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清华大学
原售价: 58.00
折扣价: 45.30
折扣购买: 会计学(高等院校十三五规划教材)/经济管理系列
ISBN: 9787302500186
赵盟,现任辽东学院商学院会计系系主任,副教授职称,毕业于吉林大学会计学专业,管理学硕士学位。主要从事会计理论与实务方面的研究,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主持或参与完成省、市、校级科研、教学课题10余项,主编《基础会计》、《审计综合实训》等教材多部。多年来,从事基础会计、财务会计、审计、会计综合实训等多门课程的教学实践与改革,教学经验丰富。同时,作为辽宁省首批转型发展试点专业负责人,对当前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十分熟悉,对会计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与实践。
第二章 账户和复式记账 学习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应能理解会计等式的内容、能够分析经济业务对会计等式的影响,了解设置会计科目的原则,熟悉会计科目的内容及分类,掌握会计账户的含义和结构,理解复式记账的原理,掌握借贷记账法的账户结构、记账规则和借贷记账法的试算平衡。 **节 会计等式及其所*影响 一、会计等式 会计要素反映了资金运动静态和动态的两个方面,具有紧密的相关性,它们在数量上存在着特定的平衡关系,这种平衡关系用公式来表示,就是通常所说的会计等式。会计等式是反映会计要素之间平衡关系的计算公式,是各种会计核算方法的理论基础。 (一)会计基本等式 众所周知,企业要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一方面,必须拥有一定数量的资产,如货币资金、原材料、厂房、设备等,这些资产以各种形态分布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阶段,成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基础。另一方面,这些资产要么来源于债权人,从而形成企业的负债;要么来源于投资者的投入,从而形成企业的所有者权益。由此可见,资产和权益(包括所有者权益和债权人权益)实际是企业所拥有的经济资源在同一时点上所表现的不同形式。资产表明的是资源在企业存在、分布的形态,而权益则表明了资源取得和形成的渠道。资产来源于权益,资产与权益必然相等。 我们如果用数学等式来表示资产与权益的恒等关系,则可以得到以下公式: 资产=权益 由于权益包括债权人的权益和投资者的权益,故上述公式还可以表示如下: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这一等式被称为会计基本等式,也称为会计恒等式、会计平衡公式、静态会计等式,这个等式表明企业在一定时点上资金运动(资本运动)的相对静止状态,反映了企业某一特定时点财务状况的平衡关系,是设置账户、复式记账以及编制资产负债表的理论依据。 (二)动态会计等式 企业经营的目的是取得收入,实现盈利。企业在取得收入的同时,也必然要发生相应的费用。通过收入与费用的比较,才能确定企业一定时期的盈利水平。一定期间内,企业的收入大于费用则形成利润,收入小于费用则形成亏损。因此,收入、费用和利润三个要素之间的关系可用公式表示如下: 收入-费用=利润 这个等式反映了收入、费用和利润在某一时期的动态平衡关系,是编制利润表的理论依据。 (三)会计等式的扩展 通常,企业在生产经营期间所取得的收入和发生的费用,会导致企业资产或负债发生相应的变动。一般情况下,取得收入会导致资产增加或负债减少,发生费用会导致资产减少或负债增加。由于企业资产所有者对利润有处置(或主张)的权利,所以一定期间发生的收入和费用相抵后,若取得了利润应归所有者所有,表明所有者权益数额的增加,若发生了亏损只能由企业的所有者承担,表明所有者权益数额的减少。这样,基本会计等式和动态会计等式可以合并如下: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或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 会计期间终了,企业进行会计结算,将收入和费用配比后,计算出利润,取得的利润在按照规定分配给投资者(股东)后,余下的部分归投资者所有,体现为所有者权益的组成部分。此时,上述等式恢复为基本形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二、经济业务的发生对会计等式的影响 经济业务,也称为会计事项,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能引起会计要素发生增减变动的交易或事项。工业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会发生各种各样的经济业务,尽管这些经济业务多种多样,但对该等式的影响归纳起来不外乎九种情况,见表2-1。 《会计学》以我国现行会计准则为依据,紧跟*新修订和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以及税法改革的变化,以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培养为目标,帮助学生从管理的角度去学习会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