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架构(精)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架构(精)
作者: 张小峰//吴婷婷|责编:胡志敏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
原售价: 89.00
折扣价: 59.70
折扣购买: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架构(精)
ISBN: 9787300321844

作者简介

我们谈了很多年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几乎所有人都认可人力资源管理不直接创造价值,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才是实践的必由之路,但是现实如何呢? 从理论和实践角度看,全球人力资源管理经历了人事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和人力资本管理四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美国学者戴瓦纳等人提出并深刻分析了企业战略和人力资源的关系,这标志着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产生。理论界与实务界逐渐认识到追求单一目标或局部职能的专业化并不能带来整体价值的提升,人力资源管理从追求专业化转变为追求系统化,针对战略提出整体性解决方案,关注人力资源与战略的互动性、人力资源管理与业务的耦合性。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人力资源管理也开始不再局限于专业职能的模块管理,而是追求成为企业的战略及业务合作伙伴,希望通过人力资源的战略支撑作用,推动企业整体战略目标的实现,传统的六大模块逐步升级,融入了工资总额、组织绩效、效能管理、组织发展、人才发展等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工作。1999年,华润集团创立6S管理体系,即利润中心业务战略体系、利润中心全面预算体系、利润中心管理报告体系、利润中心内部审计体系、利润中心业绩评价体系、利润中心经理人考核体系,将多重管理职能统建为一个整体,人力资源管理职能融入了企业的战略之中。2006年,华为公司BLM模型落地,将组织、文化、人才融入战略规划,搭建了BLM(business leadership model,业务领先模型)-BEM(business strategy execution model,战略执行模型)-PBC(personal business commitment,个人业绩承诺)的战略执行体系。 这些领先企业为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开了个好头,但是20年过去了,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仍然多数停留在口号和理念上,实践不多。究其根本,还是人力资源管理者的认知和能力出了问题。

内容简介

我们谈了很多年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几乎所有人都认可人力资源管理不直接创造价值,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才是实践的必由之路,但是现实如何呢? 从理论和实践角度看,全球人力资源管理经历了人事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和人力资本管理四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美国学者戴瓦纳等人提出并深刻分析了企业战略和人力资源的关系,这标志着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产生。理论界与实务界逐渐认识到追求单一目标或局部职能的专业化并不能带来整体价值的提升,人力资源管理从追求专业化转变为追求系统化,针对战略提出整体性解决方案,关注人力资源与战略的互动性、人力资源管理与业务的耦合性。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人力资源管理也开始不再局限于专业职能的模块管理,而是追求成为企业的战略及业务合作伙伴,希望通过人力资源的战略支撑作用,推动企业整体战略目标的实现,传统的六大模块逐步升级,融入了工资总额、组织绩效、效能管理、组织发展、人才发展等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工作。1999年,华润集团创立6S管理体系,即利润中心业务战略体系、利润中心全面预算体系、利润中心管理报告体系、利润中心内部审计体系、利润中心业绩评价体系、利润中心经理人考核体系,将多重管理职能统建为一个整体,人力资源管理职能融入了企业的战略之中。2006年,华为公司BLM模型落地,将组织、文化、人才融入战略规划,搭建了BLM(business leadership model,业务领先模型)-BEM(business strategy execution model,战略执行模型)-PBC(personal business commitment,个人业绩承诺)的战略执行体系。 这些领先企业为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开了个好头,但是20年过去了,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仍然多数停留在口号和理念上,实践不多。究其根本,还是人力资源管理者的认知和能力出了问题。 我们谈了很多年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几乎所有人都认可人力资源管理不直接创造价值,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才是实践的必由之路,但是现实如何呢? 从理论和实践角度看,全球人力资源管理经历了人事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和人力资本管理四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美国学者戴瓦纳等人提出并深刻分析了企业战略和人力资源的关系,这标志着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产生。理论界与实务界逐渐认识到追求单一目标或局部职能的专业化并不能带来整体价值的提升,人力资源管理从追求专业化转变为追求系统化,针对战略提出整体性解决方案,关注人力资源与战略的互动性、人力资源管理与业务的耦合性。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人力资源管理也开始不再局限于专业职能的模块管理,而是追求成为企业的战略及业务合作伙伴,希望通过人力资源的战略支撑作用,推动企业整体战略目标的实现,传统的六大模块逐步升级,融入了工资总额、组织绩效、效能管理、组织发展、人才发展等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工作。1999年,华润集团创立6S管理体系,即利润中心业务战略体系、利润中心全面预算体系、利润中心管理报告体系、利润中心内部审计体系、利润中心业绩评价体系、利润中心经理人考核体系,将多重管理职能统建为一个整体,人力资源管理职能融入了企业的战略之中。2006年,华为公司BLM模型落地,将组织、文化、人才融入战略规划,搭建了BLM(business leadership model,业务领先模型)-BEM(business strategy execution model,战略执行模型)-PBC(personal business commitment,个人业绩承诺)的战略执行体系。 这些领先企业为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开了个好头,但是20年过去了,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仍然多数停留在口号和理念上,实践不多。究其根本,还是人力资源管理者的认知和能力出了问题。

图书资料整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