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简史· 海上繁华(1843-1949)

上海简史· 海上繁华(1843-1949)
作者: 王敏
出版社: 上海教育
原售价: 78.00
折扣价: 50.70
折扣购买: 上海简史· 海上繁华(1843-1949)
ISBN: 9787572028687

作者简介

熊月之,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上海文史馆研究馆员,中国史学会副会长。著有《中国近代民主思想史》《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冯桂芬评传》《异质文化交织下的上海都市生活》等,主编《上海通史》《上海城市社会生活史丛书》等。 王敏,上海大学教授,历史学博士。长期从事中国近现代史、上海史研究。著有《苏报案研究》《上海报人社会生活(1872-1949)》《世界之城:上海国际大都市史》等。

内容简介

总序 上海之于今日中国,为规模最大城市之一,为文化名城、旅游胜地,为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为最宜居城 市之一、环境最优城市之一、人均期望寿命最高城市之一,亦为各类时彦杰放飞理想的首选地之一。上海之于近代中国,为特大城市,为经济中心、文化中心、政治重镇,为帝国主义侵华的 桥头堡,为中国工人阶级集聚地、中国共产党诞生地,为近代中国光明的摇篮。这在一向重视国情教育、重视近代史教育的国度,早属常识。 但是,如果有人告诉你:上海在近代,城市人口在百多年间,从20 来万激增至 500 多万;上海人口之多,民国时期几乎是北京、天津、南京三大城市人口的总和;上海工业产值、工厂数、工人数均曾占全国 50%,外贸额曾占全国 70% 以上,外国金融投资额占全国 80% 以上,每年新出版物占全国70% 以上。 对于如此令人难以置信而又不得不信的数据,该如何解读? 如果有人问你:中国外贸窗口先前一直是广州,上海开埠以后不到十年就超过了广州,以后一直在全国遥遥领先,这是为什么?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对外开放的第一批通商口岸有五个,其中广州、福州是省城,宁波是府城,而上海仅是县城,行政级别最低,为什么会是上海在日后的发展中遥遥领先?这与上海近代 以前的文化传统有没有什么关联?如果有,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关联? 上海地下无矿藏、地上无特产,既没有六朝古都、九朝古都那样辉煌的历史,没有做过一省甚至一府的政治中心,也不是六省通衢、三省交会那样的交通要道,更不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军事重镇。那么多的工厂为什么要集聚这里?那么多归国留学生为什么会汇聚这里?那么多来自五湖四海的名人为什么要落户这里? 上海在计划经济时代的中国,曾以全国 1/1 500 的土地、 1/100 的人口,提供全国 1/10 的工业产值、1/6 的财政收入。上海先后支援内地专业技术人才、熟练工人 100 多万,为国家重大 项目的实施、内地的发展做出了难以估量的贡献。毛泽东一生来上海50多次,新中国成立后每到历史关键时刻都会特别关注上海,注重发挥上海的作用,曾特别指出“上海有前途,要发展”。邓小平在推动改革开放时强调“上海是我们的王牌,把上海搞起 来是一条捷径”,连连夸赞“上海有特殊的素质、特殊的品格”。 习近平从上海的自然环境、文化传统与社会现实出发,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精辟地论述了上海城市的品格,将其归纳为开放、 创新、包容。他说:“我曾经在上海工作过,切身感受到开放之于上海、上海开放之于中国的重要性。开放、创新、包容已成为上海最鲜明的品格。这种品格是新时代中国发展进步的生动写照。”那么,上海的优势究竟在哪里?上海开放、创新、包容的城市品格是怎么形成的呢? 要回答这些问题,都离不开对上海城市历史的梳理,离不开对上海城市自然禀赋、城市结构与功能、上海与中国及世界联系等一系列问题的研究,离不开对上海文化的阐释,离不开对上海人素质的剖析。 百多年间,上海从一个普通的沿海县城,发展为中国特大城市,远东与世界最大城市之一,走的不是寻常道路。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上海一市三治,一个城市有三个政治实体,有三套立法、行政、司法系统,官府行文分别使用中、英、法三种不同文字,法院开庭分别使用中、英、法三种不同语言,电车轨道宽度 不一,甚至电压系统也不一样,有 110 伏(法租界)与 220 伏(公共租界、华界)之别。近代上海市面上流通的纸币,除了中国本国银行所发行外,至少还有 18 家外国银行与合资银行。各种面值、各种文字、各种颜色、各种图案的纸币都有,英国女王头像、孙中山头像、自由女神像、赵公元帅像同时出现在上海市面上。一个犯罪嫌疑人,在这一区域明显犯法,到那一区域则可能完全合法。诸如此类超乎常规、出乎想象的诡异局面的出现,不完全是某个或某些列强巧取豪夺、一手炮制出来的,不完全是某届中国政府腐败无能所致,更不是某个政治巨人坐在办公室里设计出来的,而是在特定的历史时空中由多种错综复杂的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近代上海意外地成为中外利益共同体、全球化先行区。来自亚洲、欧洲、南北美洲的移民在这里工作、学习、生活,中国文 化、西方文化在这里都不占绝对统治地位。不同民族、不同文化在这块土地上,尽管也有矛盾和斗争,但总体上相对平静地交流、切磋、融合,出现了广泛而复杂的异质文化交织现象,诸如 会审公廨、万国商团、多教混合、跨种族婚姻、洋泾浜外语等。 西方侨民出于生活的需要,将西方各种先进的物质文明、制度文 明与精神文明带到这里,使得上海在相当一段时间里成为与伦敦、巴黎、纽约同步发展的现代化城市。出于见贤思齐的中华传统,上海华人自觉地在多种方面仿效、学习西方,从市政管理、 地方自治到追求自由民主。数量可观的外国侨民在与华人社会广泛而持久的接触中,认识到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与温良美善,从心灵深处涌出对中华文化的赞赏与服膺。 就红色文化而论,自 1921 至 1949 年28年间,中共中央机关所在地有 126 个月设在这里,超过其他任何城市,这是为什么?出席中共一大的各地代表,毛泽东代表湖南、董必武代表湖北、王尽美代表山东,都是各地人代表各地党员,而上海的两名代表,李达是湖南人,李汉俊是湖北人,没有一个是上海本地人,且在上海定居都不超过三年,他们为什么会是上海的代表? 在风云变色的二战史上,华沙、巴黎、柏林等城市,在气壮山河的抗日战争史上,南京、武汉、长沙等城市,论其命运,都是要沦陷则全沦陷,要保全则全保全,而上海呢,说沦陷又没有完全沦陷,说保全又没有完全保全。这才会演绎出人类战争史上绝无仅有的活剧:隔着一条河,一边炮火连天、血肉横飞,一边笙歌达旦、醉生梦死。诸如此类的社会现象,看似离奇、荒诞,却是 事实! 任何不可思议的问题,都蕴含着可思可议的独特价值。任何不合常规的现象背后总有其规,任何不合常理的事情背后总有其理。尽管近代上海所住外国人最多时超过15万,来自50多个国家与地区,但外国人毕竟只占上海人口的不到5%,换句话说, 上海95%以上是中国人,是来自全国各地的移民,是各地移民的精粹部分。上海的一楼一舍、一路一桥,各种工厂、各类商店、 各色报馆与书局,是以各地移民为主体的上海人建造、发展起来的。上海移民的存在是历史的存在,他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社会网络、文化心理都是此前中华民族历史积淀的结果,他们所体现的文化都是中华文化在近代的体现。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上海的奇迹,本是中华民族应对“三千年未有之变局”的时代产物,是中华文化历久弥新的特质在上海城市的具体表现,是中华文明无穷生命力在新的历史时期的闪亮展现。 要思考那么多不可思议的问题,要解读如此复杂纷繁的现象,要回答如此不合常规的问题,那就不是一般教科书提供的常识所能应付,也不是寻常的短篇单册所能胜任的。上海史早已是学术研究高地,也是备受国际学术界关注的领域,各类成果灿若繁花、目不暇接,《上海通史》《上海大辞典》《上海百科全书》也出了多部,但是,还是缺少一部合完整性、系统性、知识性、普及性为一体的,简明扼要、篇幅适中、脉络清晰、史料扎实的读物。于是,有了这部《上海简史》。 本书分三卷,第一卷《云间潮涌(751—1843)》,述近代以前上海地区历史,重点阐述上海资源禀赋、人文特点与开放传统;第二卷《海上繁华(1843—1949)》,述近代上海地区历史, 重点阐述上海何以由一普通沿海县城,在百余年间跃升为国内最大城市与国际著名都市;第三卷《东方璀璨(1949—2019)》,述新中国成立以来到 2019 年上海地区历史,重点阐述上海在不同国际国内环境下持续发展,彰显开放、创新、包容的城市品格,成为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各卷作者都是长期从事上海历史研究的专业学者,也都是新修多卷本《上海通 史》分卷主编。全书框架由我设计,时段划分与重要问题论述, 与新修《上海通史》一致。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说,这部《上海简史》是《上海通史》的浓缩版或通俗版。 上海历史曲折多姿,上海文化丰富深邃,上海前景灿烂辉煌。本书的出版,如果能在梳理上海历史、阐释上海文化、弘扬 上海城市精神、彰显上海城市品格、促进上海城市发展方面起一 些微薄的作用,则编者荣莫大焉。 熊月之 2024 年 6 月 26 日 上海史领军人熊月之教授主编 上海史专业学者著述 合完整性、系统性、知识性、普及性为一体 新修《上海通史》浓缩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