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库(吴稚晖卷)](https://file.mhuoba.com/shop/3/100021/picture/book/20211016/02/20211016024236655.jpg)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
原售价: 63.00
折扣价: 46.60
折扣购买: 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库(吴稚晖卷)
ISBN: 9787300203560
金以林,1967年生,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本科)、香港大学中文系(硕士)、新加坡国立大学中国研究系(博士);1993年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工作,现任研究员、中华民国史研究室主任;曾任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台湾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访问学者;著有《近代中国大学研究》、《国民党高层的派系政治》,先后在《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近代史研究》、《抗日战争研究》发表论文十余篇。
虽内地谈旧学者,亦有贤哲之流,另在一方面, 议孔子之非教,此 不过恶教之名,似将乱孔。且因开敏者流,喜倡孔教 ,与彼异趣。故从 而悠谬厥词,以抒其牢骚。倘诚指彼为无教,则又必 色然而怒,而或问 其为佛也、道也、回也、耶也、多神也?则又必日孔 。 此无他,支那学人之理想,在先秦稍萌芽,不久 即摧折,晦暗直迄 今兹。二千年来,上上下下,上无非狙公,下无非众 狙。前人以宗教教 育,杂凑为国教,后人即亦不问宗教教育,是一是二 ,故既不辨孔为非 教,后又以孔塞无教之问者,彼实心旌摇摇,疑所谓 无教,即无教化, 未教育,同于野蛮云尔。然果以野蛮訾彼,彼之答孔 ,自然为词锋之正 对。若问点在佛、道、回、耶、多神,则孔云孔云已 为不词,无如不词 相习竞二千年。 虽然,岂无明达,深知其故?答日:亦为所尊讳 ,聊尽其保障;惟 保障云者,不知起意为国教,抑起意为孔?如仅起意 为孔,孔子既无所 谓教,则何惜为孔子捐宗教家之虚荣,而不为孔子扬 教育家之永誉?虽 最可动心者,区区即“四书”、“五经”之传习,及 晋唐以来一千余年之传 封。然若华盛顿之子孙,不列皇族,华盛顿之墓,岁 固瞻拜者千万人; 卢骚、孟德斯鸠之书,不列学官,而译抄固遍五洲, 皆不由保障也。 若恐扬之则九天,抑之则九地。仆为孔子谢教主 。疑仆或并维新诸 子之尊孔说祝孔诞,一切非之,则尤疑非其所疑。夫 守一先生之学说, 为古人作纪念会,无国弗有。在别国不若孔者,尚享 此崇奉,何况孔 子?至于学说,方来未已。孔子之说可尊,人自永尊 之;如其无可尊, 虽教主奚益?诸贤所论,不明明日学理渐昌,某教浸 衰乎?夫某教既已 浸衰矣,则教主之名号,不足重轻。其学说,尚何一 手足之保障,能为 厥功,无待烦言。孔子之为古人,比不教主皎然之伊 周,不教徒之葛 陆,将如何?而不佞亦何缘辄非诸子?为支那后学纪 念,自将以千世, 则孔子之可纪念,更自无穷。惟此终可质百口,慰时 贤,然则不必自 明。固如其爱荐及虱,爱屋及乌,保障之劳,并起义 为国教。此即仆持 国家主义,捍卫新政,将发谬论,尽主职,不敢自缩 者。宪法者,近世 政论家将以热血头颅或则拈毫穿石争之,以为维新之 符券者也。勉强若 日本之宪法,尚于第二十八条宣信教自由之金言。岂 我辈忧愤之余,反 入颠眩,忽燃死灰,确认孔子为国教?若谓将有所不 得已,则国教云, 国教云,其词出于秦皇、汉武之口,自足挟以为雄图 。今且争吐为亡国 不详之器。犹欲以尽吾保障者,祝其一旦之神奇,不 几如拾石代蛮王之 驽矢,将对垒于毛瑟枪之选锋乎?况国教者,宪政之 公敌,今欲舟之逆 风而进,忽故饱其帆,失策将如何?智者千虑之失, 不虞其竞至于此。 他国限制教会学堂人维新诸子之室,虽五尺童子 能言其用意。何以 返论己国,争一方面便忘一方面,几欲教民自为,而 教会全国之学堂而 后快又他国人所设学堂,每强学生者行瞻礼,维新诸 子之提抱娇女, 亦能笑其迷顽。何以自立学堂,复欲强迷信宗教之徒 ,尽其敬礼一非教 主之古人?支那近古,以国教愚人者,既已托释莫释 耒之古礼,窜宗教 于庠塾。近时仿办学堂者,又大半取法于教会,故见 近忘远,一若瞻礼 教主,本为中土学堂之故物。艳人之庄严,则亦设主 设龛;妒人之专制, 则亦尊孔尊经。不恤举国家教育之重地,为宗教坛庙 之附庸。是学堂之 设,非施保障国家之教育,乃为保障国教之甲胄矣。 夫亦不可以已乎? 国教者,国家之蟊贼,宪政之公仇。岂可反因行 新政设学堂,无端 而认可他国不以教育托教徒,亦恐久假而成国教,或 为祸于政界,故限 之惟恐其不严。故或因民智尚稚,骤辟孔子为非教, 不免于惊世骇俗, 欲以大学问大教育家之孔子,兼一多神宗教之教主。 则前既为之二千 矣,今复仍之,亦无不可。伍髭须、杜十姨,本为支 那宗教家之惯例, 然孔教则孔教可矣,岂可日国教?充其量亦不过如某 报所引德皇誓耶稣 教徒之例,由代表国家之一人,敬告孑L教徒日:孔 子者,予之所敬重 也,汝曹崇信孔子,愿永昌其教,无或废坠,如此而 已。岂可认为国 教,崇奉于国家之学堂?教主之孔子,不当崇奉于国 家学堂,自为不易 之定说。如或能知孔子,非教主,为大学问大教育家 ,欲借国家学堂, 为之纪念会,此无国而不可,且无国所弗有。然此非 国家所禁,亦非国 家所强,全由于校友之同愿。故如此之会,有合“通 学”(全校)共为 者,亦有仅一部分自为者。如一部分为之,必强一部 分亦为焉,除彼所 谓国教而后可否则,安有此蛮横之国法,欲强夺人之 信仰,且强迫人 之信仰乎? 如谓教会学堂,强迫人矣,从而报复之,即以其 道还治其人,终无 不可。然彼乃明明为教会,明明为他国限制教育权之 地,故从而有学 堂,不过便利其行教,安得不强人国家学堂者?明明 行教育权之地,乃 无端羼人教例,分别甲乙之民以相歧视,弃国家势力 之全圈,自立于教 会之一点,而与他教会争,以轧己国之民。将谓宗教 者,二十世纪之新 发明欤,抑亦知其为过去生中之刍狗者耶? 学堂之统一,在使人民共知有国家,故学堂之崇 拜,必日国家神 圣,学堂之祷祝,必日国家万岁。然所谓国家者,合 土地人民公隶于一 名,非有一人之可指。故国家万岁,代表之数,人固 万岁,顽然之土 地,嚣然之人民,与夫包括其中之教育家、宗教家, 无不万岁。何学堂 崇拜教主之有? 况拜跪之礼,又维新诸子所深辟,精义所存,久 有成说,兹姑不复 赘。东学之狱,贤者固不谳其教不教,但罪其拜不拜 ,如此特不拜云 耳。按诸我辈之所恒言,宜若甚可假借。然欤非欤? 信教自由之界说,信教可,不信教可,此纵线也 ;信甲教可,信乙 教亦可,此横酃也。我辈若自托于斯宾塞、达尔文诸 儒之不信宗教,认 为孔子之后学,不认为孔教之教徒,固未始得罪名教 。亦除国教为宪政 公敌外,人若各信其所谓孔教、佛教、道教、回教、 耶教,皆无愧为完 全之国民。如此者,服国家之务,务责其同信自由之 教,一任其异。文 明国,已为我辈前师矣。我辈断腹截足争之,视其力 若扬国教之焰,弃 自由之众,任无识官吏斥为赘民,听其不学,是坐使 教中之奸民日多, 新政之公敌坚树,教案不熄,顽固愈甚。归咎于周孑 L徒欤,抑贺金声之 罪也?恐分谤者正有人。 若因西教未久,正躁且哗焉,不安之时,难免有 所芥蒂。则请吏参 一解,凡害公安妨公益者,日邪术;无害公安无妨公 益足以劝善惩恶 者,日宗教。西国同认耶教为宗教,固与我国之认佛 道、回回无异,非 若白莲、八卦等之认为邪术可比。如其奉达摩、祀观 音,吾民向印度人 膜拜,于政界毫发无损益,则亦何妨祷天主教圣母, 向犹太人顶礼,于 政界本亦毫发无损益焉。则仆固各教以外人,所谓青 菜、萝卜同一素 菜,和尚不能知,惟卖菜佣知之。 若以为向者明明既损益于政界,此乃外交之无术 。又自治之不完, 不忿国政之不足安和,乃咎国教之不能抵制,不揣于 本,务齐于末,是 岂知国教也欤哉?固先代之国教也,不改其国教,服 从者孔教,而代表 者固佛爷矣。国教也欤哉?固今代之国教也,恐仍不 改其国教,将尤胡 服从者仍孔教,而“挨哀”(我)代表者且上帝矣则奈 何狂言死罪, 伏维鉴原。P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