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30位中国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和奉献精神)

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30位中国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和奉献精神)
作者: 编者:杨文煜
出版社: 东方
原售价: 58.00
折扣价: 40.65
折扣购买: 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30位中国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和奉献精神)
ISBN: 9787520705981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周恩来同志生前曾经指出,李四光是一面旗帜 ,在科研工作中作出了卓越成就,对社会主义建设 作出了很大贡献。李四光逝世后,恩来同志又语重 心长地号召大家一定要继承李四光同志的工作,发 展李四光的事业。李四光在旧社会走过的道路,尽 管有些曲折和坎坷,但他毕生努力的方向和最终达 到的高度,以及对祖国和人民作出的贡献,在当代 中国科技界、知识界,的确是一面旗帜,无愧于党 和人民给予的这个高度评价。 ——钱学森 人物小传 李四光(1889—1971),原名李仲揆,湖北黄冈 人。地质学家、教育家、音乐家、社会活动家,中 国地质力学的创立者、中国现代地球科学和地质工 作的主要领导人和奠基人之一。1910年7月毕业于日 本大阪高等工业学校。曾任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 所长,中央研究院院士。1950年任中国科学院副院 长,1952年任地质部部长,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 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58年任中国科协主席, 1969年被选为中国共产党第九届中央委员会委员, 1970年任国务院科教组组长。2009年当选为100位中 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李四光 创立了地质力学,为寻找铀矿和石油提供了科学依 据,为中国制造原子弹、氢弹和石油工业发展作出 了突出贡献;开创了活动构造研究与地应力观测相 结合的预报地震途径。主要著作有《中国地质学》 《地质力学概论》《地震地质》《天文、地质、古 生物》《地质力学之基础与方法》等。 ★在解决中国石油问题上“有很大的功劳” 关于中国石油资源的远景,在20世纪50年代以 前,不少地质学家抱着悲观的态度。因为在第一次 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美孚石油公司在中国西北打了 七口井寻找石油,花了几百万美元,因收获不大走 了。1922年,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布莱克·威尔德 来中国调查地质,回国后写文章说,中国是贫油国 家,在中国东南部找到石油的可能性不大,西南部 找到石油的可能性更是遥远,西北部不会成为一个 重要的油田,东北部不会有超多石油。从此“中国 贫油论”就流传开来,中国由此被扣上“贫油”的 帽子。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半年后,李四光出任中国 科学院副院长、中国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主任 、中华全国自然科学专门学会联合会主席。此后, 他把全国的地质工作者组织起来,开始了为甩掉中 国“贫油”帽子而奋斗的历程。1953年是我国第一 个五年计划的头一年。同年底,毛泽东、周恩来把 刚刚就任地质部部长的李四光请到中南海,征询他 对我国石油资源的看法。面对新中国最高领导人充 满期待的目光,李四光拿出一张他亲手绘制的中国 地质草图,指着图进行解释。他自信地说,中国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