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吉林出版集团
原售价: 49.80
折扣价: 39.84
折扣购买: 生存智慧(精)/哲人哲语
ISBN: 9787558122491
弗朗西斯·培根(1561—1626),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文学家。他不仅在文学、哲学方面成就显赫,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领域里同样建树颇丰。他推崇科学、崇尚知识,一生追求真理。被誉为“法律之舌”“科学之光”,被马克思称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著有《学术的进步》《新工具》《培根随笔集》等。《培根随笔集》是英国随笔文学的开山之作。
一、论真理 以前,犹太巡抚派拉 特曾经以嘲笑的口气说: “什么是真理?”他说这话 时并非要人们回答。有的 人确实喜欢轻易改变,他 们认为固定的是非观念是 一种枷锁;他们在思想与 行动上所采取的都是一种 放任的态度。这派怀疑论 的哲学家虽然早已不在人 世,然而今天有一种与这 类人性质相同的人,他们 的思想也是游移不定的, 不同的是,他们不如古代 怀疑论者那般直率敢言。 人类并不会因为对真 理的寻求感到困难,或因 思想受到约束而喜欢虚假 ;倒是人天生有虚假的倾 向。希腊有个哲学家曾研 究过这个问题,但是结果 仍然不能了解人类为什么 喜欢虚假的事物。他觉得 一般人不会像诗人那样为 了兴趣而去杜撰虚幻的意 境,也不会像商人那样为 了利益而违背良心去欺骗 别人;一般人不喜欢说实 话,恐怕只是对虚假本身 产生了喜爱。真理就像晴 天的太阳,无所遮拦地照 耀,而在这阳光普照下上 演假面具的闹剧,不如在 虚幻的烛光下表演更显得 典雅;可以说真理像颗珍 珠,在阳光下越见光彩, 但是这光彩却又不如钻石 或红宝石掩映在变幻的灯 光下那般光芒夺目。虚虚 实实倒是趣味无穷。假如 人类没有虚荣心、没有自 我安慰的想法、没有虚情 假意的奉承心理以及随心 所欲的幻想,人类就会变 得渺小或成为可怜虫,会 因此闷闷不乐,不知如何 自处。这个道理不难想象 。 英国古代有个教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