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解读

人的解读
作者: (美)杰米那拉|译者:刘珺
出版社: 中国文联
原售价: 38.00
折扣价: 22.80
折扣购买: 人的解读
ISBN: 9787519012489

作者简介

杰米那拉(Gina Germinara),生于美国威斯康星州密尔沃基市,在威斯康星大学取得了心理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毕业后致力于对超心理学的深入研究。她在世界各大城市举办多场讲座,是一位极具天赋的心灵导师。

内容简介

第一章 无限可能 “人类降生,承受苦难,而后死亡。”在法国作 家阿纳托尔·法朗士讲的一个故事里,一位智者曾以 这十二个字概述了人类的全部历史。 另一个更为古老、影响更为深远的故事也讲述了 人类的苦难。这是后来成为佛陀——“悟道者”悉达 多王子的传奇。悉达多的父亲是一位富有的印度国王 ,下定决心要保护自己的儿子,不让他知道世间的丑 恶。王子在这种美好的与世隔绝之下长成了一位青年 男子,娶了一位美丽的公主,而从未踏出宫墙半步, 直到他的第一个孩子降生。年轻的悉达多王子尽管沉 浸在妻儿围绕的幸福之中,仍然难以抗拒对外部世界 的好奇。他设法绕过宫殿守卫,进入这座熙熙攘攘的 城市,开始了人生的第一次游历。 在这次决定命运的旅程中,在街上见到的三个景 象深深地震撼了他:一位老人、一位病人和一个死人 。善感的年轻王子十分震惊,询问自己的仆从这可怕 的不幸所为何来。在得知这三种痛苦不但并不罕见而 且全部人类都难幸免之后,王子受到了如此巨大的冲 击,他无法再让自己回到从前安逸享乐的生活。抛却 在俗世拥有的一切,他踏上了获取智慧的征程,希望 借此帮人类从苦难中解脱。终于,在许多年以后,他 大彻大悟,获取了自己所寻求的智慧,并且随着他内 在的光辉为人所共识,得以向他们传授解脱之道。 并不是我们所有人都能像佛陀一样,斩断情爱、 权力、财富、安逸生活和家庭的温暖纽带,去追寻如 此虚无缥缈的所谓“意义”。但我们大家都有可能、 并且最终无可避免地开始关心同一个问题:人类为何 要受苦?要怎么做才能脱离苦海? 理想主义小说家们构想了这样一个时代的来临: 两种给佛陀带来强烈震撼的烦恼——衰老和疾病已被 禁绝。但他们还无法设想出第三种可能——即使对近 代物理学的最绝妙的应用,也无法杜绝被人类视为终 极敌人的死亡。同时,在一个更健全的世界组织及其 资源有能力并且愿意为全体人类带来安全、健康、和 平、美好和青春之前,我们始终面对着千百种不安、 危险和上万种破坏幸福和内在平静的威胁。火灾与洪 水、瘟疫与地震、疾病与困厄、战争与灭顶之灾—— 这些属于外在威胁。而人的内在精神世界中也充斥着 各种弱点和不足——自私、愚蠢、嫉妒、恶毒和贪婪 ——它们是同时为自己和身边的人带来痛苦的根源。 当我们心绪高涨时,例如被音乐或是日出的崇高 至美所折服,我们感到宇宙的心脏必然藏着喜悦和良 苦的用意;而再次转身面对生活的无情现实,以及它 的残酷和碾碎希望的挫折时,只要我们还有哪怕一点 知觉、温情和哲思,就不得不提出那些终极问题—— 平心而论,除了求生这个明显而现实的原因外,什么 是生命的意义和目的?我是谁?我为什么存在?我将 去往哪里?我为什么要受苦?我与其他人彼此之间的 真正联系是什么?我们与巨大交织的宇宙力量,以及 或许存在的某个超越我们而又包围着我们的至高权威 之间的共同联系又是什么? 这些是人类最基本最古老的疑问。如果这些问题 得不到解答,则所有那些暂时缓解无论是肉体还是精 神痛楚的权宜之计终将毫无意义。除非痛苦本身的生 灭得到解释,否则一切都无法明了。直到能为最微不 足道、最遥不可及的生灵承受的苦难追根究底之前, 一切疾苦都不明不白,而我们对生命的哲学领悟就仍 是不完善的。 从最久远的年代起,即使是最原始的人类也曾提 出这些根本性问题。他们曾仰望庄严的苍穹,深感人 类的挣扎和伤痛并非看起来那样可鄙或徒劳。他们或 借助人类和星空之间的高深宇宙联系为一切赋予意义 ,或察觉到林中存在的幽灵而宣称万物皆有灵,包括 人类自己——而人类的灵魂仅在地球上短暂地生存和 经历苦难,死后就去往更幸福平静的所在。又或许他 们分辨出了自身的对与错,由此认为宇宙伦理中必然 存在更深刻的是与非,并且在另一个遥远的空间存在 着施行奖与罚的宏伟世界。 古往今来,这样的信仰和理论有上千个,其中一 些较为原始粗鄙,而另一些则更加完善合理。在今天 的世界各处,人们投身于各自的生活,奋勇地迎战困 厄,因为他们坚信着这些理论中的某一个,并且把它 当作真理。有些人是穆罕默德的信徒,信从一种教义 ;还有些是佛陀或是圣人那纳克、摩西、耶稣、克利 须那的追随者,他们则各自另有所忠。还有千万人认 为,除了求生的本能以外,人类的生命别无他解;更 有人甚至已不再为此烦恼,而是宁愿尽情享受眼前的 安逸快乐。 P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