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力量:追寻科学之光的故事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1 绪言 合肥有个科学岛 合肥是科教之城。 在城市的西北角,有一 片水域,称为董铺水库,是 合肥饮用水取水之源。 伸人水中的长条形半岛 ,今天普遍称之为科学岛。 历史上,蜀山脚下是一 汪水泽。曾经,合肥的母亲 河南淝河经常肆虐成灾。在 “敢教日月换新天”的二十世 纪五十年代,人们肩挑手挖 ,在南淝河之上截流,形成 了董铺水库这个合肥的“大 水缸”。 水很清澈,倒映着科学 岛上的绿树浓荫。这得益于 淠史杭干渠将大别山之水源 源不断地引进来。 于是,有了水映蓝天、 绿树成荫的董铺岛。 1959年,安徽省委第一 书记曾希圣主导,决定投入 3000多万元,在岛上建大 型省级宾馆,苏联专家参与 了设计。由于“三年困难时 期”,1961年宾馆项目下马 ,空留下四座大楼和别墅群 。 那是一个物资极其匮乏 的年代。这些建筑在等待时 代给予新的使命。 1964年春,人民解放军 空军接收董铺岛。 这年5月,国家计委下达 批文:“同意将安徽省合肥 董铺宾馆停建工程及该工程 原有的器材、设备等固定资 产拨交给国防部第六(航空 )研究院第30所继续建成使 用。”随后,时任安徽省委 书记、副省长张恺帆,国防 部第六研究院院长唐延杰等 在报告上签章交接。第二年 ,国防部第六研究院整建制 转隶第三机械工业部。 1965年1月的一天。一份 电报送到了时任中国科学院 党组书记、副院长张劲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