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化·明耻篇

中国古代文化·明耻篇
作者: 来新夏
出版社: 华夏
原售价: 49.80
折扣价: 33.86
折扣购买: 中国古代文化·明耻篇
ISBN: 9787522202624

作者简介

舍利取义的伯夷、叔齐 若伯夷者,穷天地、亘万世而不顾者也。昭乎日月不足为明,崒乎泰山不足为高,巍乎天地不足为容也。 这是唐代文豪韩愈所写《伯夷颂》的一段。它热情地讴歌了商朝末年伯夷明耻守节的高尚情操。伯夷、叔齐是什么人?他们为什么受到后人如此地崇敬和赞扬呢? 伯夷、叔齐是亲兄弟,复姓墨台。伯夷名允,字公信; 叔齐名致,字公达。伯、叔是排行,即长与三之意。夷、齐是他们死后,人们根据他们的行事和为人所起的尊号。他们的父亲名初,字子朝,是商朝孤竹国(今河北卢龙县南)的国君,生前立小儿子叔齐做了太子,他死后,叔齐认为自己不该继承王位,这是父亲的偏爱,于是执意要把王位让给大哥伯夷。伯夷也很贤达,坚决不肯接受,说这是父亲的遗命,不能违背。兄弟俩你辞我让,谁也不肯即位,他们把争夺权位看作是一种耻辱,宁愿舍利,也要取义。最后,双双离家出走,国人无奈,只得让叔齐的次兄当了国君。 当时,正是商纣王统治时期,纣王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他才力非凡,据说能够空手与猛兽格斗,狡诈足可以拒绝劝谏,并能用言辞掩饰自己的错误,还不断发动对周围部族的战争。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同时贪饕无厌,向人民横加摊派;又好酒淫乐,嬖爱妇人,过着极端奢侈腐朽的生活,使人民不堪忍受。为了镇压人民的反抗,维持其摇摇欲坠的统治,他创造了许多的酷刑,如炮烙、灭族、剖腹等等。在这种情况下,社会各种矛盾都达到了空前尖锐的程度。 这时,活动在西北的周族,在西伯即周文王的领导下, 谨守祖业,内修仁政,敬老爱幼,礼贤下士,立志灭商。伯夷、叔齐听说后前去投奔。当他们到达那里时,周文王刚好死去,文王之子姬发做了周的国君,即历史上的周武王。他遵照父亲的遗训,兢兢业业,积蓄力量,经过一段时期的准备,便开始了灭商的战争。伯夷、叔齐认为:武王所讨灭的虽是施行暴政的商纣王,但这是一种不合乎君为,而且文王的丧葬尚未完成,不应出兵。所以,当武王载着文王的木主(牌位)大举伐商时,伯夷、叔齐兄弟便拉住武王所坐战车的马头,激动地谏诤武王说:“父亲去世不进行安葬,反而发动战争,这样做能叫孝吗?以臣子的地位征伐君主,这能算作仁吗?”武王左右的卫士想要杀死他们,姜太公说:“他们是仁人义士,把他们搀走吧!”武王在牧野(今河南淇县西南)之战中,大败商军,纣王见大势已去, 就自焚而死。 伯夷、叔齐认为,这是一个没有忠、孝、仁、义的社会,一个违反伦常的世界,他们耻于活在这个世上。于是, 就跑到了首阳山(今山西永济南)隐居起来,决心不吃周朝的食物,几天之后便病倒了。临终前,他们留下了一首非常悲哀的诗篇: 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 意思是:我们登上北方的首阳山,去食野菜度日。周使用暴力去取代殷这个残暴政权,而却不自知所作所为是不对的!圣人神农、虞舜和理想的夏王朝,为什么一瞬间就消逝了呢?哪里是我适当的归处?唉,命运多舛,不如死了吧! 最后,兄弟二人终于饿死在首阳山中。 他们这种迂腐的做法,固不可取;但是,他们耻于争权,恪尽自己操守的精神却如江河行地,似日月经天,千百年来,始终作为洁身守道的榜样,鼓舞着炎黄子孙舍利取义, 喋血明志。

内容简介

舍利取义的伯夷、叔齐 若伯夷者,穷天地、亘万世而不顾者也。昭乎日月不足为明,崒乎泰山不足为高,巍乎天地不足为容也。 这是唐代文豪韩愈所写《伯夷颂》的一段。它热情地讴歌了商朝末年伯夷明耻守节的高尚情操。伯夷、叔齐是什么人?他们为什么受到后人如此地崇敬和赞扬呢? 伯夷、叔齐是亲兄弟,复姓墨台。伯夷名允,字公信; 叔齐名致,字公达。伯、叔是排行,即长与三之意。夷、齐是他们死后,人们根据他们的行事和为人所起的尊号。他们的父亲名初,字子朝,是商朝孤竹国(今河北卢龙县南)的国君,生前立小儿子叔齐做了太子,他死后,叔齐认为自己不该继承王位,这是父亲的偏爱,于是执意要把王位让给大哥伯夷。伯夷也很贤达,坚决不肯接受,说这是父亲的遗命,不能违背。兄弟俩你辞我让,谁也不肯即位,他们把争夺权位看作是一种耻辱,宁愿舍利,也要取义。最后,双双离家出走,国人无奈,只得让叔齐的次兄当了国君。 当时,正是商纣王统治时期,纣王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他才力非凡,据说能够空手与猛兽格斗,狡诈足可以拒绝劝谏,并能用言辞掩饰自己的错误,还不断发动对周围部族的战争。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同时贪饕无厌,向人民横加摊派;又好酒淫乐,嬖爱妇人,过着极端奢侈腐朽的生活,使人民不堪忍受。为了镇压人民的反抗,维持其摇摇欲坠的统治,他创造了许多的酷刑,如炮烙、灭族、剖腹等等。在这种情况下,社会各种矛盾都达到了空前尖锐的程度。 这时,活动在西北的周族,在西伯即周文王的领导下, 谨守祖业,内修仁政,敬老爱幼,礼贤下士,立志灭商。伯夷、叔齐听说后前去投奔。当他们到达那里时,周文王刚好死去,文王之子姬发做了周的国君,即历史上的周武王。他遵照父亲的遗训,兢兢业业,积蓄力量,经过一段时期的准备,便开始了灭商的战争。伯夷、叔齐认为:武王所讨灭的虽是施行暴政的商纣王,但这是一种不合乎君为,而且文王的丧葬尚未完成,不应出兵。所以,当武王载着文王的木主(牌位)大举伐商时,伯夷、叔齐兄弟便拉住武王所坐战车的马头,激动地谏诤武王说:“父亲去世不进行安葬,反而发动战争,这样做能叫孝吗?以臣子的地位征伐君主,这能算作仁吗?”武王左右的卫士想要杀死他们,姜太公说:“他们是仁人义士,把他们搀走吧!”武王在牧野(今河南淇县西南)之战中,大败商军,纣王见大势已去, 就自焚而死。 伯夷、叔齐认为,这是一个没有忠、孝、仁、义的社会,一个违反伦常的世界,他们耻于活在这个世上。于是, 就跑到了首阳山(今山西永济南)隐居起来,决心不吃周朝的食物,几天之后便病倒了。临终前,他们留下了一首非常悲哀的诗篇: 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 意思是:我们登上北方的首阳山,去食野菜度日。周使用暴力去取代殷这个残暴政权,而却不自知所作所为是不对的!圣人神农、虞舜和理想的夏王朝,为什么一瞬间就消逝了呢?哪里是我适当的归处?唉,命运多舛,不如死了吧! 最后,兄弟二人终于饿死在首阳山中。 他们这种迂腐的做法,固不可取;但是,他们耻于争权,恪尽自己操守的精神却如江河行地,似日月经天,千百年来,始终作为洁身守道的榜样,鼓舞着炎黄子孙舍利取义, 喋血明志。 舍利取义的伯夷、叔齐 若伯夷者,穷天地、亘万世而不顾者也。昭乎日月不足为明,崒乎泰山不足为高,巍乎天地不足为容也。 这是唐代文豪韩愈所写《伯夷颂》的一段。它热情地讴歌了商朝末年伯夷明耻守节的高尚情操。伯夷、叔齐是什么人?他们为什么受到后人如此地崇敬和赞扬呢? 伯夷、叔齐是亲兄弟,复姓墨台。伯夷名允,字公信; 叔齐名致,字公达。伯、叔是排行,即长与三之意。夷、齐是他们死后,人们根据他们的行事和为人所起的尊号。他们的父亲名初,字子朝,是商朝孤竹国(今河北卢龙县南)的国君,生前立小儿子叔齐做了太子,他死后,叔齐认为自己不该继承王位,这是父亲的偏爱,于是执意要把王位让给大哥伯夷。伯夷也很贤达,坚决不肯接受,说这是父亲的遗命,不能违背。兄弟俩你辞我让,谁也不肯即位,他们把争夺权位看作是一种耻辱,宁愿舍利,也要取义。最后,双双离家出走,国人无奈,只得让叔齐的次兄当了国君。 当时,正是商纣王统治时期,纣王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他才力非凡,据说能够空手与猛兽格斗,狡诈足可以拒绝劝谏,并能用言辞掩饰自己的错误,还不断发动对周围部族的战争。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同时贪饕无厌,向人民横加摊派;又好酒淫乐,嬖爱妇人,过着极端奢侈腐朽的生活,使人民不堪忍受。为了镇压人民的反抗,维持其摇摇欲坠的统治,他创造了许多的酷刑,如炮烙、灭族、剖腹等等。在这种情况下,社会各种矛盾都达到了空前尖锐的程度。 这时,活动在西北的周族,在西伯即周文王的领导下, 谨守祖业,内修仁政,敬老爱幼,礼贤下士,立志灭商。伯夷、叔齐听说后前去投奔。当他们到达那里时,周文王刚好死去,文王之子姬发做了周的国君,即历史上的周武王。他遵照父亲的遗训,兢兢业业,积蓄力量,经过一段时期的准备,便开始了灭商的战争。伯夷、叔齐认为:武王所讨灭的虽是施行暴政的商纣王,但这是一种不合乎君为,而且文王的丧葬尚未完成,不应出兵。所以,当武王载着文王的木主(牌位)大举伐商时,伯夷、叔齐兄弟便拉住武王所坐战车的马头,激动地谏诤武王说:“父亲去世不进行安葬,反而发动战争,这样做能叫孝吗?以臣子的地位征伐君主,这能算作仁吗?”武王左右的卫士想要杀死他们,姜太公说:“他们是仁人义士,把他们搀走吧!”武王在牧野(今河南淇县西南)之战中,大败商军,纣王见大势已去, 就自焚而死。 伯夷、叔齐认为,这是一个没有忠、孝、仁、义的社会,一个违反伦常的世界,他们耻于活在这个世上。于是, 就跑到了首阳山(今山西永济南)隐居起来,决心不吃周朝的食物,几天之后便病倒了。临终前,他们留下了一首非常悲哀的诗篇: 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 意思是:我们登上北方的首阳山,去食野菜度日。周使用暴力去取代殷这个残暴政权,而却不自知所作所为是不对的!圣人神农、虞舜和理想的夏王朝,为什么一瞬间就消逝了呢?哪里是我适当的归处?唉,命运多舛,不如死了吧! 最后,兄弟二人终于饿死在首阳山中。 他们这种迂腐的做法,固不可取;但是,他们耻于争权,恪尽自己操守的精神却如江河行地,似日月经天,千百年来,始终作为洁身守道的榜样,鼓舞着炎黄子孙舍利取义, 喋血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