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日本史

趣味日本史
作者: (日)古市宪寿|责编:郦鸣枫//李楠|译者:李叶
出版社: 浙江人民
原售价: 55.00
折扣价: 24.20
折扣购买: 趣味日本史
ISBN: 9787213112683

作者简介

作者 古市宪寿 日本学术振兴会育志奖获得者、芥川奖候补、日本著名火焰评论家,被人们称为“犬猿之仲”。1985年生于日本东京都。社会学家,庆应义塾大学SFC研究所高级访问研究员。日本年轻世代的评论家代表,活跃于媒体。著书有《绝望国度里的幸福青年》《再见,平成君》等。

内容简介

第一章 日本诞生于何时(旧石器时代—绳纹时代) 大约300 万年前,日本列岛形成。随后,时间的巨轮飞速碾过。大约4 万年前,人类抵达这里,并在之后的很长一段岁月里过着平静的生活。然而,大约3000 年前,随着群落的发展,战争开始频发。 在书写历史时,“从何时开始”一定是首要问题。 如今生活在日本列岛上的日本人,会理所当然地以为“这里从古至今一直生活着日本人”。 比如,日本史教科书上写着:“大约2 万年前,冲绳居住着港川人?。”然而,是否能断言此处的“港川人”就是日本人呢? 日本史教科书上之所以有“港川人”的相关记录,与如今冲绳是日本的领土有很大关系。不过,“港川人”必定不会认为自己是日本人。当时别说“日本”这一国号,连支配整个日本列岛的统治机构都尚未出现。 既然“港川人”不认为自己是日本人,那么为何现代人对日本史 教科书上记载的“港川人”没有强烈的违和感呢? 恐怕是由于日本的岛国形象已深入人心,因而与国境线会随着时代的更迭而有所变动的欧洲国家不同,大家往往会误以为日本列岛从远古至现代,都以“日本”的形式存在是合情合理的。 实际上,直至19 世纪,北海道和冲绳才成为现代“日本”的一部分。此前,日本列岛的东北地区和南部九州地区原本不是古代当权者们关注的要地。而20 世纪,部分东亚地区被置于帝国的殖民统治之下,使当时“日本”的疆域远比现在辽阔?。 随着时代的变迁,无论疆域如何变化,“日本”的国名是不曾改变的。因此,我们才会误认为从远古时代开始日本列岛上便居住着日本人。 越是自称深爱“日本”的人,越容易沉浸于这些“设定”中。比如有人会说“提起日本,就不能不提稻米”“真正领会稻米美味的唯有日本人”等。 然而事实上是直至江户时代,日本列岛上才开始普及水稻栽培。 中世以前,日本各地一直以旱田耕种为主。江户初期新田开发运动兴起,水稻栽培才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弥生时代,水稻仅是传入日本而已。 所谓历史,我们大多是通过“现代的有色眼镜”来看待的。若从更为客观的角度思考,“日本”和“日本人”到底是何时诞生的呢? ● 日本诞生前的历史 由漫画改编的电影《哆啦A 梦:大雄的日本诞生》中将“日本诞生”设定于7 万年前。电影里的设定是当时中国大陆上居住的村民们深受恶棍“巨尊比”的迫害,不堪其扰而逃到日本避难。 那么史实如何呢? 为了找到日本诞生的时刻,我们大胆地把时光指针拨回到过去。大约46 亿年前,地球诞生了。大约40 亿年前,地球上形成了大陆。后来,经历碰撞、合并、分裂的几番轮回,大陆板块在数亿年前形成了“盘古大陆”。 距今最近的超大陆是存在于2.5 亿年前的泛大陆?。当时,地球是由唯一一片广袤陆地及其周围环绕着的海洋延伸出的“无边无际的世界”。或许约翰·列侬? 会喜欢那幅景象。 当时处于古生代的尾声——二叠纪时期,体型巨大的两栖类和爬行类生物居住在这片大地上,而人类还未出现。虽然日本列岛的起源地在这片泛大陆上已经有迹可循了,但是应该没有人会认为这片区域就是“日本”吧。 实际上,那段时期发生了一次造成地球历史上“最严重灭绝”的气候变化,世间生物离全部灭绝仅一步之遥。据说95% 的海洋生物和75% 的陆地生物都消失在这场灾难中。虽然小型爬行类动物艰难地挺过了这场浩劫,日后又进化为人类祖先哺乳类动物,但应该也不会有人主张日本人的起源就是那些爬行类动物吧。顺便一提,适应“最严重灭绝”后的世界而繁荣发展起来的就是爬行类动物恐龙。 此时,“日本”和“日本人”仍没有诞生。 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直到距今大约3000 万年前,日本列岛还是欧亚大陆的一部分。与此同时,恐龙灭绝后,大型哺乳类动物也迎来了春风得意的时期。随后,异变始于欧亚大陆东端。在激烈的火山活动与大地震的双重作用下,大陆开始分裂。经过数百万年的漫长岁月,裂痕不断扩大,太平洋的海水逐渐涌入其中。 就这样,大约1500 万年前日本列岛终于成了名副其实的“岛”。 起初列岛是一分为二的,直到大约500 万年前,伊豆火山喷发后群岛板块经过移动与碰撞连为一体。后来,在板块运动作用下,陆地急速隆起。到了大约300 万年前,日本列岛终于有了如今的雏形。 恰逢此时,在遥远的非洲大陆上人类诞生了。大约700 万年前,早期人类和黑猩猩从同源祖先中分支开来。 正如他们被称为猿人般,其外表几乎与黑猩猩一模一样。此后,无数人类诞生又灭亡。与过去的教科书上写着“古猿—猿人—匠人—智人”的直线式发展进程不同,其实尼安德特人等形形色色的早期人类也曾与人类的祖先共同生存在地球上。 其中,唯一存活下来的人类是智人。 他们在大约20 万年前出现于非洲大陆,大约10 万年前离开非洲大陆,开疆拓土,大约1.5 万年前,开始居住于包括美洲在内的世界大陆各地。 智人到达日本列岛,是在距今4 万—3 万年以前了。在日本列岛各处,都发现了那个时期他们的踪迹。 不过也有学者认为,除智人,还有其他人类曾到达过列岛。由于目前只出土了石器而非人骨,难以判定其是否为人造物。除非发现新的证据,否则很难确定人类开始居住于日本列岛的具体时间。 ● 绳纹时代列岛人口稀少 前往日本列岛的路径可以经由今萨哈林岛(库页岛)、朝鲜半岛抑或日本南部岛屿。智人们大概就是通过这些路径陆续登陆列岛。 特别是在大约2 万年前,大型海退期? 来临,部分地区与亚洲板块毗连,这使得智人们的迁徙变得更为容易。 大约1.6 万年前,平均气温低于10℃的冰河期走向终结,温暖的绳纹时代拉开了序幕。那时的人们开始逐渐使用陶器,过上定居生活。当时的代表性群落为青森县的三内丸山遗迹。然而在那个没有网络的时代里,列岛上各处的“绳纹”也不尽相同。 据推测,绳纹时代人口最多时大约有26 万,但平均寿命不过30岁左右。我们可以确定当时人们已有了贸易往来,但由于列岛上人口稀少,尚未发现大规模战争的痕迹。 当然,那时列岛上还没有所谓的“日本政府”这种统治机构,也没人认为自己是“日本人”。这样的状态持续了1 万年左右。 大约在距今3000 年前,日本列岛突然发生了巨大变化。人们在群落周围挖出水沟,建造环濠聚落来抵御外敌入侵。 这标志着人们正式迈入定居生活和水稻种植的时代,聚落也逐步成为手工业发展与贸易往来的据点?。若只是和平的贸易往来确实可喜可贺,然而有时难免发生掠夺,特别是对流浪的族群来说,囤积着食物和贵重物品的聚落是上等猎物。 可是,以群落为单位的自卫能力终归有限。为了不让自己的居住地卷入战争,居民们会向附近的强大势力进贡粮食等。 这样的安全保障便是“国家”的起源。在现代,近似于给黑社会交保护费。群落间经过周而复始的战争与交涉,逐渐合而为一。 放眼全世界,在中央权力尚未形成以前,群落成员关系几乎无一例外地高度紧张,群落间更是布满了环濠和要塞?。总之,为一统天下的霸权之争此起彼落。速战速决的代表在如今的中东,那里在大约公元前3200 年便诞生了拥有城塞和领土的共同体?,我们勉强可以将其称为国家。 日本的始祖“战国时期”(即弥生时代)一直持续到公元200 年前后(3 世纪)?。当然,战火并非连年不断,整个列岛也没有一直处于纷争之中。但是,北部九州、吉备、出云、畿内、东海、关东等地似乎已经开始形成某种程度的地方权力集团。 ● 真正恐怖的邪马台国 现在轮到著名的《魏志·倭人传》登场了。它是第一部系统地将日本列岛的实际情况以文字形式记录下来的中国历史书籍。 确切地说,并不存在《魏志·倭人传》这样单独的一本书,它只不过是65 卷中国正史《三国志》中的寥寥数笔。其中,有“倭”(日本)的相关部分,位于共30 卷的《魏志》中“东夷传”的末尾。 可想而知,在当时的中国看来,“倭”是何等边远的地区。 《魏志·倭人传》中对3 世纪中期“倭”的相关记述如下。 岛上大约有100 个国家,三国时期有使节往来的是30 个。包括拥有约2 万户人家的奴国、居住着千余家族的伊都国等“国家”,继续往后读便会发现女王卑弥呼统治的邪马台国?。 邪马台国存在身份高低之分,甚至还有奴隶。从“其犯法,轻者没其妻子,重者灭其门户”等令人毛骨悚然的记述中可见,当时已存在必须遵守的律法。此外,该“国”还存在租税制度,甚至有掌管货物流通的官吏,是职业及身份细化发展相当高级的群落。 然而,由于《魏志·倭人传》记载有误,邪马台国所在之处仍然不明。此前,“九州说”与“畿内说”(主要指奈良)一直争论不休,而最近后者正越发变得有说服力。不过,其实邪马台国的具体位置并无所谓。 究其原因,邪马台国所处的3 世纪中叶,人们早已通过“某地”的“某证据”知晓列岛上曾存在过强大的政权了。 那么,就请允许我在此卖个关子,留待下一章揭晓悬念。 1.内容风趣、幽默,和漫画书一样让人爱不释手! 2.每一节都穿插有现代流行文化内容,贴近年轻人的思维,让年轻人更有兴趣阅读历史! 3.8in1的日本史,读一本日本史等于读了8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