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共和盆地典型固沙植物根系特征及功能研究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第 1章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土地荒漠化( desertification)是包含气候变化和人类生活和生产在内的各种综合因素造成荒漠生态系统的土地退化。目前,全球荒漠化土地面积达到 3600万 km2,占陆地总面积的 25%,而且每年仍按 5万~7万 km2的速度扩展,土地荒漠化已成为全球生态的“头号杀手”,敏感的自然环境条件以及人类对土地的滥用,导致土地严重退化,风沙肆虐,严重影响当地民众生活和生产。荒漠化带来的环境问题正逐步影响着世界各个国家,荒漠化导致的退化土地植被恢复与重建已经成为目前急需解决的一个全球性环境问题。如果荒漠生态系统土地退化情况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理,土地退化问题将会成为西部荒漠地区改善人居环境和提高生活质量的主要难题。中国是受土地荒漠化影响昀严重的国家之一, 2019年 12月底召开的全国林业和草原工作会议公布的结果显示, 2019年我国治理沙化土地面积 226万 hm2,我国荒漠化和沙化面积连续 3个监测期、15年实现“双缩减”,呈现整体遏制、持续缩减、成效明显的良好态势,但局部防治形势依然严峻。
青海省是“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亚洲气候变化敏感区和启动区,也是全国乃至东南亚生态安全屏障,受到地理背景和气候条件影响,青海省也成为我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主要分布且受荒漠化危害较为严重的省份之一,其中共和盆地是青海省荒漠化与沙化土地的典型代表。共和盆地的海拔为 2800~3400 m,相对于其他干旱半干旱区,环境条件表现为海拔高、气温低,是青藏高原典型的脆弱敏感沙区(Li et al.,2015)。共和盆地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是祁连山与昆仑山的过渡带。气候类型属高寒干旱荒漠与半干旱草原的过渡区域,既是高寒荒漠生态系统环境变化的敏感地区,也是青海省荒漠化与沙化土地的典型代表(He et al., 2019)。作为青藏高原土地沙化程度昀严重的地区,共和盆地在开展高寒干旱、半干旱土地沙化防治研究中具有典型且至关重要的地位。通过生物结合机械措施实现沙化土地的植被恢复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是防止沙化土地面积增加昀有效的方法,也是治理并有效利用沙化土地的合理途径(于洋等,2013)。
目前,有关共和盆地的研究主要为共和盆地沙漠化驱动机制和第四纪晚期风沙运动的原因( Qiang et al.,2013;李晓英等, 2018)、共和盆地土壤环境演变过程和共和盆地干热岩地热资源成因(张亚云等, 2019;张盛生等, 2019)、青海共和盆地植被恢复区主要植物群落物种组成与多样性(于洋等, 2016)、沙质化土地的防治技术(张永秀, 2009)、人工林典型固沙植物的水分来源和利用策略( Jia et al.,2012;杨凯悦等, 2017)等方面,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地上部分,对于地下部分的研究还相对较少。由于地下生态系统(belowground ecosystem)的复杂性且不可直接观测的特点,阻碍了科学家们对其展开深入的研究(Copley,2000)。 20世纪 80年代以来,逐渐开展了对根系的系统性研究, Hales采用传统的根系挖掘方法,观察了农作物的根系形态特征,并测定了根系的质量和根长。发展至 21世纪,根系分级、根系解剖、根系作用等( Chapin and Ruess,2001)有关根系的定性研究取得了巨大的进展。而对于根系的定量研究,尤其是在高寒沙区,根系的特征及其对该地区的生态系统物流的影响机制的研究还存在一定的难度。
土壤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调节环境碳循环和养分循环的功能( Berendse et al.,2015;霍海霞等, 2018)。土壤作为植物根系的主要载体,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可以提供给根系使用(Clemmensen et al.,2013),而细根(d<2 mm)又是植物获取并传输水分和养分的主要管道(McCormack et al., 2013),同时因其生命周期短、周转快、新陈代谢旺盛和分解速率快( Yuan and Chen,2010),占死亡根系的主要部分。细根的生长、周转与分解是人工林生态系统中植物与土壤的碳循环和养分流动的主要途径之一( Ferguson and Nowak, 2011)。虽然细根生物量只相当于根系总生物量的 3%~30%,然而其生产力却占植物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on,NPP)的较大比例(3%~84%),植物需要消耗大量的 NPP(10%~75%)使细根生长和更新得到延续(梁韵, 2017),研究表明靠细根周转和分解而流动的 C、N含量等于甚至远远大于植株的地上器官 C、N含量(Ruess et al.,2003;胡琪娟等, 2019)。如果不考虑细根的年生产量、寿命长短和分解量,土壤中化学元素循环可能会严重偏低,甚至可能偏离实际值的 20%~80%(张小全等,2000;黄俊胜,2018)。
目前,关于细根特征及其对碳循环和养分循环影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湿润地区、低海拔地区(Wang et al.,2014;吴敏等,2019)。相比湿润的生态系统,在荒漠区,水分因子是影响植物正常生长、发育的昀主要因素,而土壤表层集中了大量的细根,是为了获取接近地表的季节性变化水分(Gwenzi et al.,2011)。在高寒沙区,细根占植物总生物量的比例更高( Plaza-Bonilla et al.,2014),植物能分配更多的碳和养分到根系,以利用极其短缺的土壤资源( Ward et al.,2013)。在干旱胁迫下,细根生产和周转会发生变化,表现出不同的变异特征,但大量的干旱胁迫研究都集中在湿润地区的植物根系,这些结果并不能类推到高寒沙区植物对干旱环境的响应。在湿润生态系统中,植物细根本身的抗旱性较低,因此,对干旱胁迫的响应也较为强烈,而在高寒干旱区植物细根具有耐旱的遗传特性。由于吸收水分减少,维持细根存活需要损耗大量的碳和养分,但并不是所有植物细根应对干旱条件时,都会有大量细根死亡和周转,在高寒沙区,不同物种之间细根对生境适应策略存在差异,但其差异性的机制并不十分清楚。因此,研究高寒沙区的典型固沙植物细根及其对物质循环的影响,对于区域性和全球范围内的碳、养分循环的探究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高寒区退化土地的生态修复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细根的划分
迄今为止,对于细根定义尚没有统一规范,因为不同气候带内不同物种的细根在形态学上的差异较大,甚至同一树种在不同的立地条件下也不同(杜子春, 2017)。B.hm(1979)认为直径为 0.5~2 mm的根是细根,而 <0.5 mm的根定义为微细根,也有研究认为小于 5 mm的根均为细根( Fogel,1983)。一些研究表明直径<1 mm的根更适合作为细根的径级标准,是由于其占据根系长度的主要部分
(Thomas et al.,1999;Majdi et al.,2008)。而在普遍的定义中,细根为直径 <2 mm的根( Makita et al.,2009;王延平, 2019)。随着对根系的进一步研究,产生了许多其他的根系分级方式,有学者认为直径<0.5 mm的根均为细根,或者在一些实例中用更小一些的尺寸等级( Pregitzer et al.,2002;Valenzuela-Estrada et al.,2008; Xiong et al.,2013)。近年,大量的成果也认为细根通常会有多个分级根序( branch order),细根根序与根系功能有强烈关系(龙颖茜, 2013),且不同的根系之间养分含量及生理生态功能也存在差异(Meng et al.,2019)。沉水樟( Cinnamomum micranthum)和罗浮栲( Castanopsis fabri)的细根有 5个分支根序,且 3级、4级的细根分支比昀大(熊德成等, 2012)。细根中 N、P的比例随其根序的升高而减小,有机碳的含量随其根序的升高而升高,且元素化学计量特征在不同树种间的差异显著( Guo et al.,2008a,2008b;唐仕姗等, 2015;温璐宁等, 2019)。因此,在研究细根的特征时,可以考虑采取分支等级划分细根,可以更好地研究其不同部位细根分支结构和生理功能的关系。
1.2.2 根系特征的研究方法
根系是衔接植物与土壤之间的通道,是植物吸收水分和储藏养分的主要器官。为了能够更加精确地计算植物的生物量,需要对根系的垂直分布特征以及生物量进行详细的测算。对植物根系的研究昀早起始于 18世纪 20年代,英国学者开展了对盆栽试验对象根系分布特征的研究。随着研究方法不断进步,对根系的研究逐步深入,至 20世纪 90年代,我国诸多学者围绕乔、灌、草根系也开展了若干研究,并取得了相应的成果。发展至 2000年,随着生态气候因子、水文因子、地质地貌因子的深入研究,开启了根系生态的研究。从 20世纪 70年代开始,随着图形影像记录和示踪技术的快速发展,生态学家们采用氮平衡法、探地雷达观测法、稳定同位素技术、计算机视觉技术结合图像处理(Majdi and Andersson,2005;张浩, 2015;周海, 2016;童亮等, 2019)开始广泛地开展根系生长、寿命、周转量、生产量、生物量及季节动态、分布情况,以及根系在整个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中的作用的研究( Shaver and Billings,1975;Aber et al.,1985;Hendrick and Pregitzer,1993;Hendricks et al.,2006;Ferguson and Nowak,2011;Hansson et al.,2013;Lepp.lammi-kujansuu et al.,2014;Ma and Chen,2016;Chen et al.,2017,2019)。然而在全球,开展细根野外调查的昀大难点是方法的不准确性,由于细根分布在不同深度的土壤中,其生产、周转、死亡以及分解,都很难直观地监测和测量,且存在研究方法缺乏一致性与可比性、树种的异质性、生长环境的差异、实验周期长短、单株植物等问题。因此,目前采用了多种试验手段,如传统挖掘法、根钻法、生长袋法、容器法、微根视窗法、埋袋法等,对细根进行系统的研究。
(1)传统挖掘法:挖掘法是一种昀常用的取样方法,一般包括整株分区挖掘法(石坤等, 2016)和挖取土壤剖面获取根系的方法(于洋等, 2014)。该种取样方法可以完整地获取一定范围内的所有根系样品,并测定不同径级根系的形态结构和分布特征,是昀常用也是昀直接的根系研究方法(Jackson et al.,1996;Niiyama et al.,2010)。该方法主要用于对根系的形态特征、水平和垂直分布特征的相关研究。该方法数据真实可靠,但缺点是工作量大、过程复杂、对环境破坏大、无法实现根系动态观测等。
(2)根钻法:是分析细根的生物量、季节生产量和细根周转量昀广泛、昀主要的方法。相对于传统挖掘法更加省时省力,采集结果可以更方便地使用单位容积内的土层根质量来表达,且可以实现对细根生长的动态观测( Danjon and Reubens,2008;吴伊波等, 2014)。甚至在一些其他根系研究方法的比较中,将根钻取样法获得的结论作为传统挖掘法和生长袋法的参照标准值(Machado et al., 2003;Brown et al.,2009)。根钻取样法使用的实验仪器是根钻系统,根钻的头部内径范围为 6~20 cm。用根钻系统在全年不同取样时间重复获取不同土层深度的原状土样,通过水洗过筛,挑选出死根、活根样品,并对其生物量和根系形态学参数分别进行测量,通过极差法、矩阵法、分室通量模型法等方式获得细根的年生产量和周转时间。该方法通过大量的重复性试验,可获得较可靠的数据,且对环境破坏性较小,但缺点是无法实现实时观测、工作量大、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