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王(背叛暴政与大宪章之路)(精)](https://file.mhuoba.com/shop/3/100021/picture/book/20221019/02/20221019025810332.jpg)
出版社: 中信
原售价: 52.00
折扣价: 34.32
折扣购买: 约翰王(背叛暴政与大宪章之路)(精)
ISBN: 9787508676814
【英】马克·莫里斯(Marc Morris) 欧美广受欢迎的历史学家、作家和播客,专攻中世纪史,主要方向为中世纪的君主和贵族体制,目前执教于伦敦大学和牛津大学。 他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历史作家,兼具学者的明晰洞见与作家的优美文笔。他长期为《今日历史》《今日遗产》以及《BBC历史》等欧美主流历史媒体撰稿。2003年,他参与制作了备受赞誉的BBC历史纪录片《城堡》,并出版同名书籍;之后,他先后出版了历史畅销书《诺曼征服:黑斯廷斯之战与盎格鲁—撒克逊英格兰的陨落》《伟大而令人战栗的国王:爱德华一世和他锻造的不列颠》,以及为纪念《大宪章》签署800周年而创作的《约翰王:背叛、暴政与之路》。
1797 年的夏天,伍斯特大教堂(Worcester Cathedral)的施工队发现了约翰王的遗体。该事件在当地甚至是全英国,引起了不小的轰动。约翰王的坟墓位于大教堂唱诗班席位的中央,但在1797 年,舆论普遍认为这个坟墓是空的。尽管其上方的石像可以追溯到约翰于1216 年去世后不久,但坟墓内部是按照更现代的、16 世纪的墓葬风格(最突出的例子是逝于1502 年的、亨利八世的兄长——亚瑟王)建造的。据古代编年史记载,约翰王埋葬于圣母堂(Lady chapel)。因此人们设想,尽管在都铎时代他的石像被移动了,但其尸骨却依然位于原处。 约翰的坟墓令大教堂的教士厌恶不已,它居于中央的位置,阻挡了通向圣坛的道路。于是,他们计划将其摆放在一个更为合适的位置。 就这样,1797年7月17日,施工队准备将它拆除。在移开石像和下方破裂的石板时,他们发现坟墓内部被两层砖墙隔开,中间的空间被施工遗留下来的碎石填满了。然而,在他们挪开砖墙,清理杂物的时候,令人瞠目结舌的事情发生了,里面竟有一口石棺。随即,大教堂的首席司祭、教士会成员,以及当地一些有名望的相关专家,例如古文物专家詹姆斯?罗斯(James Ross),以及伍斯特郡杰出的外科医生桑福德先生召开了会议。 他们在棺材里发现了约翰王的尸体残骸。在历经将近6个世纪的漫长岁月后,尸体明显有些腐烂了。尽管采取了防腐措施,但是部分身体还是已经腐坏。在他干瘪的皮肤上,爬满大量的蛆虫。部分肢体也已经错位,大概是在16 世纪搬动的时候造成的。部分左臂斜放在胸前,上颚却出现在肘部附近。除此之外,整具遗体和石像所摆放的姿势是一模一样的,就连服装也相差无几,从头到脚裹着一件深红色的锦缎长袍(羊绒和丝绸混合编织的华丽织物)。他的左手像石像那样,握着一把带鞘的宝剑,但也都已腐烂不堪。然而,奇怪的是,从石像来看,他头上戴的是王冠。而从尸体来看,他的头骨上却缠着一块头巾。在古文物专家眼里,那是修道士斗篷的头罩,是在国王死后才戴到他头上的,目的是缩短他在炼狱中经受苦难的时间。测量完尸体后,他们发现约翰王身高5 英尺6.5 英寸。 专家本可以继续调查,但蜂拥而至的希望一睹帝王遗容的人潮阻碍了他们的进程。古文物学家瓦伦丁?格林(Valentine Green)在其出版的掘尸记录中指出:“令人遗憾的是,为了目睹意外出现的帝王遗骸,毫无耐心的人群接踵而来,场面变得难以控制,以至于关上约翰王的棺木变得十分必要。”他说得一点儿都不夸张。仅在坟墓开放的一小段时间内,部分遗骸就已经被人当作纪念品拿走了。他大拇指的骨头是后来找到的,爱德华·埃尔加在拍卖会上竞拍成功后,将它和一些便鞋、长袜的碎片一起,放置在了大教堂的档案室里。1797 年,国王的两颗牙齿被文具商的学徒偷走了,并私藏至1923 年才交还伍斯特郡博物馆。 1797 年时,伍斯特人的激动之情很容易理解。约翰王是英国历史上始终占据公众想象空间的人物之一。几乎所有的人,即使是那些对中世纪一窍不通的人,也必定对他有所耳闻。不像中世纪其他赫赫有名的君主,约翰王的形象不是由莎士比亚决定的。《约翰王》(The Life and Death of King John)是莎士比亚最不如意的剧本之一,也因此上演得最少。通过《罗宾汉》( Robin Hood) 的故事,我们早在孩童时期其实就接触到了约翰王。迪士尼于1973 年(也是我出生的那一年)推出了《罗宾汉》,剧中的约翰王由彼得?尤斯蒂诺夫(Peter Ustinov)配音。记忆中,他是一只骨瘦如柴的狮子形象,头戴从他兄长“狮心王”理查(Richard the Lionheart)那里夺来的、和他的小脑袋十分不相称的王冠。我所介绍的约翰王,正是此人。 …… 为了认识一位真实的约翰王,我们需要从他所处的年代找出线索。当代编年史是如何描述他的,官方记载又是如何记录他的?从各方面来看,约翰统治时期都是一道分水岭,包括政府档案的数量。自1199 年约翰王继位以来,他的档案馆开始将文件登记入册,这些册子中的大多数都留存了下来,它们现在保存在位于邱园(Kew)的英国国家档案馆。因此,我们掌握着大量的信件、法令及备忘录,简而言之,就是获取了比其前人更多的信息。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都能知道他在哪儿,和谁在一起,有着怎样的日程。既然约翰身为国王,那么我们在讲述他故事的时候,就无法忽略一个问题,那就是,他是五兄弟中最年幼的一个。于是,他在成长过程中,根本没对王位抱有什么期望,更不要说统治欧洲了。关于约翰继位前的记载,像是七拼八凑而成的。他继位前的生活极具戏剧色彩,而又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他几乎消失得无影无踪。正因为如此,本人决定,以约翰王继位后的几年为开端,然后倒叙到他的早年时期。因为本书以这样的结构铺开,所以以1203 年为转折点分两个主题、两条线索记叙,就再自然不过了。因此,在第1 章开始时,我们就知道约翰所处的时期了…… 【编辑推荐】 1.一部现实版《权力的游戏》,扣人心弦地讲述了残暴而嗜血的金雀花王朝史 早在6个世纪前,英国就已经在版图和文化上有了自己的雏形——一个称为“金雀花”的王朝缔造了这一切。它在英国历史中占据3个多世纪,其间不断上演着至亲相残、同室操戈、权术争夺、阴谋背叛的故事,而约翰王座下的英格兰则更加风雨飘摇。他个性乖戾,行事残暴,但也并非一无是处——事实上,他甚至是一位勤政好思的国王。本书扣人心弦地讲述了残暴而嗜血的金雀花王朝历史,公正还原了一个充满人性优缺点的“坏国王”, 跌宕起伏,精彩纷呈,堪称一部现实版的《权力的游戏》。 2.纪念《大宪章》诞生800周年的重磅力作,再现《大宪章》诞生的伟大时刻 这不仅是一位金雀花王朝重要国王的传记,也是一部讲述《大宪章》诞生的历史佳作。1215年约翰王签署《大宪章》,为后来的英国君主立宪制奏响了序曲,进而影响了人类政治文明进程。然而,这并非由于他开明豁达,《大宪章》实则是讨伐其暴政的檄文,是他被迫向自己的臣民屈服而签订的契约。正可谓,时代的苦难淬炼出了人类文明与理性的结晶。本书将带领我们回到中世纪的英格兰,一同见证《大宪章》诞生的伟大时刻。 3.畅销欧美的精彩通俗历史图书,一部以“学者态度,作家文章”写出的史诗式叙事史 莫里斯是享誉欧美的历史普及作家。他长期通过图书、播客和纪录片等形式,致力于历史普及,在英语世界有无数忠实拥护者。他的写作兼具学者的清醒洞见与作家的优美讲述,频频创作出畅销欧美的非虚构历史作品。而这本《约翰王》在叙述上扣人心弦,人物极富个性,像小说一样精彩好读,同时又考证严谨,所引所述皆为史实,不戏说,不传说,被评论家赞誉为结合了“学者态度、作家文章”的典范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