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云南美术
原售价: 56.00
折扣价: 43.68
折扣购买: 普洱茶记(修订版)
ISBN: 7806953175
雷平阳,男,诗人,1966年9月7日生于云南昭通土城乡欧家营,1985年毕业于昭通师专中文系,现居昆明,供职于云南省文联。一级作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四个一批”人才,云南有突出贡献专家、云南师范大学特聘教授。著有《风中的群山》《天上攸乐》《普洱茶记》《云南黄昏的秩序》《我的云南血统》《雷平阳诗选》《云南记》《雷平阳散文选集》等作品集十余部。曾获昆明市“茶花奖”金奖,云南省政府奖一等奖、云南文化精品工程奖、《诗刊》华文青年诗人奖、《人民文学》诗歌奖、《十月》诗歌奖、华语文学大奖诗歌奖、鲁迅文学奖等奖项。
以前读过阮福此文的摘句,一直以为他走遍了版纳、思茅等膏沃之地, 细读,乃知他也是个“官僚主义者”,所谓“福来滇”,顶多也就到了昆明 。查了些资料,看了一下贡茶案册,便以昔日典籍之言所言,完全没有一点 田野考察之风,更谈不上深入基层与茶农同吃同住同劳动。但重要的是,此 文把普洱茶作为“贡茶”的记忆非常可信地记录了下来。 阮福说普洱茶是贡茶,意外的是,在庄晚芳教授《中国茶史散论》之清 代贡茶附录中,却找不到普洱茶的身影。陆羽列茶,未列普洱茶,是遗漏, 庄晚芳教授也遗漏了普洱茶?奸在同为今人的邓时海先生所著《普洱茶》一 书中,却有这么一段文字:“东晋《华阳国志》记载。周朝时,云南茶叶已 有进贡朝廷了,但其中有哪些品种,前后延续了多少时间,不得而知。唐宋 以来,云南茶叶销往西域与日俱增,开拓了茶马市场,影响了东西贸易形态 ,受到全国重视。尤其到了清朝,普洱茶的声誉远播,也引起了清朝宫廷的 注意及好感。雍正皇帝于公元1726年,指派满族心腹大臣鄂尔泰出任云南总 督,推行‘改土归流’的统治政策。:年后设置‘普洱府治’,控制普洱茶 的购销权利,同时推行‘岁进上用茶芽制’,选最好的普洱茶进贡北京,以 图博得皇帝的欢心,并曾经得到皇帝多次赐匾,目前仍留有‘瑞贡天朝’一 块。”邓时海先生之言是事实。鄂尔泰入主云南,曾设“普洱贡茶茶厂”, 地址就在今宁洱镇,即今普洱茶厂,专门生产贡茶,生产贡茶之所需,如阮 福如言;“动支银一千两”。生产贡茶的时间,据考证,从1729年至1908年 ,达189年。1908年即光绪三十年之所以中止贡茶生产,原因是云南民间盗 匪猖撅,将当年运往京师的贡茶,拦劫于昆明附近,当时朝廷动荡,国运式 微,朝廷不追究,就不了了之了,且从此中断。清朝廷喜爱普洱茶,就像末 代皇帝溥仪对作家老舍所言:“普洱茶是皇室成员的宠物,拥有普洱茶是皇 室成员显贵的标志”,还说,皇室成员的饮茶习惯,一般是“夏喝龙井,冬 喝普洱”。皇室成员之所以宠爱普洱茶,一因普洱茶解油腻助消化,而满族 的祖先乃游牧民族,以肉食为主,入主北京后,珍馐摄人多多,遂要以普洱 茶解之;二因普洱茶独特的陈香味。据说,年事已高的慈禧太后最喜普洱茶 。 P39 在进贡京师的普洱茶中,极品名叫“金瓜贡茶”,现在杭州中国农业科 学院茶叶研究所还有实物,已被视为“国宝”。它之所以能幸存至今,还是 因了北京故宫的一些老专家的保护。l963年,故宫清理清宫贡茶,获两吨多 ,其中就有一些保存完好最长时间达150年以上的普洱茶,可时值当时全国 茶叶减产,便被打碎并入其他普洱茶中,流向了市场。所幸一些专家把较大 的一两个金瓜贡茶留了下来。并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交由农科院茶研所研究 和保存。 普洱贡茶茶厂设在普洱,这也是现今“普洱茶原产地之争”的一个焦点 。l988年7月,由云南省民族理论学会思茅分会普洱小组撰写的《再论普洱 茶的光辉历史》一书中称:“普洱的贡山茶为数不多,产于普洱县西门山, 质地精致,为历代贡奉京师之首茶,已被历代皇帝视为异珍,称为诸茶之首 、众茶之冠。此茶是产于普洱府内,谁还能用更超于贡山茶的历史雄辩来阐 明普茶不是产于普洱呢?……普洱勐先小板山的茶王树威镇海内外,普洱茶 自身的味道气性,质量方面早巳盖于六人茶山之茶。” 与此观点相对立的,自然就是历朝历代的典籍了,无论是书典,还是民 国时期的官方文案,均称“普洱不产茶”。更有说服力的是,1963年故宫遗 留下来的“金瓜贡茶”,即普洱茶中的极品。在走访过“普洱贡茶茶厂”且 在茶厂门前留影纪念的普洱茶研究家邓时海先生所著的《普洱茶》一书中, 仍注明:“金瓜贡茶”乃是采用西双版纳倚邦茶山之茶所制。普洱的“贡山 茶”仍未在事实上敌过版纳茶。邓时海先生称:“普洱贡茶的茶菁,是来自 云南省最南境的六大茶山,由马帮走过了两三百里的石块古茶道,运送到普 洱府宁洱县县城的普洱茶厂,再加工精制成各类型普洱贡茶。” 贡茶制度,初始于西周,形成于唐朝,随清代结束而结束。普洱茶成“ 贡茶”始于努尔哈赤,每年上贡3300公斤。历史沧桑,时光变迁,茶品的式 样嬗变不止,却只有普洱茶至今仍保留唐宋风韵,或若满月,或如春泥。舒 玉杰先生编著的《中国茶文化今古大观》一书称,清康熙年间地方各省进贡 茶叶计13900余斤,若普洱茶进贡3300公斤属实,则占清官用茶的四分之一 了,普洱茶在当时的地位,自然也就不需赘言了。 P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