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原售价: 39.80
折扣价: 23.10
折扣购买: 桑德斯上校(肯德基创始人的商战传奇)
ISBN: 9787569918885
桑德斯上校的第二任妻子克劳迪娅·莱丁顿(广 为人知的)说母亲的这番话对小桑德斯的成长格外重 要,就像一味滋补良方,激励着他后来加倍努力。同 许多单身母亲养大的孩子一样。上校十分崇拜母亲的 记忆力,内心暗暗思忖,今后绝不辜负母亲,一定刻 苦努力。即便到了80多岁,成为美国最著名的人,他 也从未质疑过母亲教会的信仰或是母亲膝下的训谕。 他能做的,便是接受母亲的教导。尽管他从小远离吸 烟、喝酒和赌博,但他仍然害怕辞世之时,自己曾经 的“咒骂”会让他永世沉沦。上校没有冰镇的薄荷酒 以解千愁,只有严格不断地自我鞭策,当新教的工作 伦理真的有所意味的时候,这幅新教徒工作伦理的画 面才会再次浮现。 被辞退一个月后,上校回到农场继续工作。这一 次,他在县城南部一个大点的农场主亨利·蒙克手下 当小工。桑德斯整天拉着一队骡子耕地,累得摇摇晃 晃,也不忘给牛喂食、补水,还要挤牛奶,着实把这 个小家伙累得够呛。11岁那年的夏天,桑德斯就在蒙 克的农场里待着,黎明之前就要起床,晚上10点还在 工作。小桑德斯的手上起了第一个茧子,但他懂得了 劳动的价值。约翰·埃德·皮尔斯称赞说:“传统守 旧的肯塔基州的人们之间都流传着一个说法:‘哈兰 德回来了,带着尊严回家,还挣了更多的钱。他现在 知道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要做男人该做的事,谋 得生存。这以后,上学就显得小儿科,也实属是浪费 时间了。” 不用说,桑德斯上校的现代传记作家定不会是这 般小大人般的口吻,即便他或她感觉如此,也同样不 大可能。(桑德斯上校后来努力挤进中产阶级时明显 感到自己缺乏学校教育。)而实际情况是,出于供养 家人的需要,他没有机会接受教育。16岁的时候,桑 德斯找到了一份全职工作,也是他今后长久以来能找 寻到的擅长的却总是辞去或是被开除的一系列工作中 的第一份。不过,这些工作有着共同之处,都是在城 市里,这些支薪岗位可让这位充满干劲儿的年轻人随 时拿得起、放得下。对桑德斯来说,现在已经没有适 合他的农活,他已然是21世纪的人了。 哈兰德·桑德斯的叔叔在印第安纳州新奥尔巴尼 附近的电车公司上班。1906年,年轻的桑德斯在那里 谋到了一份工作。他在那儿售卖车票、找换零钱,还 从电车司机那里改变了内心顽固的观念。不过随着古 巴的局势紧张起来,人们呼吁志愿者前去,桑德斯便 参了军。参军的经历短暂而又惨淡,他能做的也就是 铲骡粪和晕船不止,这让他暴瘦了40斤。在新奥尔良 登陆后,他乘上前往密西西比河的火车,第一次见到 了圣路易斯。在车轨上疾驰而过的感觉让他沉醉,他 索性一直乘着列车,向南旅行,最后抵达亚拉巴马州 的谢菲尔德,那里有他的亲人。他的另一个叔叔在南 方铁路公司工作,于是,这个17岁的小伙子当上了铁 匠的帮手——这是个糟糕的工作。这份工作往好了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