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西苑
原售价: 42.00
折扣价: 26.50
折扣购买: 苏格拉底赞歌
ISBN: 9787515108377
我们由此触及了苏格拉底那个谜样的自白的 一种可能性解释。“我只知道一件事,那就是我 一无所知。”这一自白的确可能想说:苏格拉底 不拥有任何能传授的知识,他无法令他头脑中的 思想进入别人的头脑中。正如柏拉图《会饮篇》 中的苏格拉底所说的那样:“阿伽通啊,如果知 识是这样一种东西,能够从最满的地方流向最空 的地方,那该多幸福啊。”在色诺芬的《回忆苏 格拉底》(Mémorables)中,希皮阿斯对苏格 拉底说:他最好一次性地告诉我们什么是正义, 而不是总在提问。苏格拉底听后说:“我虽然不 说,但会用行动让你们看到什么是正义。”确实 ,苏格拉底是话语与对话的狂热爱好者,但那是 因为他想以同样的热情呈现语言的限度。假如没 有见过正义,我们就永远无法理解它。与一切真 切的现实一样,正义是无法定义的。这正是苏格 拉底想让他的对话者明白的,这样才能邀请后者 “亲身体验”正义。对话语的质疑实际上会导向 对个体的质疑,个体需要抉择是否要下定决心, 过上以意识和理智为指导的生活。正如苏格拉底 其中某个对话者说的那样:“他将我们带入无尽 的话语的漩涡,直至我们面临必须解释自我的时 刻,既解释我们现在的生活方式,也解释我们过 去的生活方式。”个体的行动基础因此受到质疑 ,他意识到那个始终活跃的问题:对他本人而言 他只是他自己。一切价值以及人们对这些价值的 兴趣都被颠覆,“我毫不关心,”苏格拉底在柏 拉图起草的《申辩篇》说,“我毫不关心大多数 人关心的事,挣钱、管理财产、当将军、获得公 开演说成功、当官、结盟、组建政党等等。我没 有走这条路……而是走了另一条,在这条路上, 我为大家尤其是为你们每个人所做的最大贡献, 就是试图劝说大家少关心自己所有的,多关心自 己所是的,好成为最优秀、最理智的人。”通过 召唤个体的存在,苏格拉底的行动具有了存在主 义色彩。这也是为什么克尔凯郭尔和尼采曾想以 自己的方式重复这一行动的原因。这种对个体的 提问,这一“考虑你自己”,得到了苏格拉底不 知疲倦的重复,也出现在尼采的某个文本中。尼 采在此描绘了叔本华意义上的人,他孤零零地伫 立于同时代人的无意识中间:“在上百个各式各 样的面具之下,年轻人、成年人、老年人、父亲 、公民、神甫、公务员、商人结队游行,只想着 他们共同演出的闹剧,完全不考虑他们自己。一 听到‘你们为什么活着?’这个问题,他们会立 即骄傲地回答:为了成为一个好公民,成为一个 学者,成为一个政治家!” “一切人类机构的 功能不正是通过不断分散人们的思想,来阻止他 们感受自己的生活?” “所有人都急匆匆的, 因为所有人都想摆脱自己。”《会饮篇》中的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