,舟师大呼急相救,已果鱼腹难为功。感君悲念 特一致,告以友谊自此终。我闻尔死死于东京脚气病 ,警疑欲问词复穷。此时相见不忍别,坐对唯有明双 瞳。促膝犹在东大陆书局之楼上,撒手刹那千界空。 迩今书局已迁徙,我亦长辞故地毋乃与尔同。神州事 变*益急,方以病亡为尔惜。今知拯弱横葬沧海东, 男儿壮举何悲泣。况复捐躯从知己,同种同心此爱一 。我惊此梦百感来,灯火不温人语寂。吁嗟呼,众生 九道相轮移。动植沙石流转何离奇,与尔有缘得再随 。不知尔为何物,我为何物在何时。 独秀梦中何氏非死于脚气病,而演为英雄救美的 故事。章士钊正是循此思路,创作了小说《双枰记》 ,署名“烂柯山人”。小说中何靡施偶尔救出被洋人 **侮辱之少女棋卿,棋卿先是感激,继而产生爱慕 ,后因父母所阻,靡施在棋卿生死不明之际蹈海殉情 。章氏小说之佳处,并非在其哀艳之爱情故事,而在 其将这则故事置于辛亥革命前各路志士仁人为革命奔 走呼号之背景下,见出辛亥革命前中国社会之一端。 陈氏之序以其《存殁六*句))之第二首“何郎弱 冠称神勇,章子当年有令名;白骨可曾归闽海,文章 今已动英京”作为发端,然后说: 此予辛亥春居临安时所作存殁六章之一也。存者 为烂柯山人,殁者何靡施。今予不知何故,忽来江户 ,烂柯山人持所造《双枰记》来,令予叙。作书者及 此书主人,皆在予诗中;作诗之人亦复陷入书中。予 读既竟,**社会过去未来之无限悲伤,一一涌现于 脑里,今不具陈,人将谓予小题大做也。 展读小说,其中果然处处有独秀身影,这或许是 独秀形象首见诸小说。小说写的是1903年他们在上海 共办《国民11*报》时的故事。其中写道:‘‘余与 独秀尚未寝,盖新闻脱版,速亦无前于十二旬者。脱 版后必*阅全稿,防有误字,此役余与独秀递为之。 然一人为之,馀一人恒与相守,不独往寝,故余与独 秀同逾十二句不睡以为常。此次余为值,独秀就旁案 边译嚣俄小说。俱将蒇事,则闻履声橐橐,而靡施归 矣。未暇致词,彼即滔滔为余辈言汪笑依演《*人碑 》一剧,尽有未洽。靡施固解音律,而为秦声尤佳, 有时曼声长歌,其慷慨处,雅不与平II体态相称。余 与独秀皆不能歌,而颇嗜剧,故靡施每乐为余辈谈及 此道。”为当*办报启民智慧留下难得之历史镜头。 P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