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戏团/曹文轩纯美小说系列

马戏团/曹文轩纯美小说系列
作者: 曹文轩
出版社: 江苏少儿
原售价: 22.00
折扣价: 15.80
折扣购买: 马戏团/曹文轩纯美小说系列
ISBN: 9787534650406

作者简介

曹文轩,1954年1月生于江苏盐城。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协副主席,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文学作品集有《忧郁的田园》、《红葫芦》、《追随永恒》、《甜橙树》等。长篇小说有《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红瓦》、《根鸟》、《细米》、《青铜葵花》、《天瓢》、《大王书》、《我的儿子皮卡》等。主要学术著作有《中国80年代文学现象研究》、《第二世界——对文学艺术的哲学解释》、《20世纪末中国文学现象研究》、《小说门》等。2010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曹文轩文集》(14卷)。 《红瓦》、《草房子》、《根鸟》、《细米》、《天瓢》、《青铜葵花》以及一些短篇小说分别翻译为英、法、德、日、韩等文字。获省部级学术奖、文学奖四十馀种,其中有国际安徒生提名奖、中国安徒生奖、国家图书奖、「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中国图书奖、中国出版政府奖、宋庆龄文学金奖、中国作协儿童文学奖、冰心儿童文学奖、金鸡奖最佳编剧奖、中国电影华表奖、德黑兰国际电影节「金蝴蝶」奖、北京市文学艺术奖等奖项。

内容简介

四 在一座大楼后的安静马路边,搭着几个类似黑豆 儿和伯父住的棚子,那是外地来京贩卖东西的人临时 下榻的地方。头缠纱布的黑豆儿躺在一间被主人遗弃 了的棚子里。他不想在小提琴家家里这么待着,还让 人家伺候。他长了这么大,何曾让人伺候过?他不好 意思再这样住下去了。 “孩子,你饿了吗?”第二天中午,有一个善心 的、穿着一身油腻衣服的老大爷抓着黑豆儿的手说。 黑豆儿无力地摇摇头。 “走呀!孩子。”老人又拉了他一把。 黑豆儿不由自主地跟随他去了。 在一家挂着金色大牌子的饭店门口,老大爷停住 脚步,朝里望了望,便往里头走去。等他再回过头来 时,只见黑豆儿早已挺直腰杆离开了他。 “喂!——” 黑豆儿头也不回,径直走了。 “我要自己挣饭吃,自己挣饭吃!”黑豆儿直朝 小提琴家住的那幢楼走去。 他敲开了门。正在焦虑之中的小提琴家一见黑豆 儿,急忙抓住他的手:“哪儿去了?哪儿去了?有人 说你溜了,我说你会回来的,你会回来的……” “说我溜……溜了?”黑豆儿很伤心,咬着厚嘴 唇,眼里涌起泪花;但那火辣辣的目光仍然透过泪幕 进发出来,“我赔,我赔……我拿人赔!” 小提琴家懊悔不该将这话说给孩子听,赶紧安慰 他:“哎!人家就随便说说,你干吗当真?” “我不会走的,用棍子打我,我也不会走的,我 要在这儿等大伯回来,我们要挣钱赔人家!” “我知道,我知道。” 孩子抓起那把弓。 “干吗?” “弹棉花。” “你这不是胡来嘛!病没好,饭没吃,天又这么 热,还弹什么棉花!”他想从黑豆儿手中把弓夺下。 黑豆儿却执拗地抓着弓走了。不一会,楼下响起 黑豆儿沙哑的叫声:“弹棉花哕!弹棉花哕——” 小提琴家抱着一大包棉絮,吃通吃通地跑到楼下 ,站到孩子面前:“我弹!” 黑豆儿疑惑地望着他。 小提琴家不由分说,将棉絮铺到那块缺了角的水 泥乒乓球台上:“弹吧!” “这……这是新棉絮?” 黑豆儿没有动手,仍然望着他。 “我愿意!” “叔叔!……”黑豆儿顿时泪水盈眶。 他挥起了棒槌:嘭!嘭!…… 弦下的棉花像银色的细浪一般跳跃着…… 晶亮亮的泪珠,顺着黑豆儿的鼻梁不住地滚落下 来。 五 此后,那些曾送来棉絮而未得到被子的人家,大 多压根儿就不出面查问此事,弄得黑豆儿都无法寻找 到他们。 那天,黑豆儿终于碰上了一位曾送来棉絮的老大 娘,掏出这几天挣来的钱要赔她。而老大娘一口咬定 她根本就没送过什么棉絮。“是您的,我认识您。” “你看错人了,孩子。”大娘拍了拍他的脑袋,像逃 跑似的,急匆匆地走了。 院墙那边是座小学校,往日,淘气的孩子们很欺 负乡下孩子,就从那边朝他抛石子,现在却从墙那边 伸过来一根自来水管。孩子们想:夏天天热,黑豆儿 弹棉花累了,可以喝上几口清凉的水! 那些有空闲的老奶奶,还时常过来给黑豆儿帮忙 ,给他篦棉花,网线线。 这里是好几个大机关的所在地,不知是哪位当官 的路过这里,偶然看到一地灰烬,问明情况后,当即 走到黑豆儿面前,拍了拍他那沾满棉絮的脑袋,又立 即派人弄来一些木料和油毡,重新搭了一个小棚子。 “世上还是好人多!”人们说。 又过了些日子,伯父回来了,新落成的“弹棉花 铺”又开始了正常营业。 小提琴家无意中发现一件事:那块挂在白杨树上 的牌子上的加工费由原先的两元改成了一元五角。他 问黑豆儿的伯父: “谁让改的?” “黑豆儿。” “为什么呢?一切烧得精光,现在不是正需要钱 吗?” 伯父捋了捋缠绕在弦上的棉絮说: “这孩子觉得欠了大伙那么多……” 小提琴家豁然明白了。他竭力想赞扬孩子一番, 终因言词苍白无力,而无法表达自己的意思,便不住 地拍着这个微微驼背的农民的肩。 六 一个星期六的晚上,小提琴家举行独奏音乐会。 他将黑豆儿带进一个宏大高深、金碧辉煌的音乐大厅 ,将他安排在一个最理想的位置上。 最后一支独奏曲的名字是:《一个从乡下来的孩 子》。 小提琴家向观众深深鞠了一躬,演奏开始了。不 一会,他便如痴如迷地沉醉在音乐里。随着身体的摆 动,他那油亮的头发在灯光下跳动着光点。眼睛眯缝 着,灯光照出,他的眼圈是湿润的。灵巧有力的弓在 琴弦上滑动、跳跃、颤抖,时缓时急,时而突然停止 ,用手指勾出一串扣人心弦的音符。小提琴向人们倾 诉一个孩子的不幸遭遇;一个纯洁的少年,似乎在橘 黄色的柔光中出现了。迷人的音乐将人们引向了一个 崇高、圣洁、美好的境地。小提琴家被自己的琴声所 感动,泪光闪烁…… 人们被这充满情感的音乐所感染,屏声谛听。大 厅静如月光下的一望无际的原野,只有那轻柔、委婉 、缠绵、深沉的提琴声在回响。 黑豆儿却抵抗不住一天劳动的沉重疲倦,歪着脑 袋,在金丝绒软椅上睡着了,口水顺着嘴角流到脖子 里,直到大厅里响起暴雨般的掌声,他才好不容易睁 开眼睛。 回家的路上,黑豆儿问:“叔叔,你拉的什么呀 ?人家那样拼命地拍手。” “你没听出来吗?” “我困了,睡着了。”黑豆儿感到羞愧,低下了 头。 小提琴家抚摸着他的肩胛说:“豆儿,你还应该 继续读书。” “嗯。”黑豆儿说,“等攒足了钱,我还要上学 ,我大伯也这么说的。” 夏天过去了,冬天也过去了,春天来到了。不知 为何,近来,小提琴家的心里常常有一种莫名其妙的 空落感。 黑豆儿快要回浙江老家了。 当听说他们马上要去买火车票之后,他在屋子里 转来转去,又不时地走上阳台,看看黑豆儿还在不在 。 他终于把黑豆儿的伯父叫到一边,说出了埋藏心 里许多日子的话:“我想把这孩子……留下!” “把他留下?”大伯愣住了,用那对浑浊的眼睛 望着他。 “是的。”他平静地点点头。 大伯不吱声了。乡下穷,黑豆儿能留在城里,这 是从糠箩里跳到米箩里。沉默了很久,他说:“你等 等,你等等。” 他走进棚子,过了好一会才出来,走到小提琴家 面前,搓着手说: “这孩子硬是不吱声,你让他想想吧。晚上再告 诉你,行吗?” 天黑了,仍不见大伯来,小提琴家急不可待地又 走下楼,走向小棚子,远远听见黑豆儿在说话: “大伯,别说啦!拉琴的叔叔可是个大好人,我 长大了绝不忘记他,可……可我不留下!” “乡下日子苦死了!” “……” “你就留下吧!豆儿,大伯会常来看你的!” “不!”孩子说,“我要回老家去,清明我还要 给爸爸妈妈上坟,我能养活自己……” 一片沉寂,只有黑豆儿微弱的抽泣声。 小提琴家用手捏了捏鼻梁,一步一步地离开了小 棚子…… P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