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讲讲考古(串联文明的谜团)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 兀,阿房出。 这是传世名文《阿房宫 赋》的开篇句,说的是秦始 皇统一六国建立秦帝国后, 把蜀地山上的树都砍光,为 自己修建了一座名叫“阿房” 的皇宫。 众所周知,秦始皇热衷 于大兴土木。他在位期间, 主持修建了如万里长城、秦 始皇陵、秦直道(类似现代 的高速公路)这样的超大型 工程,全都是“前无古人、 后无来者”的巨作。 可想而知,他心目中的 宫殿也是以宏伟壮丽著称的 。 不过,遗憾的是,这座 传奇的皇宫却没能保存下来 。 传说,在秦末的起义战 争中,西楚霸王项羽率兵打 入关内,一把火烧了阿房宫 ,正所谓“楚人一炬,可怜 焦土”。 但是,事实真的是这样 吗?杜牧的《阿房宫赋》 小读者们,你们知道是 谁第一个指出项羽烧了阿房 宫吗? 没错,就是大名鼎鼎的 唐代诗人杜牧,也就是《阿 房宫赋》的作者。 杜牧,字牧之,出生在 大唐京兆府万年县(位于现 在的陕西省西安市)的一个 名门望族。当时,人们曾经 用“城南韦杜,去天尺五”来 形容杜氏家族的显赫。 他的祖父杜佑是唐德宗 末年的宰相,又历经顺宗、 宪宗(也就是唐德宗的儿子 和孙子)两朝,封岐国公, 死后还被追封为太傅。最难 得的是,老爷子在世时不但 主业做得好,官位很高,副 业也没耽误。杜佑白天忙着 处理公务,晚上就孜孜不倦 地读书,用36年写成了多达 200卷的《通典》。 有这样优秀的家学,杜 牧在耳濡目染之中成长为一 名博通经史的文学家就不让 人意外了。在23岁那年,杜 牧写出了《阿房宫赋》,被 传颂千年。 不过,一个唐朝人为什 么突然对秦朝事有所感悟呢 ? 原来,当时藩镇割据, 朝堂上既有党派纷争,又有 宦官争权,这些层出不穷的 问题已经让大唐处于内忧外 患之中。但是,此时在位的 皇帝唐敬宗年仅16岁,终日 沉迷于游戏,生活奢靡,不 断大修宫室,全然不顾当时 朝廷上下已经是一团乱麻的 情况。 杜牧在写给好友的一篇 文章里提到,鉴于圣上喜欢 修宫殿,爱好声色犬马,所 以他专门作了篇《阿房宫赋 》,虽然不能完全把古人旧 事鞭辟人里,但多少有些深 刻的分析。从杜牧的话中我 们可以看出,他写《阿房宫 赋》是为了借古喻今,警醒 唐敬宗,让他不要沉迷享乐 ,否则,唐朝就会像六国或 者秦朝一样走向灭亡。 因此,阿房宫到底是什 么样的,又是被谁烧毁的, 根本就不是杜牧文章的重点 。 那么,杜牧说是项羽烧 了阿房宫,大概率也是他的 个人想象,缺乏可靠证据。 想要弄清楚事实的真相 ,我们还是得去更早的正史 里找一找。 文献里的阿房宫到底什 么样? 阿房宫虽然名气大,但 文献中关于它的记载并不太 多,主要集中在两三部史书 里,现在就让我们一部一部 来看看。 首先是《史记·秦始皇本 纪》。 据司马迁记载,本来秦 国的宫殿是集中在都城咸阳 的,但秦始皇吞并六国之后 ,咸阳人口大增,他就觉得 之前的宫廷太小了。于是, 秦始皇决定在渭河以南的上 林苑中扩张宫殿。 最先兴建的是阿房宫里 的前殿。东西长五百步,南 北宽五十丈,殿上可以容纳 足足一万人,殿下可以竖起 五丈高的旗杆,四周环绕着 可以驾车驰骋的道路。 P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