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立信会计
原售价: 18.8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道德经(白话全译)/时光文库
ISBN: 9787542935083
**章众妙之门 道可道,**道。名可名,**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能够用言语解说的道理,就称不上是恒常的大道。能够用文字表白的概 念,就称不上是恒常的概念。不能用言语述说的初始状态。是混沌宇宙的本 源。已经用言语表明了的概念,是孕育万事万物的母体。所以,常保持虚无 的状态,是意图看清世界的本质;常保持实有的状态,是意图明见事物的表 象。虚无和实有,这两种事物来源相同而名称不同。它们都称得上是玄秘的 现象。玄秘之中的至高至上者,便是产生宇宙问一切奥妙的门户。 王弼:凡有皆始于无。故未形无名之时,则为万物之始;及其有形有名 之时,则长之育之,亭之毒之,为其母也。言道以无形无名,始成万物。以 始以成,而不知其所以,玄之又玄也。 河上公:无名者,谓道。道无形,故不可名也。始者,道本也。吐气布 化,出于虚无,为天地本始也。有名,谓天地。天地有形位,阴阳有柔刚, 是有其名也,万物母者,天地合气生万物,长大成熟,如母之养子。 朱元璋:道可道,指此可道言者,盖谓过人之大道。道既成,名永矣。 即**之名,可行焉,可习焉。 本章开宗明义,开门见山地提出了“道”的概念。老子通过对宇宙和人 生深刻观察与深入领悟,指明“道”只能意会而不能言传,只是为了称呼的 方便,才不得不赋予它“道”这样一个称谓。“道”的涵义博大精深,不仅 可以从哲学的角度思考,还可以从人生境界的角度解读。 **,在灵鹫山上,大梵天王将一朵金婆罗花献给了佛祖释迦牟尼,并 请他为大家讲说佛法。大家在对他行了大礼之后,便退到一边等着听他说法 。哪知释迦牟尼却一言不发,只是安详从容地拈着金婆罗花。 大家都懵懵懂懂,不能领会他的意思,只有摩诃迦叶尊者妙悟其意,微 微一笑。于是,释迦牟尼便将花交到迦叶手中并对他说:“我有普照宇宙、 包含万有的精深佛法,熄灭生死、超脱轮回的奥妙心法,能够摆脱一切虚假 表象修成正果,其中妙处难以言说。我不立文字,以心传心,于教外别传一 宗,现在传给你。”于是,迦叶便传得释迦牟尼平时用的金缕袈裟和钵盂, 成为中国禅宗眼巾的“两天**代祖师”。 那么,释迦牟尼在众目睽睽之下,一句话也不说,而仅凭从容不迫、宁 静安详地拈花就能传法布道,这里面到底有何奥妙? 在这里,释迦牟尼只是在以一种无言的至为安详、静谧、调和、美好的 心态传布宇宙大道,而这种大道是用任何语言都不能表述的,只有依靠纯净 无染、无欲无贪、坦然自得、无拘无束、不着形迹的“真如妙心”去领悟。 迦叶与佛祖在灵山会上心心相印,仅只拈花微笑而已,没有任何其他的表示 ,但一切尽在不言中,此时无声胜有声。 另外,一个人如果把对概念的表述看得过重,把语言文字所描述的东西 看做事物本身,那他就难以看到事物的本质,难免在认识上流于表面。 无论是概念还是名称,都只是事物的代称。虽然用名称来指代事物有助 于交流沟通和文化传承,但名称决非事物本身,所以老子才说“名可名,非 常名”。打个比方来说,一个人名叫李四,但实际上他也可以叫王五,即便 他自认为非叫李四不行,但李四也未必就是他,因为全天下叫李四的人不一 定只有他一个。 本章老子还就应该如何看待“名…‘实”关系给我们上了一课。在他看 来,“名”与“实”*不能划等号。事实也是如此,现实中不仅名实不副的 事时常发生,*有甚者还会有名无实。很多人只因看不通透,才往往死死抓 住某种“虚名” (如地位、名声、荣誉、头衔等)不放。 卸下肩头的虚名重担 正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刀可斫金,砍水无痕”。在纷繁复 杂的社会上,一个人对名声不可看得太重,在不违背自己做人大原则的前提 下,很需要掌握一点“白污”之法。 西汉初创,汉高祖刘邦一方面仍马不停蹄地带兵东征西讨,另一面他又 十分担心后院起火。后来,萧何出谋划策帮助吕后除掉了韩信,解除了刘邦 一个很大的心腹之患。刘邦大喜,便封萧何为相围,加赐食邑五千户。 萧何很高兴,文武百官也纷纷向他祝贺,陈平却暗地里对萧何说:“您 快要大祸临头了。圣上在外征战,您掌管**政事。圣上提高您的薪俸,增 加您的食邑,这并不是对您的*信。之前淮阴侯韩信谋反,让圣上现在还惊 魂未定,他对您也不放心。您*好能推掉封赏,再变卖家产去资助圣上扫灭 叛*、平定天下,这才能使圣上消除对您的猜忌。” 萧何认为陈平的话很有见地,就按照他所说的变卖家产以充*资。刘邦 果然欣喜异常,对萧何的猜忌之心大减。 有一年的秋天,淮南王英布造反,刘邦亲自率*征讨。期间,刘邦曾数 次派人刺探萧何的活动。派去的人回报说:“萧相国正鼓励百姓Hj钱出物支 持*队作战。” 在这个当口上,萧何的一个门客对他说:“用不了多久您就有被灭族的 危险,您已经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不可能再向上升了。可自从进入关中以来 ,您一直深得百姓爱戴;皇上数次派人来刺探,显然是害怕您得到关中百姓 的拥护而生异心。您现在为什么不多买田地,对百姓不再体恤,以自损名声 呢?这样圣上一定会消除疑心的。” 萧何从来就没有想到这一层,不由得吓出了一身冷汗,急忙按这个建议 去做。P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