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九州
原售价: 45.00
折扣价: 26.60
折扣购买: 三国大军师
ISBN: 9787510867613
荀彧:历史铁律与百年之谋 荀彧,字文若,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战略 家,被三国迷们奉为“曹魏十大参赞之一”。曹操曾 经夸赞他说:“彧之功业,臣由以济,用披浮云,显 光日月。”能得到曹操如此高的评价者,唯有何夔、 郭嘉、程昱、贾诩、荀攸、蒋济等寥寥数人而已,可 见荀彧是实实在在的“王佐之器”。由于其事迹较多 ,本书仅摘其五。 其一,少怀大志,不事暗主。 永汉元年,董卓执柄,独霸朝纲,由于手下没有 懂得经济方面的人才,搞得京都物价飞涨。郎中令李 儒建议董卓亲身拜访荀彧,求教大计。 据高守业注《管子轻重十六篇》旁引说,荀彧向 董卓呈献三计:“一曰平准,置平准于显阳,召受四 方委输,以仰给大农,贵出贱屯,如此,富商大贾亡 其所诈,而万物不得腾跃;二曰市估,设市监以督行 货,计所高低,坐赃论;入己者,以盗论;三曰有度 ,相国旬月一巡守,命市纳贾,以观民之好恶、志淫 好辟,乃得无亏市人,而商旅不散。” 荀彧的大体意思是:平抑物价,其一是要实行平 粜、平准政策。平粜是战国时期魏国政治家李悝提出 的调节农业生产的主张,具体方法是:在丰年时,由 官府平价收购农民的余粟,即平籴;荒年时再用平价 出售积粟,即平粜。西汉宣帝时,根据平粜理论,又 创立了常平仓制度,由国家投资在各郡县设立常平仓 ,“谷贱时增其贾而籴,谷贵时减贾而粜”;其二是 推行定价监管制度,也就是政府直接定价,打击价格 欺诈行为,以期“禁伪而除诈”;其三是价格调控要 有严格的依据,制定商品价格必须凭借供求关系做出 判断,既要相对稳定,又要不时变动。而且,量价之 时需要综合考虑成本和利润等因素,尽量兼顾买卖双 方的利益。宋人杨朝翁在为《汉书·食货志》作解时 ,曾经援引了公元190年(也就是荀彧为董卓定计半 年后)洛阳城内的物价数据,当时买一个馒头需要“ 五铢小钱”九个,这九个小钱的价格是怎么定出来的 ?荀彧先核算米面的价格,又考究劳工之所佣,合为 成本,共计六钱,再加上每个馒头“三钱之息”,即 利润,才定出九钱的价格。 由于这次对价格的调整和市场的监管十分合理与 到位,平抑物价颇见成效。 董卓夸赞荀彧说:“你怎么这么聪明呢!喜欢死 你了!” 荀彧哑然失笑道:“这不过是最简单的手段,当 年癸乙和桑弘羊都用过啊!土鳖!” 董卓估计压根没听过这两个人的名字,恼羞成怒 :“哼,臭美什么?以为你真的独有创见,原来不过 是拾人牙慧!我本来想封你作常侍郎,现在看来…… ” 荀彧仰天大笑,道:“某能征天下之税而兵民欢 呼,称为神明之政。”众所周知,从征税角度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