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广东人民
原售价: 499.00
折扣价: 299.40
折扣购买: 千字文字课(共5册)
ISBN: 9787218144139
顾作义,广东省委宣传部原副部长,著有《守望中国价值》《汉字的菩提》《画说典故》等。 吴小星,广州公元传播公司总经理,长期从事社科文史类图书引进和文化类图书编写工作。曾参与编纂《20世纪中国全纪录》等图书。 阮清钰,南方日报出版社副总编辑。著有《汉字心学》(合著)、《汉字说系列》(合著)等。
序 相传北宋文学家苏东坡幼时聪颖异常,有“神童”的美誉。他为此很自傲,飘飘然地写了一副对联来自我标榜:“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后来有个老翁拿了一本书上门求教,小苏轼发现书上的字竟然都不认识,很是惶愧,便将那副对联改为“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从此虚心向学,终成一代大文豪。 识字是读书、学习的基础。但识字并不是认字那么简单。汉字是形音义的统一体,其字形、字音、字义之间是相互关联、有机结合的。认字只是简单地认得字形、记住字音,识字则要吃透其字义字理,乃至相关的文化常识等。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的汉字大约有十万之巨,如果真要想“识遍”,难于上青天。所幸现在的常用汉字其实也就三五千字,如果能真正娴熟地驾驭一千个汉字,供其笔下驰骋,也已经应付裕如了。 《千字文》,顾名思义,就是一千字,其特出之处就在于这篇“文”中没有一字重复。它作为儿童识字课本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是我国传统蒙学经典之一,与《三字经》《百家姓》《千家诗》并称为“三百千千”。据说南朝梁大同元年(公元535年),梁武帝萧衍极为重视皇家子嗣的启蒙教育,命人从王羲之书法作品中挑选了一千个不重复的字,以供他们临习。但是这一千个字零散而不成系统,非常不好记忆。梁武帝便召来才思敏捷的散骑侍郎周兴嗣,嘱他“卿有才思,为我韵之”。周兴嗣用了一晚上把这一千个汉字以四字韵语的形式连缀成篇,这就是 “天下第一字书”《千字文》的由来。它不仅流传至今,还传布到海外,被日本、朝鲜等国家作为启蒙教材使用,如今更被译成英文版、法文版、拉丁文版、意大利文版等。 《千字文》是四言长诗,全篇250句,用了8个韵,条理清晰,对仗工整,音韵优美,内涵丰富,很适于记诵。但为什么称为“文”,而不是“诗”?那是因为在其时“文”指的是押韵的文字,不同于现在所谓的“文章”,而在当时不押韵、不对仗的文字,被称为“笔”。它用一千个不同的汉字,简洁而生动地勾勒出中国传统文化史的轮廓,涵盖了天文、地理、自然、历史、人物掌故、典章制度、道德伦理等诸多方面,可以说是一部袖珍百科全书。 但时至今日,原本作为儿童启蒙读物的《千字文》,在现代人读来,也显得有些艰深了,其中有些字词已不常见常用,更不用说其背后蕴藏的典故、哲理等。所以有人放言:“除中文本科生或专业研究古文的人外,还真鲜有人能读懂《千字文》!” 《千字文字课》的编撰正是基于这样的文化断层“尴尬”,期以这个文化旧瓶,装入时代的新酒。“字课”分为5册,以传统的《千字文》文本为基础,每册收录200字,每个汉字都立纲、建档,并进行现代性讲解、演绎, 一字一课,一课多识,希望读者能够读一字,有十得,读千字文,如读万卷书。 首先,它是一本非常适合于亲子共阅的开蒙读物。对于学龄前的孩子而言,父母可以通过本书给孩子念诵讲解,每天一字,让孩子从中认字、识字、习字,知道其读音、字形,更了解字理、字义及其应用。在本书中,我们对每个汉字“单独建档”,设立了“书法墙”“解字堂”“名言馆”等栏目。“书法墙”重在展示字形演变,列出了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等不同写法,让读者更多了解字形的演变;“解字堂”则重在字义演变,通过两三百字对单字的原义、引申义及其文化内涵、组词应用等进行讲解;“名言馆”则是该汉字的经典运用,重点选录为人所熟知的诗词、名言等,可适用于时兴的“飞花令”。 其次,它是一本有助于青少年增长见识的百科全书。《千字文》本身包含丰富的文学典故、文化常识。本书在对每个汉字“单独建档”之后,又合四字为一对页,进行“集中归档”,设立“四字通解”,对其句意进行贯通讲解,使其统分结合,纲举目张。同时又设立了“故事厅”“知识角”“成语窗”“猜谜语”等栏目:“故事厅”重点搜罗与该字相关的趣味典故、故事,让读者通过故事加深对字句的了解;“猜谜语”则通过一些字词的谜语,以趣味的形式引起读者思考,使读者得到启迪;“知识角”则增加更多相关常识或科普知识等;“成语窗”列举关于该句汉字的相关成语,并进行简单释义。青少年学生可以通过阅读,对相关历史典故、文学常识、科普知识、成语故事等融会贯通, 活学活用。 再次,它是一本有益于立德树人的传统德育读本。本书的解读融入了关于孝悌、改过、言语、交友、慕才、念贤、性情等道德修养的故事和箴言。同时,它也是一本可以了解书体演变进而识得规范汉字书写的入门书籍。从古至今,众多书家如智永、欧阳询、怀素、赵孟、于右任、启功等都曾留下《千字文》的经典帖本,大家在读本书之余可以加以临习,进一步领略汉字书法之美。 为了增加全书内容的生动性,我们还插入了部分图片,使其更为形象活泼,以增加读者对该字或典故的了解。总之,希望读者能够通过本书的阅读使用,达到识字、解意、明理、知典的效果,最终通晓汉字之真义,领略文化之大美。这就是编者的心愿所在。 由于编者学识水平有限,加之汉字文化博大精深,全书虽经多次校勘,舛误仍然在所难免,敬祈读者方家指正。 是为序。 解说《千字文》最详尽、最多彩的一套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