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北京联合
原售价: 45.00
折扣价: 30.60
折扣购买: 摇摆之心--理解躁郁
ISBN: 9787559663450
如果说“二战”之后的一 段时期是“焦虑的年代”,20 世纪八九十年代是“抗抑郁 药的年代”,那么今天我们 则生活在“双相的时代”。这 个曾经仅适用于1%人口的 诊断,如今在比例上已大幅 地增加,据估有25%的美国 人罹患某种形式的双相。心 境稳定剂被同样常规地开嘱 给成年人及儿童,以至于从 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 儿童的处方量增加了400% ,而总体的诊断数则增加了 4000%。今天的问题已不 是“你有双相吗?”,而是“ 你的双相如何了?”。 名人们公开谈论他们的 双相,例如凯瑟琳·泽塔-琼 斯1、斯蒂芬·弗雷、尚格· 云顿、黛米·洛瓦托、亚当· 安特2、汤姆·弗莱屈3和琳 达·汉密尔顿4。市面上也充 斥着回忆录和自助书籍。《 国土安全》(Homeland) 里的中情局特工凯莉·马蒂 森和《乌云背后的幸福线》 (Silver Linings Playbook) 里的前教师帕特·索利塔诺 也被描绘成双相患者。甚至 儿童动画《史酷比狗》 (Scooby-Doo)里也提到 了双相。同时,各种商业手 册也催化孕育了一定程度的 躁狂以攫取市场。管理者们 被教导如何利用躁狂的情绪 高涨以提高销售和生产力。 在一张媒体图片上,商业大 亨特德·特纳‘被描绘成一个 意志坚定的船长,图上同时 标有一句警告语:此人已强 大到不再需要锂盐“来控制 自己,所以竞争对手们要当 心了!好莱坞的明星们在看 精神科医生时会带上经纪人 ,以确保药物能在抑制躁狂 的同时又不会太抑制——在 好莱坞比在其他任何地方更 常见到这种“调理”的用药, 以适应明星们对职业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