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程认知行为疗法实操手册(第2版)

短程认知行为疗法实操手册(第2版)
作者: (英)贝尔尼·柯温//斯蒂芬·帕尔默//彼得·拉德尔|责编:张亚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
原售价: 89.00
折扣价: 62.30
折扣购买: 短程认知行为疗法实操手册(第2版)
ISBN: 9787300304977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理论基础扎实 认知行为原理 ABC模型 思维偏差类型 认知行为疗法基本特点及原则 ?技术细节全面 认知概念化 自动思维评估 识别潜在信念的8项技术 矫正潜在信念的7种干预方法 意象技术 行为干预 放松技术 催眠 团体治疗 ?覆盖治疗全流程 来访者评估?治疗起始?治疗中期?治疗结束 建立合作性关系?教授认知模型?帮助来访者在治疗之外处理问题

书籍目录

第1章 导论 / 1
为什么现在关注短程疗法 / 3
什么是短程疗法 / 5
谁将从短程认知行为疗法中受益 / 8
短程认知行为疗法何时结束 / 10

第2章 认知行为框架 / 13
认知行为疗法概览 / 15
思维偏差 / 19
认知行为疗法的基本特点 / 24

第3章 评估 / 39
来访者的问题是什么 / 41
来访者的问题是否适合认知行为疗法 / 43
来访者是否适合短程认知行为疗法 / 46
问题背后的潜在想法:认知概念化 / 51
跨文化及性别议题 / 54

第4章 治疗的起始阶段 / 57
治疗师在治疗起始阶段的目标 / 60
次会谈 / 79

第5章 治疗的中期阶段 / 87
合作性治疗关系 / 90
认知模型 / 91
帮助来访者在治疗内外处理其问题 / 98
确定潜在信念 / 103
矫正潜在信念 / 109

第6章 治疗的结束阶段 / 123
合作性治疗关系 / 126
认知模型 / 128
帮助来访者在治疗内外处理其问题 / 131


第7章 其他策略和技术 / 135
抵御未来冲击的意象 / 138
行为干预 / 161
放松技巧 / 166

第8章 催眠技术:认知行为疗法的辅助手段 / 175
典型催眠脚本介绍 / 178
完整的催眠脚本 / 183
对催眠的评价 / 193

第9章 短程团体治疗 / 197
将认知行为治疗应用于团体 / 199
组建认知行为治疗团体前的注意事项 / 200
认知行为治疗团体的典型组织及结构 / 210

第 10 章 治疗方案 / 215
惊恐障碍 / 218
社交恐惧症 / 219
广泛性焦虑障碍 / 220
抑郁 / 221
强迫症 / 222
创伤后应激障碍 / 224
特定恐惧症 / 225
单次会谈的治疗 / 227
自杀 / 228

中英文术语对照表 / 231

参考文献 / 235

附录 / 271

试读内容

译者序

认知行为疗法(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CBT)始终在发展和进步中,无论是其内涵,还是其外延。

从内涵上看,CBT 的理论在扩容,从一般性的认知模型及行为模型大框架逐步拓展,融入了以接纳、正念为基础的第三代疗法,同时,针对特定领域与问题的专病模型、跨诊断的模块化视角,以及聚焦过程的 CBT 视角,都反映了这个大家庭的生生不息、蓬勃与繁茂。

从外延上看,CBT 对于源自其他取向的技术方法,一向秉持积极与谦逊的态度,这体现在当服务于不同主题及人群时,CBT 实务工作的形式不但是灵活且富于弹性的,同时具有多样性,也始终欢迎和鼓励这种多样性与创造力,旨在促进来访者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这样的求助或自助活动之中,更好地发挥认知及行为模型的机制,更为贴合来访者的需求,促发并维持他们的积极改变。这本《短程认知行为疗法实操手册(第 2 版)》,就为我们展现了 CBT 在短程形式上的新发展,同时聚焦于实操和应用环节。

本书的三位作者中既有临床经验非常丰富的治疗师或咨询师,也有擅长研究写作的大学教授,使得本书成为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典范。书中介绍了 CBT 的重要概念和主要技术,用治疗师或咨询师和来访者的对话来展示技术的使用,还引入了许多实用性很强的表格,其目的在于让读者熟悉 CBT 的基本特点,并通过认知概念化聚焦于治疗工作。作者展现了治疗过程的思路地图,介绍了在治疗的起始、中期、结束三个阶段中,如何在合作性治疗关系、认知模型、帮助来访者在治疗内外处理其问题三个方面进行工作。

本书的一大特色是重新解释了短程 CBT 疗法,即“短程”并非指治疗有固定的时间跨度或会谈次数限制,而是指基于干预的问题范畴,以及 CBT 的合作性、目标导向性以及结构性,提供能让来访者以小成本得到化收益的治疗时长。而且 CBT 中的许多技术可以根据来访者的需求灵活应用,而不是僵化、程序性地照本宣科。所以,治疗过程是一个根据特定来访者需求量体裁衣的过程,自然长短有别,具有灵活性。本书也探讨了在实务工作中,什么样的来访者更适合短程CBT 疗法,并辅以相应的问卷量表,帮助治疗师或咨询师做决策。

本书还有另外两个特色:一是强调技术运用的灵活性与多样性,例如介绍了认知行为技术与催眠技术如何结合应用,并提供了催眠文本,还初步介绍了短程CBT 的团体形式;二是强调实务工作中应使用合适的语言措辞。作者认为心理治疗在承认人们的问题的同时,也要认可和利用人们自己的资源和优势,而不是聚焦在“缺陷”“弱点”和“病理”上,在用词上也要尽量使用不带评判、去病理化、中性的词汇。我个人对此非常赞同,因为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细节,在实务工作中可能是非常重要的。对来访者而言,贴合他们需求的语言创造了一种安全与尊重的环境;对治疗师或咨询师而言,以来访者为中心的习惯,体现在对来访者说的每一句话甚至每一个字中,无论大家的工作取向有多大的不同,请永远不要忘记这一点。


本书的翻译工作主要由我实验室的学生参与并完成:王薇翻译了前言、附录和 5 ~ 7 章,也做了主要的工作;熊珂伟翻译了 1 ~ 4 章;邹欣妍翻译了 8 ~ 10章及后记。几位年轻人的工作都非常出色,干劲满满,他们也在各自的领域实践着助人工作。同时,我还邀请了自己 CBT 培训及督导团队的讲师辛挺翔参与到审校工作中,他从受众及实务工作的角度考虑,针对语言的灵活性、措辞的适宜性都提出了很多很好的意见,我们在探讨之后,对译稿进行了整体的把握与修改,希望可以在专业性和可读性上做好平衡。

后,也要感谢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商业新知事业部的编辑张亚捷老师与杜晓雅老师,没有你们的努力,这本书可能不会问世;感谢贡献时间试读并为本书做推荐的各位专家老师;还有亲爱的读者朋友们,无论你是刚刚开始从业的心理健康工作者,还是富有经验的 CBT 治疗师或咨询师,相信这本书都能给你启发与收获。同时也感谢这本书,让我们有机会结缘,在 CBT 的道路上一起携手同行!
欢迎大家随时反馈阅读体会,或就书中可能出现的疏漏与不足之处给予提醒和指正。我的邮箱是:wjphh@bnu.edu.cn

再次诚挚地感谢大家!
王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