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姆叔叔的小屋

汤姆叔叔的小屋
作者: (美)哈里耶特·比彻·斯托夫人|译者:陈元飞
出版社: 天津人民
原售价: 45.00
折扣价: 24.80
折扣购买: 汤姆叔叔的小屋
ISBN: 9787201114736

作者简介

陈元飞,1980年出生于山东,广外翻译学博士在读,译者。 已出版译著:《少林很忙》《居里夫人的故事》《重生》等。 哈里耶特·比彻·斯托夫人(Harriet Beecher Stowe)[1811-1896] 美国作家,废奴主义者,被林肯总统称为“写了一部书,酿成了一场大战的小妇人”。 《汤姆叔叔的小屋》出版于1852年,一出版即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一百多年来一直受到读者的青睐。其他作品还有《老镇上的人们》《粉色和白色的暴政》等。

内容简介

本章给读者介绍一位善良的人 二月的一个黄昏,寒气袭人。肯塔基州P镇一间 精致的客厅里,两位绅士正喝着酒。屋里没有仆人, 两位绅士座椅靠得很近,似乎在一本正经地商量什么 事情。 为了叙述方便,我们到现在为止只说是“两位绅 士”。不过,要是用挑剔的眼光来审视一番的话,其 中一位,严格地说似乎很难够上绅士身份。此人身材 矮胖,五官猥琐,却又大模大样,自命不凡,活脱脱 一副极力钻营的世俗小人做派。他的衣着讲究过度: 马甲艳俗透顶,蓝色领巾①系成一个光鲜招摇的领结 ,上面刺目的黄点让人眼花--这打扮倒是与此人的 小人做派堪称绝配。他一双粗糙肥厚的大手上戴着好 几枚戒指;胸前挂着一条沉甸甸的金怀表链,链子上 系着一串光怪陆离的大印章,似乎在叫嚣着主人不菲 的身家;说到兴头上,他总是习惯性地把表链和饰物 摇得山响,那种炫耀的满足感任谁都能一眼瞧出来。 他说话时文法极其自由,全然不顾大家都遵守的默里 氏语法规则,时不时地,还会在话里夹杂一些猥亵不 敬的词句,似乎是想给自己的语言“增色”。尽管本 书叙述力求惟妙惟肖,可也实在难以将这些不堪入耳 的话一一记录下来。 相反,跟他一起谈话的谢尔比先生看上去倒是颇 具绅士风度;屋子里陈设精雅,打理得井井有条,看 起来家境尚好,甚至可以说得上颇为富裕。如前文所 述,两位先生正在非常认真地商谈着什么事情。 “依我看,就这么着吧。”谢尔比先生道。 “我可不能这样做生意,绝对不行,谢尔比先生 。”对方一边说着,一边举起酒杯对着灯光端详。 “怎么就不行,黑利?汤姆可不是普通的黑奴。 他稳重,诚实,又能干,把整个庄园管理得井井有条 。他到哪儿都值这个价钱。” “你是说黑鬼的那种诚实吧?”黑利又自顾自地 倒了一杯白兰地。 “不,我是说他真的很诚实。汤姆是个好奴隶, 稳重,懂事,又虔诚。四年前,在一次野外布道会上 ,他信了基督教,我相信他是虔心皈依的。从那以后 ,我就完全信任他了,把全部的家产--钱、房子、 马匹--都交给他管理,并让他自由进出庄园。我发 现汤姆时时处处都表现得忠实可靠。” “谢尔比,有些人不相信这个世界上有虔诚的黑 鬼,”黑利断然地摆了摆手,“但我信。上次送去奥 尔良的黑奴中,就有这么一个家伙。听他做祷告,真 跟在教友聚会上一样。那家伙性情温顺,不爱多说话 ,可是让我卖了个好价钱。他的主人急于卖掉他,我 就捡了个便宜,从他身上,我净赚了六百。说实话, 黑鬼子信教是好事,不过,必须是真心实意的那种。 ” “说到真心实意,再没有什么人能和汤姆相比了 ,”谢尔比答道,“去年秋天我打发他一个人到辛辛 那提办事,顺带捎回五百美元。我说:'汤姆,我信 得过你,因为我相信你是个基督徒--我知道你不会 逃跑。'果不其然,汤姆回来了;我早就料到他会回 来的。听说有几个下流胚子挑唆他,'汤姆,你干吗 不逃到加拿大去呢?''嗳,主人这么信任我,我可 不能干那种事!'--这是别人告诉我的。说实话, 我真舍不得把汤姆卖掉。你应该让他抵销我剩余的全 部债务才对。你肯定会这么做的,黑利,只要你还有 良心。” “一个生意人能有多少良心,我就有多少良心, 太多可就没有了--你懂的,其实,我就那么一丁点 儿良心,但应该够我发誓用了吧。”黑利带着明显的 调侃,“而且,看在朋友的面上,只要做得到的,我 一定乐善好施。不过,这桩买卖,你也知道,太叫我 为难了,实在是太为难了。”奴隶贩子一面故作深沉 地叹了口气,一面又往杯子里倒了更多的白兰地。 双方很不自在地沉默了半晌,谢尔比绷不住了: “黑利,那你说怎么办?” “嗯,你就不能再给我搭个小子或者丫头?” “呃--实在没有多的了。不瞒你说,卖黑奴是 万不得已。但凡有办法,我一个都不会卖,这是实在 话。” 这时,门开了。一个四五岁的小男孩儿走了进来 ,好奇地往屋里张望。他是黑白混血儿与白人的后代 ,只有四分之一的黑人血统,相貌俊美,非常可爱: 圆圆的脸蛋上一对小酒窝;一绺绺光滑鬈曲的黑发, 毛茸茸的,细如蚕丝;又长又密的睫毛下,一双黑眸 大而有神,饱含热情,显得非常友好。他身穿一件红 黄格子的花呢罩衫,做工精致,剪裁合身,越发显得 这个浅黑皮肤的孩子俊美十足。他怡然自得,给人一 种有趣又略带腼腆的感觉。这一切都充分说明,主人 对他一直非常喜爱,青睐有加,而对此他也已经习惯 了。 “哈啰,吉姆·克罗,”谢尔比向他吹了声口哨 ,抓起一把葡萄干扔过去,“捡起来吧,快点儿噢! ” 那孩子轻巧地跑过去,一颗一颗捡起属于自己的 奖赏,谢尔比见状不由得哈哈大笑。 “到这儿来,吉姆·克罗!”谢尔比喊道。孩子 走过去,主人拍了拍他满是鬈发的小脑袋,又亲昵地 抚弄他的小下巴。 …… P1-3 \"在美国,有一种说法:一个女人一本书,引发了一场战争。 这本书就是斯托夫人的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它的出版,掀起了美国废奴运动的高潮,引爆了一场内战,影响了美国的历史进程。被哈佛大学113位教授推荐为颇有影响的书。 《汤姆叔叔的小屋》是一部有真人真事原型的反奴隶制小说。小说无情地揭露了南方奴隶制度的残暴,同时也成为美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发轫之作。 这部真实感人的小说出版后受到了空前的欢迎,从1852年出单行本,截至1861年美国南北战争爆发,10年间累计发行量高达300万册之多。 小说还陆续译成几十种语言流传世界,并被改编成各种语言的话剧在世界各地演出,对世界各地,尤其是亚洲和非洲被压迫民族的觉醒产生过影响。 早在1901年,我国翻译界的先驱林纾和魏易就噙着热泪将它翻译出版,名曰《黑奴吁天录》,对唤起国人民众觉醒起过很大作用。 经过一个多世纪的考验,《汤姆叔叔的小屋》早已被列人世界名著之林。它既是美国废奴文学的丰碑式作品,又堪称是现实主义的杰作。在美国浪漫主义文学处于鼎盛时期的19世纪50年代,这部小说破土而出,使人耳目为之一新,宣告了一种新的创作方法在美国的诞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