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闻秘录(看历史创刊8年精选集)

异闻秘录(看历史创刊8年精选集)
作者: 编者:看历史杂志
出版社: 九州
原售价: 35.00
折扣价: 19.60
折扣购买: 异闻秘录(看历史创刊8年精选集)
ISBN: 9787510843846

作者简介

《看历史》是面向城市中产阶层重点打造的***本新锐历史杂志。杂志不仅仅是提供历史记录文本,*为思想独立、品位高尚、知识鲜活的新锐人群提供高品质的阅读体验。杂志的前身是《**历史》杂志,经新闻总署批准,2010年4月*名为《看历史》。  新浪微博:@看历史 微信公众号:EYEONHISTORY 

内容简介

茅台酒得了巴拿马金奖吗? 文/田巍 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一直被视为中国国货走出国门,赢得世界声誉的开端;而众多国货名品,也以曾获“巴拿马金奖”为荣。那么,在100多年前的大洋彼岸,茅台传奇的真相是怎样的? “国人都知道,茅台酒是荣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一举成名而跻身世界名酒行列的。但很多人并不知其详情。”在如今的中国贵州茅台酒厂有限责任公司的官方网站上这样写道。这一段话表达了两个概念:一是茅台酒曾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奖,这是“国人都知道”的事实;二是“很多人并不知其详情。” 那么,茅台金奖的事实和详情到底是怎样的呢?我们需要回溯100多年来的历史。 巴拿马万国博览会 从本刊记者所查询到的*早记录来看,“茅台金奖说”始于1981年。这一年7月14*,《光明*报》刊登了一篇名为《“开坛香溢十里家”——访贵州茅台酒厂》(见《茅台新闻五十年》)的文章,其中写道:“在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茅台酒荣获金质奖章。” 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一直被视为中国国货走出国门,赢得世界声誉的开端;而众多国货名品,也以“巴拿马金奖”为荣。那么,在一百多年前的大洋彼岸,到底曾发生过什么? 20世纪初,大洋彼岸的美国人为了庆祝连通大西洋和太平洋的巴拿马运河竣工,准备在旧金山举办一场“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他们游说了33个**参加这次盛会,其中包括时由袁世凯主政的中国。 自1861年到1915年,中国已参加过在伦敦、维也纳、比利时、费城、圣路易斯、米兰举办的六次“世博会”,但每次都是以猎奇对象的形象出现在西方人眼里。展品由组织者(通常是西人把控的海关)自行筛选,不仅品质差,而且大都是西方人脑海中的“中华民俗”形象,如吸食鸦片的男子、裹脚妇女的泥塑像之类。而丝绸、茶叶等优势产品则因采集面过窄而并没有显示出竞争力。 1911年以后,新的民国**渴望成为世界游戏规则的平等参与者,并期望借此获得外交、贸易上的突破,而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就成为展示中国产品与经济实力的*佳舞台。袁世凯执政的民国**拨了近30万美元的巨款,任命国会议员陈琪专理参会事宜。 为了一扫旧貌,陈琪以工商部名义下文各省,着其择本地物产中的精华产品赴旧金山参展。于是,来自贵州仁怀县荣和、成裕两家烧坊的“茅台酒”作为贵州省署的**产品,被呈送巴拿马参赛。它只是十多万种参赛国货中的一种。而整个巴拿马博览会,共有**150多万种产品与会。 **谈及中国食品(饮品)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必是溢美之词铺天盖地。然而当年赴旧金山中国代表团成员亲眼所见则不尽如此:“食饮为众展厅陈列*乱,包装粗制,亦无说明”(《巴拿马赛会直隶省观会丛编》)。足见食品饮料工业无论包装、品牌,中国与欧美都有很大距离。 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共设奖六等,分别是:Grand Prize(大奖章)、Medal of Honor(荣誉奖章)、Gold Medal(金奖)、Silver Medal(银奖)、Bronze Medal(铜奖)、Honora**e Mention(荣誉奖),每个奖项都对应一个分阶,银奖对应的是85~94分。 整个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从1915年2月20*到1915年12月4*共持续将近10个月。整个赛会结束时,中国共获得1211个奖项,其中大奖章(一等奖)57枚,荣誉奖章(二等奖)74枚,金奖(三等奖)258枚,银奖(四等奖) 337枚,铜奖(第五名)258枚,荣誉奖(227枚)。中国所获总奖牌数较第二名的*本多了近百枚,大奖章多出22枚,是整个巴拿马赛会获奖*多的**。 中国获得奖项数量位居**,这与陈琪的精心筹备密不可分。特别是在赴赛会人员的遴选问题上,陈琪提出6个条件:“一、通外国语言;二、有赛会经验;三、曾游历欧美;四、与外商接洽;五、有交际才能;六、识外交关系。”(1913年月1*《**公报》384号)。这些成员大多进入评审团,尽可能与组委会沟通,争相为中国展品竞奖。 赛会之初,中国总奖牌数并不理想,“半由各省原送说明书未尽举其滋产与制造之底蕴,难免沧海遗珠”。陈琪作为大会**评审员“一一特别致函**评审会竞奖,并为制造人请奖”(《中国参与巴拿马太平洋博览会纪实》),在代表团成员的共同努力下,中国人取了奖牌**的佳绩。 茅台酒在巴拿马 据本刊记者所查阅到的资料,贵州茅台酒在本届博览会上获得了一枚银奖(Silver Medal)。巴拿马展会结束后,中方总负责人陈琪编撰了一本官方总结的《中国参加巴拿马博览会纪实》,在此书**81页,记载了茅台酒在巴拿马博览会上荣获银奖(SilverMedal)。不过书中并没提“茅台”二字,只说“贵州公署”的“酒”获得银奖(这也是贵州省**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获奖的酒)。不过,联系到后来发生的茅台镇奖牌争诉,我们可以确定,这枚银奖确系茅台酒所得。在该书同一页上,与“贵州酒”并列为“银牌奖章” 的,还有云南出品协会的猪鬃、吉林佟庆山的麻等商品。 关于“金奖”的来历,还有另一种说法,即流传甚广的“怒掷酒瓶振国威”故事。茅台酒厂官网上刊载的《茅台酒是怎样获得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的》一文称“大致是这样的”:“当时,身着长袍、梳着长辫的中国人被视为‘东亚病夫’,用土陶罐盛装的茅台酒无人问津。展会即将结束,一位中国代表心生一计,佯装失手摔坏了一瓶茅台酒,顿时酒香四溢,使评委们一下子被吸引住了,经反复品尝后一致认定‘茅台酒’是世界*好的白酒,于是向茅台酒补发了金奖(因为此前已评出金奖产品)。在国运不济、饱*欺凌的旧中国,茅台酒大长了国人的志气,这或许是人们*为接*这一故事的关键所在。” 姑且不谈1915年中国人已经剪掉了辫子,根据本刊所见的资料,“怒掷酒瓶振国威”的故事*早见于1982年《旅行家》杂志上一篇《坎坷两千年,酒香飘万里——漫话茅台酒》的文章,原文是“展览会开幕后,有人不慎,把摆在地上的一瓶茅台酒踢翻,结果瓶破酒流,香气四溢,轰动博览会。这也许是传说。但……”文中有“这也许是传说”的后缀,但在此后类似的报道中,“这也许是传说”再没有与“怒掷酒瓶振国威”同时出现。 巴拿马赛会上,中国展品确有补发或升格奖项的情况。 陈琪为避免“沧海遗珠”,致函**评审会请为中国展品补发、升格奖牌。他所申请补奖的展品有近百种。农产品中,他直接申请补发一等奖的有7项:它们是江西、安徽、福建、湖南、浙江、湖北、江苏七省的茶叶。这些补发升格的情况如实体现在《中国参加巴拿马博览会纪实》的各省获奖名册上。名册上,7省的茶叶被记为一等奖,是补发后的结果;徐家汇孤儿院、汉冶萍公司、招商局等几十个农业、艺术、教育展品都是升格、补发后的奖项。但其中并无茅台酒补发、升格的记载。 1915年巴拿马赛会的评奖机制,按美国人的话说,体现了**的**精神。陈琪当年就曾感慨:“物类既非一地,评审又非一人,必众意签同,务昭公允,西商视之至为重要。” 赛会开始后,美国从各参赛国中聘请了500名审查员组成评审委员会。中国由于展品*多,派出了16人担任审查员,其中8人担任各部类副会长。到高等审查时审查员只有50名,美方作为主办国,邀请25名本国名流作为审查员,另外25席从其他参赛国中选聘,中国代表团团长陈琪被聘为**审查员。 审查评奖时,“出品人或经管人得向审查员陈述参赛品种之特别处,或原料独精,或工期过久,或做法不传他人,或用法远胜旧器。”由此可见,评奖时产品的图文介绍,以及**工作人员的**、力争都至关重要。直隶、江苏、山东、两湖皆有随员随团赴美,而相对偏远的西南诸省却没有,因而茅台酒得到的**力度自是偏弱。 以张裕公司为例,它的所有酒品都荣获大奖章(一等奖)。张裕创始人张弼士是巴拿马赛会中国实业家代表团的团长,结交了很多评审名流。从上海至旧金山,宴请外国名流常用张裕葡萄酒,张弼士还亲自为其做宣传。(见1915年《申报》对巴拿马万国博览会的报道。) 偏远的贵州不但无一人随团参展,茅台酒甚至连生产商都标注得**笼统,能够脱颖而出,已经很不容易。 此外,有酒类专家分析,西方酒文化与中国截然不同。中国酒讲究直接,以茅台的檀藿之香、五粮液的浓郁之香为代表,一开瓶满室皆浓。而西方的葡萄酒、白兰地、威士忌都是香气复杂而不直接。相比之下,西方人*容易接*香味较洁净的清香型白酒,所以以清香为主的北方烧酒比浓香、酱香的西南烧酒获奖*多,如山西汾酒即荣获本次赛会大奖章。在**名不见经传的国产洋酒、葡萄酒所获奖项的数量接近中国酒类产品在巴拿马赛会获奖总数的一半。 茅台官司与金奖传奇 当年仁怀县呈送“茅台酒”参赛时一时疏漏,两个牌子的“茅台酒”被以同一造酒公司的名义送上去。次年巴拿马银牌从北京送抵仁怀时,两家烧坊对此起了争议,都说自己的酒在旧金山获奖。后来官司一直打到省府,贵州省公署下函:“(奖牌奖状)由该知事发交县商会事务所领收陈列……嗣后该两户售货仿单商标均可模印奖品以曾荣誉,不必专收执为贵也。”(《贵州省公署致仁怀县公函》1917年6月20*)两家作坊成为巴拿马奖牌共同得主。 20世纪50年代,公私合营风潮席卷中国,荣和、成裕(已*名“成义”)、恒兴三家茅台镇*大的烧酒作坊陆续收归国有,合并成**的茅台酒厂。“茅台酒”遂由一模糊的原产地标志,变成如今的产品注册商标。荣和、成裕烧坊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银牌,亦名正言顺地归于茅台酒厂。 建国之后,茅台在巴拿马获得荣誉的说法,也开始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化。 1959年,发表在《人民*报》上的《茅台酒之乡》一文如是写道:“1915年,世界各国在南美洲召开闻名于世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我国的八大名酒也在参加比赛之列。当时,由于我国**地位很低,外国资本家总想贬低茅酒的地位,但茅酒的‘无色透明、醇香回甜’的特色,不能不使那些大肚皮们惊叹不已,赛会只得把质量该属**的茅台酒评为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白兰地。” 现在看来,这篇文章充满了诸多常识性错误:“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并非在南美召开,仅是因巴拿马运河而得名,举办地是在美国旧金山;“八大名酒”的概念则*早始于1963年的第二届全国评酒会;巴拿马博览会从未对酒类产品单独评奖,酒与大豆、水果、猪鬃等一同归入农产品,因而无所谓世界**、第二位的酒;白兰地是酒的一类(指葡萄发酵后经蒸馏而得到高度酒精,再经橡木桶贮存而成的酒),各国上百种参赛白兰地,不可能统一获得“世界**”的称号。 自此之后,**主要媒体对茅台的报道很多,大多沿袭了“世界第二”的说法。如新华社1955年6月27*电称:“**次世界大战前,茅台酒曾参加巴拿马赛会,被评为世界第二位。”一直到1974年的《贵州*报》、1979年的《工人*报》均持这种说法。 1963年的《光明*报》,则称茅台酒在那次赛会上“被评为世界名酒”。 1981年《光明*报》这篇《“开坛香溢十里家”——访贵州茅台酒厂》出现得适逢其时,它与改革开放、发展经济和品牌意识觉醒同时同步,茅台酒厂是改革的先锋,1978茅台酒厂通过整顿企业,调整班子,结束了“连续十几年亏损”(1979年《茅台酒香,飘扬四海》),成为改革典型,在此背景下,茅台酒荣获金质奖章的消息随着铺天盖地的媒体报道和宣传迅速变得老幼皆知。 从这时起,茅台酒和“巴拿马金奖”再也不曾离开过。1986年,茅台酒厂在***举办“纪念茅台酒获巴拿马金奖七十周年活动”,而在**茅台酒厂的官网上,“荣誉茅台”**项便是“1915年美国‘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这一说法似已成为“定论”。 主要资料来源:1.《茅台新闻五十年》2.陈琪编撰:《中国参加巴拿马博览会纪实》(**图书馆微缩胶片)3.《巴拿马赛会直隶省观会丛编》(**图书馆藏) 1.精彩看点1:真相背后 内幕零距离 传奇寻踪 史海钩沉 2.精彩看点2:传奇 亲历 口述 细节 揭秘 震惊 3.《看历史》创刊8年精选集共三辑:《战争拾遗》《人文春秋》《异闻秘录》,百里挑一,都是干货! 4.学习历史的经验与教训,启迪我们的现实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