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在正定

习近平在正定
作者: 中央党校采访实录编辑室
出版社: 中央党校出版社
原售价: 66.00
折扣价: 44.60
折扣购买: 习近平在正定
ISBN: 9787503565397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采访组:上世纪80年代初,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 国还没有广泛推开,人们的思想还比较保守。请您谈谈习 近平同志那时在正定是怎样积极推行农村改革的? 程宝怀:1982年,近平同志到正定工作后,经常骑车 下乡搞调研,走访群众,了解到生产队长不好当。当时农 村的体制是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社员下地干活的情况是 :队长一打钟,干活一窝蜂,社员出工不出力。在分配上 搞平均主义,“干不干,八分半”,农民干活没有什么积 极性。 有一天,近平同志找到我说:“程县长,最近你注意 报纸没有?安徽和四川正在酝酿搞‘大包干’,咱们县能 不能选个经济落后的公社搞个‘大包干’试点呢?” 我说:“老书记冯国强给我说过,‘大包干’我们正 定目前不能搞,中央没文件,河北省没精神,石家庄地委 领导没讲话,咱们不能在这个问题上冒尖,犯方向路线错 误。” 近平同志说:“我觉得‘大包干’不错,是调动农民 种田积极性的最好办法。我去跟老书记说说,你跟玉兰同 志说说。” 近平同志跟冯书记怎么谈的,我不了解。我跟玉兰同 志一说,她很高兴,说:“‘大包干’是个好东西,迟早 都要搞,这是个大方向。早搞比晚搞好,它分配简单,上 交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全是自己的,农民容易接受 。” 在近平同志和玉兰同志影响下,我逐渐扭转了看法, 对“大包干”有了新的认识,开始积极推动。 根据近平同志意见,我当时选择了离县城远、经济发 展比较落后的里双店公社搞“大包干”试点。我把公社党 委书记王香文、主任张士文叫到医院(我当时因胃病住院 ),先询问了他们对“大包干”的认识,说:“你们对‘ 大包干’是怎么看的?如果在你们公社搞个‘大包干’试 点,你们意见怎么样?” 他们说:“我们早就想搞,但是冯书记不让现在就搞 。” 我对他们说:“搞‘大包干’咱县领导认识不一致, 但允许你们公社先搞个试点。我讲三条原则和三个‘不’ 。三条原则:一是要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多数社员愿意就 搞,多数人不同意就不搞;二是在分配土地时,远近搭配 ,好次搭配;三是不能跨队分配地。三个‘不’就是不汇 报、不宣传、不上报。你们两个记住了吗?” 他们说:“记住了!” 我说:“记住了,回去就搞。” 结果一年就成功了,公社农业产值翻了一番半,社员 年人均收入分配从210多元涨到了400多元。 无巧不成书。有一天,我和冯书记骑车下乡到里双店 ,我们两个还没坐稳,还没说让公社干部汇报什么工作, 公社书记王香文就按捺不住,眉飞色舞地讲起了“大包干 ”的好处。还没说完,冯书记就拍了桌子:“是谁叫你们 搞的!简直是无组织无纪律!知道这是什么性质的问题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