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明信片
作者简介
维多利亚·希斯洛普(VictoriaHislop)
英国当代女作家。毕业于牛津大学,曾在出版、媒体行业工作,并于《星期*电讯报》《每*电讯报》开设专栏。
2006年,长篇**作《岛》甫一出版,即力压《哈利·波特》《达·芬奇密码》等,登上英国各大畅销书排行榜。
2008年,第二部长篇小说《回归》出版,荣膺英国年度畅销小说。此后,《线》《蓝色咖啡馆和绿色咖啡馆》等作品先后问世,均广*好评。
希斯洛普的作品目前已被译为超过30种语言。《海上明信片》是她全新创作的长篇小说。
内容简介
那些明信片被送来时已经磨损了,边角卷曲,字迹难辨,像是放在谁的后裤兜里,在欧洲转悠了一圈。有一两次,上面的字迹像是被雨水、葡萄酒,甚至可能是眼泪冲得有些模糊。有的时候,它们被太阳晒得发白,褪色的邮戳表明这些明信片已经在路上走了许多个星期。
十二月底,**张明信片出现了。从那以后,明信片寄来得越来越有规律。艾丽·托马斯开始期盼这些明信片的到来。如果一两周没收到,她就会认真查两遍信件,生怕漏掉一张。她的信箱是宽敞的过道大厅里十二个信箱中的一个,里面大多是账单,或是催收账单的信,还有推销垃圾食品的广告。多数信件都是寄给以往那些已经离开这里很久的房客的。她猜想明信片上的收件人S.伊博森,也是众多房客中的一员。
除了那些与希腊有关的色彩亮丽的图片外,她把所有找不到收件人的信件都投到了街角的邮箱里,并在信封上潦*地写上了“寄回发信人”。大概邮局会当垃圾处理吧。
这些明信片无法寄回原处。寄件者不详,署名的位置上总是简单地签着一个“A”。“A”可以代表匿名。不管这个S.伊博森是谁,三年来寄给她(也可能是他)的就只有明信片。这三年,艾丽一直住在肯萨尔赖斯这间昏暗的公寓里。扔掉这些明信片好像挺糟蹋东西的。
她有一块软木张贴板,但除了偶尔贴张购物清单或记录保险号的小纸片之外,都没怎么用过,于是她开始用大头针往上钉明信片。一周又一周过去了,明信片组成了生动的拼贴画,主调为蓝色和白色:蓝天、大海、小船、装着蓝色百叶窗的白色建筑。甚至有些建筑物和船上飘扬的旗帜都是纯净的白色和蓝色的。
迈索尼、米斯特拉斯、莫奈姆瓦夏、纳夫帕克托斯、纳夫普利奥、奥林匹亚、斯巴达……
这些名字就像是点金之手,于是她让它们尽情施展着魔法。她渴望置身于明信片上的那些地方。它们在她脑海里萦绕,就好像外语单词一样,韵律十足,但又不明就里:卡拉马塔、卡拉夫里塔、考斯马斯,还有*多*多的名字。
这幅拼贴画照亮了这间地下室公寓,把斑斓的色彩带进她沉闷的家,那是她小窝里所有的摆设根本达不到的效果。
明信片上的字书写整洁,有点卖弄,偶尔会字迹模糊。作者提供的信息不多,但热情十足。
来自纳夫普利奥的明信片上写着:这个地方很特别。
来自卡拉马塔的明信片上写着:这里的气息别样温馨。
来自奥林匹亚的明信片上写着:这张图片只是让你略窥美景。
艾丽开始把自己想象成“S”,梦想着“A”似乎是在召唤她去往这些地方。
寄明信片的人经常会有些精辟见解,描述的是艾丽从未想象过的一种生活。
这里的人们似乎不懂得让人独处。我写这张明信片时,就有人过来打听我从哪儿来,来这儿干什么。和他们解释清楚还真不太容易。
对希腊人来说,世上*糟糕的事就是一个人待着,所以总有人过来搭讪,问点问题或说些什么。
他们邀请我到家里做客、去听赞美诗,甚至参加洗礼仪式。我从没被这么热情地招待过。我**是个陌生人,但他们待我如同久别重逢的老友。
有时候在咖啡馆,有人会邀请我和他们同桌喝咖啡,一定会有人给我讲个故事。我认真听着,一一记录下来。你知道人会活很久的,记忆中的真相可能会有点模糊。你不用在意,我就是想和你分享这些故事。
但所有明信片都这样伤感地结束:
没有你在身边,这个地方毫无意义。真的希望你在这里。A。
结语简洁、真诚,但充满忧伤。S似乎永远都不会知道这位匿名寄信人多么希望他们能在那里一起共度美好时光。
英国知名作家、超200万册《岛》作者维多利亚·希斯洛普全新长篇小说
一本浪漫版的《S.》,你必须亲身参与,让解谜的线索自书中跳出,发现一段裹挟着浪漫与冒险的奇遇
悬念迭生的文字与70张照片、15张暗含线索的明信片图案,以及67页插叙的笔记,构造出一场绮丽神秘的冒险之旅
在旅途中塑造全新的自我吧,没有人会知道你想要埋葬的故事
知名设计师倾情设计精装版,进口内文纸全彩印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