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着肚皮看人心:读人识己心理学

隔着肚皮看人心:读人识己心理学
作者: 编者:赵黎|
出版社: 民主与建设
原售价: 49.80
折扣价: 32.87
折扣购买: 隔着肚皮看人心:读人识己心理学
ISBN: 9787513945554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酒壮 人胆的心理学解释 即将上战场的年轻士兵惴惴不安,被枪炮与子弹吓 破了胆,冲锋陷阵之际,身旁的老兵递过来一个酒壶, 随着一口浓烈的威士忌下肚,他仿佛被施了魔法一般, 抄起家伙就往前冲,瞬间化身为不惧死亡的英雄。 男孩暗恋一个女孩许多年,却始终没有勇气走上前 告白,好不容易下定决心,在脑海中演练了一遍又一遍 ,可一对上女孩明亮的双眼,又忍不住退缩起来,紧张 忐忑之际,一罐啤酒下肚,就仿佛有了无限的勇气,把 心里的爱高喊出来。 公司团建,平时沉默寡言的老实人喝得晕晕乎乎, 突然就开始喋喋不休,甚至还敢指着领导的鼻子骂,将 平时埋藏在心里的怨气都宣泄出来…… 这些场景我们并不陌生,它们可能发生在许多电影 或小说的情节中,也可能发生在生活的某个场景里,甚 至可能我们就是其中的主角之一。不得不说,酒的确是 种非常神奇的东西,它似乎能够给我们无限的勇气,让 我们借着酒劲儿,完成许多平时自己根本不敢想也不敢 做的事情。所以才会有这样一句俗语:酒壮人胆。 那么,酒真的能够“壮胆”,给我们无限勇气吗? 实际上,真正具备这个“神奇功效”的成分是酒精 。早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对于酒精对大脑的作用机制 科学界就已经达成共识了,即酒精通过选择性影响脑内 神经递质释放其作用受体的活性,改变神经元之间的信 息传递。 和其他精神性药物不同,酒精往往有着明确的作用 靶点,它通过影响脑内的多种类型受体和神经递质,使 人们表现出不同的生理效应,再加上不同遗传因素的影 响,致使人们在喝酒之后的表现千奇百怪。 也就是说,酒精对大脑的作用,实际上更多的是一 种生理上的影响。看到这里,有人可能会说:“可是喝 完酒之后,我确实变得更有勇气了呀!平时不敢做的事 情,喝完酒之后就敢去做;平时不敢说的话,喝完酒之 后就敢大声说。”这又是为什么呢? 事实上,所谓的“勇气”,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 是“不怕”,二是“敢于”。 先说“不怕”。对危险或有害的事物产生恐惧和焦 虑是人们在漫长进化过程中获得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 而负责对危险或有害信息进行最终处理的,就是我们的 脑边缘系统,具体来说就是下丘脑和杏仁核。 当我们通过饮酒摄入酒精时,酒精就会对脑边缘系 统的相关脑区进行作用,降低其感知和处理危险或有害 信息的灵敏性与准确性,让大脑无法快速、准确地识别 出这些危险或有害的因素,甚至做出“不怕”的错误判 断。 再说“敢于”。在大脑中,有一个主导执行功能的 “部门”,叫作大脑额叶。功能正常的额叶皮层在接收 到危害信息后,会立即引发高度警惕,并结合以往的经 验教训,对采取不同应对方式可能造成的后果进行预判 ,最终遵循“趋利避害”的原则来做出决策,而后付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