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灯人(中华慈善楷模钱海军的故事增订本)](https://file.mhuoba.com/shop/3/100021/picture/book/20200818/23/20200818230353553.jpg)
出版社: 长江文艺
原售价: 45.00
折扣价: 28.40
折扣购买: 点灯人(中华慈善楷模钱海军的故事增订本)
ISBN: 9787570207954
第一章 慈溪:1914年的光 这个世界上,很多事情都会像浮云一样随风飘散,但 也有的坚如磐石,风吹不动,雨打不散,被人牢牢地记在 心里,甚至还会被载人史册。 想来,不管过去多少年,当生活在慈溪这片土地上的 人们于寒冷冬季窝在空调房里取暖的时候,于漆黑夜里坐 在灯光下共享天伦的时候,遥远的1914年对他们来说仍是 一个具有特殊意义和纪念价值的年份。因为这一年,慈溪 大地亮起了有史以来的第一抹微光。 这一年4月,春暖花开时节,旅沪巨商虞洽卿在他的家 乡慈溪市龙山乡山下村创办发电厂,开启了三北大地有电 的历史。算起来,时至今日,已有一百余年。一百年,对 浩瀚的历史长河来说,可能只是一朵小小的浪花,很不起 眼,但对于一个国家、一座城市、一家企业来说,却是一 段不可增一分也不可减一分的美好见证。 百年历史,记录的是整整一个时代的发展和变迁,也 承载了一座城市的智慧和力量;百年梦想,浓缩着永不熄 灭的民族精神,也浓缩着电力人薪火相传的坚定信念。 点亮慈溪大地第一盏灯的人 说起慈溪电力乃至宁波电力的发轫,不得不提到一个 人:虞洽卿。 在沪甬一带,至今流传一句谚语:“龙山大泥螺,三 北阿德哥。”说的就是虞洽卿。虞洽卿,名和德,生于 1867年,是今慈溪市龙山镇山下村人。因龙山位于三北, 即镇海、慈溪、余姚三县北部临海区域,并称“三北”。 三北地属宁波,故虞洽卿成名后,上海人常以“宁波虞洽 卿”或“三北虞洽卿”呼之。而慈溪当地人则习惯称他为 “虞阿卿”或“阿德哥”。 虞洽卿幼年丧父,全靠寡母替人做针线活抚养兄弟几 个长大成人。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贫苦的家庭 环境让虞洽卿小小年纪就比同龄的孩子来得懂事,他每天 都会跟随那些到海里捕鱼的村里人一起捡泥螺、蛤蜊贴补 家用。渐渐地。到了上学的年纪,看着同龄人一个个都进 了学堂,虞洽卿十分羡慕,他也想读书,但是父亲过世后 ,家里的用度开销已然让母亲捉襟见肘,实在没有多余的 钱给他交学费了。这时,虞洽卿生命中的第一个“贵人” 出现了——村里有一同族塾师虞民世见虞洽卿聪明伶俐, 答应免费收他为徒,让他下雨天不下海的时候就去老先生 的塾馆读书,唤作“读雨书”。从此,虞洽卿便开始了“ 晴耕(渔)雨读”的日子。这段岁月为虞洽卿日后的发迹 打下了基础。凭借着从老先生处习得的知识和自己的聪明 才干,后来虞洽卿成了上海滩叱咤风云的人物。因为虞洽 卿的关系,风景秀丽的山下村也被世人称作宁波商帮的发 祥地之一。 自1843年上海开埠以来,一向善于经略的宁波商人组 成了当时人数最多、势力最大的一个商帮,是谓“宁波商 帮”。所谓的“宁波商帮”,就是指旧宁波府属鄞县、镇 海、慈溪、奉化、象山、宁海六县旅外的商人以血缘姻亲 和地方乡谊为纽带连接而成的商业集团。孙中山先生曾经 这样说道:“凡吾国各埠,莫不有甬人事业,即欧洲各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