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管理智慧

中国人的管理智慧
作者: 雷原
出版社: 北京大学
原售价: 25.00
折扣价: 19.70
折扣购买: 中国人的管理智慧
ISBN: 730106909X

作者简介

雷原,男,汉族,西安交通大学经济学博士,一九六七年生于陕西长安,长期从事管理工作。先后在兰州市第二毛纺织厂、兰州市财政局、兰州市信托投资公司、甘肃省信托投资公司、华龙证券有限公司、甘肃证券期货协会、中国证券业协会经纪工作委员会任职。现在北京大学历史系博士后流动站从事中国历史研究工作,并担任北京大学人才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 在国内重要刊物发表理论研究文章十多篇,对"三农"问题、城市化问题、征信问题以及中国资本市场可持续发展问题等领域有深入的研究。

内容简介

章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管理智慧 中国文化博大、深远,以儒家文化为主干。儒家文化与佛家文化、道家文化、法家文化、兵家文化共同打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框架;这些文化中蕴含的管理思想,建造了中国人管理智慧的大厦。这些文化产生的渊源、背景上的差异,导致了它们在特征上、功能上的差别。 佛、道文化在树立我们的信念、培养我们的思维方式层面上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儒、法、兵较侧重于智慧和方法。如果进一步推敲,儒、法思想较偏重于内部管理,兵家思想较偏重于对外的竞争;如果从另一个角度进行分析,儒家思想更适合管理人事,法家更适合管理事务——正像管子所说“治国以法,治人以德”;如果从管理情景、管理目标的角度分析.儒家思想更适合“治世”,更有利于长治久安,法家思想更适用于“治乱”。 儒家文化主张以仁义治国,要求管理者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就是说治国以修身为本,惟有修身才能安人,才能齐家,最终达到治国。齐家是治国的一个重要阶段,古代社会,家国一体,家庭(家族)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国家的结构模式模仿了家庭的结构模式。今天,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传统的家庭已发生了质的变化,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族社会已逐渐改变,小农经济已被市场经济所替代,小农经济社会下的基本细胞——家庭,已被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市场主体——公司所代替,用现代企业制度建立起来的公司必将P1成为经济社会的基本单位;同时,按照传统价值观念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价值准则已被现代市场经济的理念、法则取代。在这种情况下要想使传统的儒学与现代市场经济相结合,就必须对其进行理性的分析、理性的改造,例如对修、齐、治、平做这样的改进:修身、齐公司、治国、平天下。齐公司即是按照公司制度,也就是现代企业制度的精神管理公司,改造传统的家庭观念和社会观念,以法制的精神,树立“制度第一,总裁第二”的管理理念,改进我们的管理,改进我们的社会,从而由近及远、由小而大,使天下大治。P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