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新编历史小丛书

成吉思汗/新编历史小丛书
作者: 韩儒林|责编:司徒剑萍//李更鑫|总主编:戴逸
出版社: 北京人民
原售价: 18.00
折扣价: 10.70
折扣购买: 成吉思汗/新编历史小丛书
ISBN: 9787530004562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一、蒙古高原上的争 斗 1162年,蒙古部的一 个首领也速该拔都鲁(拔 都鲁意为“勇士”)攻打塔 塔儿部获胜,回到斡难河 畔的老营。恰巧这时,他 的长妻诃额仑生下了第一 个儿子。这个婴孩的手中 紧紧捏着一团凝血块,据 说这预示着他将来不平凡 的命运。因为也速该在这 次战争中俘虏了塔塔儿人 的首领铁木真兀格,于是 就给这个新生儿取名为铁 木真。他就是后来名震世 界的成吉思汗。 一说起诞生了成吉思 汗的蒙古高原,人们就习 惯于根据“风吹草低见牛 羊”的古老民歌去想象它 的风光。实际上,即使对 游牧生活来说,蒙古高原 也不是处处适合的。这里 布满了大大小小的沙碛、 沼泽,以及到处裸露着黑 色石头的大片荒原和光秃 秃的石山,还有许多流沙 地带,一阵阵的强风将沙 子刮得像云雾般地弥漫在 空中,把一堆一堆的沙丘 从这儿搬到那儿。只是在 有水源的地方,才能生长 繁茂的水草。漠北的居民 就在这些水草地上放牧牲 畜,一个地方的牧草食用 完了,他们又转移到另一 处地方。这就是所谓“逐 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 成吉思汗出生时,蒙 古高原上分布着几个强大 的游牧部落。各部贵族为 了抢夺财产和奴隶,相互 间展开了长期的、激烈的 争战。 分布在斡难河上游和 肯特山一带的,就是蒙古 部。他们来到这里游牧, 已有三四百年的历史了。 在十四世纪的波斯蒙古王 朝(即伊利汗国)著名的 历史著作《史集》里记载 ,蒙古人的祖先是遭到灭 族之祸的二男二女。他们 逃入一个名叫额尔古涅的 险谷隘地,在那里繁衍生 息,经过许多世代,人口 逐渐增多。唐朝的史书把 他们称为“蒙兀室韦”,当 时他们居住在今额尔古纳 河之东的兴安岭中。室韦 人可能是更古老的鲜卑人 的后裔。经过几个世纪的 争战迁徙,到九世纪中叶 以后,原来是突厥语族居 住的漠北草原,大部分地 区都为蒙古语族各部落所 据有了。被认为是蒙古族 先祖的蒙兀室韦大约也是 在这时迁徙到了斡难河上 游。后来的汉文史籍中, 把他们的名称写作“萌古” 、“盲骨子”或“蒙古”。十 一世纪,蒙古部开始强盛 起来。大约在十二世纪初 ,合不勒罕(成吉思汗的 曾祖父)统一了全蒙古部 众,成为漠北很强大的一 支势力。到成吉思汗年轻 时,蒙古部发展成许多氏 族或部落。自然,直到这 时候,“蒙古”这个名称所 指的,还只是漠北诸部中 的一个部族而已。只有到 了成吉思汗征服各部、统 一漠北以后,它才成为漠 北蒙古语族各部乃至一部 分突厥语族部落的统称。 漠北草原也被人们称为蒙 古草原。 活动在蒙古东面的一 个大部落是塔塔儿部。它 据有呼伦贝尔湖周围最富 饶的草原。塔塔儿曾是古 代室韦人中最强大的一部 ,因此有人把他们的部名 当成了所有室韦人的总称 ,叫作“三十姓达怛”。后 来东、西方史籍把漠北各 部落(包括蒙古部在内) 泛称为“达怛”(或写作“ 鞑靼”),就是由此而来 的。十二世纪时,塔塔儿 分为六部,各有首领,人 数共达七万家。 塔塔儿的东北,海拉 尔河和额尔古纳河一带, 居住着翁吉剌部。他们有 五个分支部落,势力都不 很大。他们很早就和蒙古 部结为亲家,蒙古话叫“ 忽答”。一直到元朝,这 两家还互为姻亲。(P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