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传(精)/传记系列/四川历史名人丛书

大禹传(精)/传记系列/四川历史名人丛书
作者: 编者:李德书|责编:杨永龙//欧阳秀娟
出版社: 天地
原售价: 48.00
折扣价: 28.40
折扣购买: 大禹传(精)/传记系列/四川历史名人丛书
ISBN: 9787545542578

作者简介

...

内容简介

公元前2700多年,蜀山氏部落的一支羌人从营盘山向 东迁徙,翻过土门垭,沿着土门河向下游发展,在下关子 和石纽山形成了羌人聚落。 石纽山因山腰树林里有两块巨石纽结在一起而得名。 这十丈见方的巨石,非常奇异。每日早晚二时,雾气笼罩 的树林里都会发出五彩毫光。当地羌人把这方巨石当作神 石供奉。这里的羌寨叫作石纽寨。 石纽山下,是一个小盆地。土门河与青片河汇合后称 为湔江。湔江边形成了一块小坝子,四周山势呈漏斗状, 山峰高耸人云。青山绿水,男耕女织,一派祥和。 石纽寨住着一个美丽善良的羌女,名叫修己。她的丈 夫名叫鲧,是黄帝的孙子、颛顼的儿子。(《史记·五帝本 纪》:“鲧之父日帝颛顼,颛顼之父日昌意,昌意之父日 黄帝。”) 鲧常年住在山里,每当夏天山洪暴发后,他都会带领 石纽寨的青壮年排洪抢险,是远近闻名的治水能手。 岷江进入都广之野,分支众多,水系散乱,洪水泛滥 时,各个城邦都受到严重威胁。于是,这些邦国的首领都 聘请鲧去帮他们治水。鲧在平原上治水采用围堵的方法, 多次筑堤筑堰、筑城挡水。但遇上特大洪水,堤、堰、城 墙都被冲毁,人畜损失惨重。洪灾之后,再次筑堤筑堰筑 城。 鲧每年都要出外治水,妻子修己从不拖后腿,默默操 持家务,耕种劳作。她心灵手巧,是远近有名的纺织能手 。她心地仁慈,常常采药无偿给族人治病,深受人们喜爱 。 石纽山下湔江边有座百丈见方的山崖。山崖上长满藤 萝和苔藓,岩壁下有个八尺见方的天然泉池。从崖壁上浸 出的泉水,一年四季把水池装得满满的。池里的泉水夏天 凉爽,冬天温润,还有点甜。当地羌人就把这个水池叫作 甘泉。修己每天晚上都要用羊皮桶到甘泉里装满水背回家 ,以备第二天饮用。 修己怀孕十个月都多了,却还没有分娩的迹象。她还 是像往常一样劳动和生活。 公元前2162年(尧五十三年)六月初三那天,修己早早 出门,到九龙山采药。她刚走进清泗沟,肚子疼起来了。 她知道自己的孩子快要出生了,赶紧找块草坪坐下来歇息 。修己的肚子越来越疼,一直疼了三天三夜.可还是没有 生下孩子。 六月初六的那天,修己的呻吟声惊动了羌山女巫。女 巫一边念着口诀,一边用锋利的铜刀剖开修己的肚子,取 出了一个男婴。因为这个孩子出生在清泗沟的草坪上,后 来人们就把这块草坪叫作刳儿坪。 羌山女巫跑回石纽寨,叫来族人将修己母子抬回家里 ,邻居阿婆和姐妹们都来细心照料。修己正要托人把喜讯 传给丈夫,鲧刚好从外地回来了。 鲧抱起儿子亲了亲,对妻子说:“你看这小子长得像 你还是像我?”修己说:“就像你啊!”夫妻二人守护着他 们共同创造的新生命,沉醉在幸福之中。 修己对鲧说:“你在家里住不了多久,又要出门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