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江苏文艺
原售价: 59.90
折扣价: 34.80
折扣购买: 华杉讲透孟子
ISBN: 9787559400994
华杉,生于1971年,上海华与华营销咨询公司董事长,中国民营科技实业家协会副理事长,财经及史哲作家。 华杉与弟弟华楠2002共同创立的华与华,是中国知名战略营销创意咨询公司。2006年,兄弟俩再创办读客图书公司,也成为中国民营图书业领军企业,连续四年跻身福布斯中国潜力企业榜。 华杉经营不忘治学,坚持夜不出门应酬,每天早睡早起,早上5点起床读书写作2小时,坚持十数年日日不断之功,积累了巨大的写作成就。 华杉的畅销书作品包括:与华楠合著的《超级符号就是超级创意》,以及《华杉讲透》《华杉讲透》等。其中《华杉讲透》上市后,畅销海内外,引起广泛反响。
自序:为往圣继绝学 注古书,立志承担“为往圣继绝学”的历史使命,关键就是自己不要随意发挥,老想搞出点“自己的东西”,而是老老实实做学生,记笔记。这本书就是这样的学习笔记。 这本书,全名应该叫《华杉同学讲透朱熹、张居正、王阳明、焦循四位老师讲〈孟子〉》,简称《华杉讲透〈孟子〉》。本书最大的特点,就是忠实整理往圣先贤的思想,不妄自点评,不擅自添加,忠心耿耿,为往圣继绝学,传承孟子思想的“正宗”讲解。 第一个正宗是朱熹。因为《孟子》作为四书之一,就是朱熹圈定的,是他选了《孟子》这本书,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是我们学习的基础。 第二个正宗是张居正。张居正因为给神宗小皇帝做老师,写了一套四书的讲义,详细讲解了《大学》《论语》《孟子》《中庸》。因为是内阁首辅给皇上讲课,所以讲得高屋建瓴,颇有超越朱熹之处;因为是给小孩子讲,所以又讲得浅显易懂,亲切有味。张居正的这套讲义,是传世国宝,本书也几乎收录了他的全部精彩思想。 第三个正宗是王阳明。介绍王阳明和孟子的“对话”,是本书的一个特色。王阳明没有专门注解过《孟子》,但是王阳明和孟子有直接的继承关系。孔子梦见周公,王阳明梦见孟子。《皇明大儒王阳明先生出身靖乱录》记载: 忽一夕梦谒见孟夫子,孟夫子下阶迎之,先生鞠躬请教。孟夫子为讲良知一章,千言万语指正亲切。梦中不觉叫呼,仆从伴睡者惧惊醒。自是胸中豁然大悟,叹曰:“圣贤左右逢源,只取用此‘良知’二字。” 良知良能,都是孟子提出来的。孟子说:“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所以说,心学的根在孟子。 孟子还提出了四端论:“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所谓人都有恻隐之心,就比如一个逃犯,到了一个村子,看见一个小孩子在水井旁,就要掉下去,他一定心里一惊,不假思索,赶紧出手一把把孩子拉开。他这样做,不是为了别人说他好,也不是为了跟那孩子的父母交朋友,而是出自人本性的善,也就是恻隐之心。孟子说,只要存养你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把它扩充放大,就能成为圣人。“凡有四端于我者,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四端论,是良知论,也是扩充论。四端就是良知,而存养、扩充、放大四端,就是致良知。王阳明每次讲良知,都会引用孟子说的水井边的小孩这个故事。 孟子的四端论,就是王阳明良知之学的源头。在王阳明的《传习录》中,有多篇讨论《孟子》的内容,本书也收录了其中的思想。 第四个正宗,是清代焦循的《孟子正义》。清代是训诂学的巅峰,把前人的经典都考据得清楚明白,一个死角都没有。在写《华杉讲透〈论语〉》时,我参考了刘宝楠的《论语正义》,因为刘宝楠是研究《论语》的首席学者。而训诂《孟子》的首席学者,就是焦循。所以,焦循的注解,又给本书提供了学术保障。 这四位老师一路讲下来,这本书就变得这么厚了。读客图书的编辑跟我说,太厚了!让人望而生畏,能不能删减得薄一点?我说,厚有厚的好处——彻底读懂《孟子》,这一本就够! 华杉 2017年6月7日于上海 ◆ 这回终于读懂《孟子》! ◆ 逐字逐句讲透《孟子》原意,无需半点古文基础,直抵2500年儒学源头! ◆ 畅销书《华杉讲透》作者华杉全新力作! ◆ 本书作者华杉,吃透了《孟子》本义,并忠于朱熹、张居正、王阳明等先贤对于《孟子》的经典阐释,用现代人容易理解的语言,深入浅出地为我们进行孟子思想的“正宗”讲解。 ◆ 华杉先生钻研儒学30年,本书部分内容早已通过各种内部演讲、微博和微信等媒介,在坊间广为流传。 ◆ 本书在着力讲透《孟子》原意的同时,尤其针对人们对《孟子》的普遍误读、误解,做了正本清源式的详解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