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湖南人民
原售价: 28.0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人民公仆林伯渠/英烈故事丛书
ISBN: 9787556122479
澧水少年 澧水像一匹受惊的野马,一路嘶鸣,一路咆哮,从湘 西北的崇山峻岭中狂奔而来。当它闯过石门滩,将要注入 洞庭湖滨澧阳平原的时候,河床渐见开阔,水势才慢慢舒 缓下来。在澧水流经的安福县(今湖南临澧)境内,有一 个名叫停弦渡的古渡口,离古渡六七里的地方,群山环拱 下,坐落着一个名叫凉水井的小山村。村子不大,村里人 大都姓林。青松翠竹的浓荫里,两幢青砖大瓦房毗邻而建 ,前后三进,宽敞明亮,煞是气派,这在当地并不多见, 所以四乡八里也把这凉水井叫作林家大屋。 1886年3月20日这天,约莫傍晚时分,随着几声婴儿 的啼哭,林家大屋响起了一阵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满屋上 下,洋溢着一团喜气。年轻的母亲望着怀里刚刚出生的小 生命,轻轻抚摸着他那红扑扑的脸蛋,脸上荡起幸福的微 笑。 按照本地风俗,三朝这天,远近亲朋、邻里好友,都 来道喜,争吃“祝米酒”。这婴儿的父亲,年方22岁的林 鸿仪,因屡试不第,一向少言寡欢,但少年得子,毕竟是 一件快事,这天也显得格外高兴。他为酣睡在襁褓中的儿 子取名祖涵,表字伯渠,号邃园。 澧水两岸,本来是物产丰饶之地,大米、棉花、茶油 、桐油、竹木、茶叶等农副产品名驰湘鄂,远销海内,但 此时,五千年的中华古国正任人欺凌,风雨飘摇。由于帝 国主义的野蛮掠夺,本地物产价格大跌,有时候一担上好 的稻谷,只能卖到四五百文钱,农民纷纷破产。若遇上天 灾人祸,更是民不聊生,饿殍遍野。 由于体弱,林伯渠在十岁以前,一直没有正式入学。 好在母亲李氏是私塾先生的女儿,略通文墨。她除了操持 家务外,还经常教林伯渠识字,所以,小林伯渠对《三字 经》《百家姓》等是滚瓜烂熟,诗云子日也背得不少,并 且自幼练得一手好字。修身治世的儒家文化这时就已在他 的思想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并使他在之后的革命生涯中 始终保持着淡泊清廉的传统美德和心忧天下的博大胸怀。 甲午之战后清廷又是忙着割地,又是忙着赔款。消息 渐渐传到乡间,就连那些只晓得栽田拱土的老百姓,也愤 愤不平,暗地里大骂皇上丢了国丑。这件事,对少年林伯 渠触动很大,他不明白,当今皇上为什么如此无能。 林伯渠九岁那年初冬的一天下午,住在隔壁的堂兄林 修梅(名祖堃,号浴凡。早年毕业于湖南武备学堂,后考 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深造。曾先后加入中国同盟会、中华 革命党)去村头的松树林里筢松毛(落在地上的松针)。 像往常一样,林伯渠也背着筢箕跟着上山。兄弟俩很要好 。林修梅比林伯渠大六岁,从小爱读书,并酷爱习武,懂 得的事情自然也多些。林伯渠问这问那,哥哥总能回答得 让他信服。 回家路上,因为林伯渠嚷着要编蛐蛐笼子,兄弟俩走 进村口乐二庵去捡香棍。刚刚有人敬过菩萨,神位上的香 炉里还燃着香烛。对着这袅袅香烟,林伯渠忽然问:“堃 哥!神堂上供的菩萨你晓得名字吗?”“这还用问?观音 菩萨呗。”“观音菩萨也跟财神菩萨一样,让人发财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