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上海三联
原售价: 58.00
折扣价: 38.90
折扣购买: 流放的灵魂(索尔仁尼琴)
ISBN: 9787542642516
第一章 革命之子 自从沙皇尼古拉二世、皇后亚历山德拉以及他们的三 个孩子、四个仆人被秘密枪决以来,已经过去九十三年了 ,这九十三年是俄罗斯动荡不安的历史上最为血腥的一个 时期。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注定要几乎经历这整段时期 。一九一八年七月,列宁下令处死沙皇和他的家人,仅仅 过去五个月,索尔什尼琴出生了;甚至在他还天真无邪地 躺在母腹中的时候,他即将走进的这个世界正在孕育着变 化。索尔仁尼琴出生在一九一八年十二月十一日,在他出 生前的九个月,俄罗斯发生了禾翻地覆的变化。三月,布 尔什维克政府——自从一九一七年十月革命以来,它一直 都在强化着自己的权力——撤离了圣彼得堡,因此得以脱 离预置在这座城市范围内的德国大炮的射程。列宁宣布将 莫斯科作为新生苏维埃政权的新首都,他搬进了克里姆林 宫,而苏维埃的秘密警察机关“契卡”则接管了卢比扬卡 广场上的俄国保险公司大楼。八月,在沙皇和他的家人被 处死后的一个月内,布尔什维克在“红色恐怖”的镇压浪 潮中摧毁了社会主义的敌人,有数千名人质被监禁和枪杀 。 与此同时,一场血腥的内战狂暴地席卷了整个俄罗斯 。由布尔什维克党人组建的新红军和被统称为白军的各种 反苏力量在人数上旗鼓相当。然而,最为关键的是,布尔 什维克党人控制了以莫斯科为中心的铁路系统,这使得他 们能够将战略物质从一个战场转移到另一个战场。此外, 红军还利用前沙皇军官的经验,那些军官在红军军政委的 监视下被迫服役。整个国家都在使用类似的力量,因为托 洛茨基在整个俄罗斯到处巡视,枪毙那些未尽全力守住阵 地的军官。与此相反,白军则缺乏意识形态的狂热——这 种意识形态的狂热是布尔什维克党人团结一致的根基;在 白军的部队中,有着各种各样的政治思想体系,从君主专 制主义者到反苏维埃政权的社会主义者。他们既没有统一 的指挥,也没有集中的通信路线。这些因素都有力地促成 了苏维埃政府的最终胜利,虽然在索尔仁尼琴出生的时候 ,这场战争还处在最激烈的胶着状态。 对于这个后革命时代的政府来说,经济领域的成功是 不易实现的。苏维埃的政策引起了骚乱。由于货币已经完 全贬值,乡村的农民就没有动力将他们所有的稀缺的农产 品卖到城里去。布尔什维克对此做出的回应是将红军派到 乡下去抢夺食物,成立了“穷人委员会”,并随后由它发 动了反对更富裕些的农民或者说是反对富农的阶级斗争。 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就其严厉性而言,这种政策 和沙皇统治下的前工会时期没有多大差别——的掩饰下, 城市中引入了劳动纪律。在十月革命后的最初几个月中, 列宁曾要求采取“最果断、最严厉的措施以强化纪律”, 劳动纪律只是列宁这个命令的一个反映。一九一七年十二 月,他提出了一些强制实施纪律的具体措施:“对于所有 不遵守现行法律的人,没收其所有财产……投放到监狱中 ,派往前线,进行强制劳动。” 一九一八年七月二十三日,布尔什维克政府通过一项 法令规定,“必须强制那些被剥夺了自由、又有劳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