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中国财富
原售价: 98.00
折扣价: 68.60
折扣购买: 现代物流服务体系研究(第3版)
ISBN: 9787504781710
"贺登才 山西省定襄县人,现任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国家“十四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先后深度参与了国务院三个“物流规划”的研究起草工作,提出“物流发展60条”等政策建议,多数被国务院办公厅和国家发展改革委等有关部门采纳。主要研究方向为现代物流发展趋势、规划与政策。 刘伟华 天津大学运营与供应链管理系系主任、讲席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青年人才计划获得者,入选美国斯坦福大学和爱思唯尔数据库联合发布的2023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兼任中国物流学会副会长,物流教指委委员兼青年工作组组长,全国物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近年来,先后在管理领域高水平学术期刊如POM、EJOR、IJOPM等发表SCI/SSCI检索论文100余篇,出版《智慧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等教材、专著12部。担任多个SCI/SSCI国际期刊的副主编、编委和特邀编辑职务。"
"第六章 物流信息技术要素分析 【引例】中储智运是中国物流集团旗下专注提供智慧物流服务和数字供应链解决方案的科技型企业,相继成为国家第一批“无车承运人”试点企业和首批5A级网络货运平台。当前,物流业正向综合化和供应链化方向延展。数字经济风口上,数字供应链已成为中国物流发展的主阵地。中储智运基于自身技术沉淀,加快布局以物流为核心的数字供应链。对内协同引领,通过区块链等信息技术,充分协同仓储、运输等各个环节,构建了规模、高效的服务网络体系。一家中国制造业500强企业在加入中储智运平台后,通过该平台内部ERP与物流业务的数据交互及流程管控,全年降低物流费用超3000万元,降幅达8%以上。对外研判市场,打造因需而变的数字供应链,赋能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升级。中储智运借助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积极优化供应链生态圈服务。如,为优然牧业实现系统互联互通,实现实时监控各合作商的物流运输情况,提高运输效率;通过全面数字化改造智慧物流园区,实现园区整体的电子化作业与数字化、可视化管理,全面提升园区智能化管理水平。 第一节 物流信息技术的概念与要素构成 一、物流信息技术的概念与内涵 国家标准《物流术语》(GB/T 18354-2021)指出,“物流信息技术是以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技术为主要手段实现对物流各环节中信息的获取、处理、传递和利用等功能的技术总称。。根据物流的功能以及特点,物流信息技术包括如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信息分类编码技术、条码技术、射频识别技术、电子数据交换技术、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等。” 从定义来看,物流信息技术有以下主要内涵: (1)它是运用于物流管理领域的技术。这些信息技术将运用于物流管理过程的各个环节(如采购、仓储、运输等)以及物流企业横向合作的整合管理环节。因此,信息技术要和物流管理和服务相结合,应用是重点,也是信息技术发展的最终目的。 (2)它强调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相结合。物流信息技术是现代信息技术在物流各个作业环节中的综合应用,是现代物流区别传统物流的根本标志,也是物流技术中发展最快的领域,尤其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使物流信息技术达到了较高的应用水平。 二、物流信息技术的重要作用 (一)物流信息技术是现代物流技术的核心 信息技术是现代物流技术的核心[ 娄之佐.信息技术引领邮政物流转型发展研究[J].邮政研究,2015,31(6):15-17.]。信息技术在现代物流中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是整个物流体系运作的基础。首先,物流技术促进了物流信息共享程度,消除原先物流过程中的时滞和不增值的环节。其次,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整合原来无法整合的物流的各个环节,即出现专门从事整合性业务的社会组织的“第三方物流”,进而出现“第四方物流”,即从事物流业务的社会组织借助于自己所拥有的信息技术和实现物流的充分需求和供给信息,开展物流运作。再次,信息技术促进着物流与商流的分离,使商流和物流按各自的规律和渠道独立运行。最后,信息技术提升物流服务质量。通过信息技术,将物流各环节联成一个整体,按照统一的供货计划准时地实现物资的流动,压缩物流过程中的原材料和成品的运输与储存时间,提高经济效率。在物流服务质量上则要体现为JIT的思想,也就是要做到“在需要的时间,在需要的地点,以尽可能低的物流成本,提供需要的物资”。 (二)物流信息技术提高了物流的运营效率[ 师宁,李泽萍,赵胜利等.基于互联互通的现代物流体系构建[J].科技管理研究,2019,39(15):191-197.] 在物流企业的生产流程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可以容易地实现产品设计自动化、生产过程自动化和生产设备智能化。信息技术的引入,能够减少物流生产部门的从业人员,大大降低物流企业的生产成本,从而有效地提高生产效率。从全社会范围看,随着各行各业信息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整个社会的信息流通更为顺畅,这样,单个企业的人流、物流和资金流也将相应随之畅通起来。因而,信息技术在全社会范围内的广泛应用将有助于提高物流企业的运营效率。 案例6-1:八家西安物流企业应用信息技术大幅提升运营效率 2021年国家统计局西安调查队对西安市8家物流企业开展专题调研。结果显示:2019年75%的企业营业收入实现增长;2020年受疫情影响,62.5%的企业营业收入下降;2021年上半年,仅3家企业营业收入略有下降,其余5家企业营业收入均有不同程度增长,涨幅最高达47%。西安物流企业广泛运用信息技术、多式联运等先进模式。 随着现代物流企业的发展需求,越来越多的信息技术被运用到物流行业。调查显示,所有物流企业均采用了信息技术,使用较多的是条形码技术、EOS系统、ASS系统、GPS与GIS等,部分企业还自主研发电子信息系统。这不仅有利于优化和降低物流运输成本,而且对物流企业经济效益有显著提升。多式联运模式是依托两种及以上运输方式的有效衔接,提供全程一体化组织的货物运输服务,其主要目的是发挥不同运输方式的比较优势,促进资源集约利用。在所调查的企业中,运送货物采用多式联运模式的企业占50%,同比增长20%,运输效率提高10%以上。" 《“十四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中提出,到2025年,基本建成供需适配、内外联通、安全高效、智慧绿色的现代物流体系。《现代物流服务体系研究(第3版)》在保持原有基本架构和观点的基础上,把贯彻《“十四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建设“物流强国”作为本次修订的主线,提出了“现代物流促进法”的框架建设体系建议,更新并增加了新鲜案例,力图体现对现代物流服务体系的最新思考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