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享者——我在北师大听讲座

思享者——我在北师大听讲座
作者: 编者: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责编:李明
出版社: 北京师大
原售价: 98.00
折扣价: 58.80
折扣购买: 思享者——我在北师大听讲座
ISBN: 9787303281299

作者简介

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专家讲座是在北京师范大学支持下,由图书馆举办的大型公益性学术交流活动。该讲座始于1990年,每年举办10余期,一直延续至今,是图书馆服务于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的有益形式和特色内容,已成为广受师生和社会各界人士欢迎的文化品牌。

内容简介

好好读书, 读好书 关 于 读 书 的 对 话 主 讲 人 简 介 王 宁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语言文字学家,现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研究员、汉字与中文信息处理研究所所长,兼任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咨询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语言文学学部委员、基础教育课程与教材咨询委员会委员等职。长期从事传统语言文字学的研究,是章黄学派重要继承人。 瞿林东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史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历史学家,现任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兼任中国史学会理事、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理事、中国史学会史学理论分会副会长、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咨询委员会委员等职。长期从事史学理论与史学史方 面 研 究, 在 中 国 史 学 史 领 域 有 所建树。 主 讲 提 要 在繁忙的现代社会,我们还有时间细细读书吗?还有心情闻闻墨香吗?北京师范大学两位知名教授,在各自的领域做出了不凡的成绩。他们结合自身的读书、治学经验,与大学生交流如何选书、怎样读书,引导大家去感知、去享受读书的乐趣。 一、“好好读书”之问 王宁老师: 大家好!我们今天以刚刚出版的一套书(再版书)“大家小书”作为由头,来讲一讲我们对于“好好读书”“读好书”这个题目的认识,与大家分享。开场前瞿老师让我先说,那我现在就有权请瞿老师先说。(观众笑 ) 瞿林东老师: 同学们、老师们好!关于“读书”这个题目,我谈得不多。平时和同学们谈治学,当然会谈到读书问题。专门就读书来谈,这还真是第一次。这个“好好读书”,刚才王老师已经开个头了,要有所选择。我想,我们怎么理解“好好读书”,在今天的历史条件下这个问题是尤其重要的。我的学生告诉我,他们有 80% 的时间在电脑上读书或者是查资料、收集信息,读纸本书只剩下 20% 的时间。这个值得好好讨论。网络现在是一个高科技,我们必须与时俱进,但是读纸本书给人的感觉是不一样的。我是学习中国历史的,具体来说(是)中国史学史——史学发展的历史。我们在座的同学来自不同专业,每一个专业都有自己的历史。你读史学史如果不接触“二十四史”的线装书,恐怕十分遗憾。所以说今天我们来讨论“好好读书”的问题,应该引起大家注意,还是要用较多一点的时间来接触纸质的书。学古典的、学古代学问的,恐怕尤其要借助我们古代的一些典籍,这个我就不多讲了。 “好好读书”怎么来理解?我想,首先要有求知的欲望,这是前提,不要为了做一篇论文或其他短期的目标。我和王宁老师都写了关于读书的题词,我写的是“读书伴随人生之路”,王老师比我高明,她写的是“读书丰富人生”。其次,读书要有认真的态度。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科的前辈学者白寿彝先生,经常引用顾炎武“采铜于山”的典故。就是说读书是要求得新知。他特别强调,“看书”和“读书” 可不一样,读书之“读”是有抽绎之意。所谓“抽绎”,是要把书里面的思想提炼出来。到书店是去“看”书,便宜的书买一点;到图书馆是“读”书,不是去“看”书。这是老一辈学者理解的读书,确实比我们深刻。读书要认真,要真正读懂它。 "图书馆是大学生的第二课堂。作为校园文化品牌活动之一,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专家讲座”至今已创办三十余载,每年延请全国知名专家和各学科领域的著名学者登台主讲,让青年学子近距离与专家、学者对话,聆听专家们解读传统文化、畅谈学科前沿、剖析社会热点、分享治学经历,不仅是对青年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有效形式,更是图书馆建立“三全育人”服务模式的有益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