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红星在唐山闪耀

1976红星在唐山闪耀
作者: 马誉炜
出版社: 花山文艺
原售价: 30.00
折扣价: 18.30
折扣购买: 1976红星在唐山闪耀
ISBN: 9787551145930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一、紧急动员 当过兵的人都知道,新兵入伍训练一般都是四个月左 右。可我们这批兵,刚刚训练了一个月,就匆匆下到老兵 排了。为啥?只因为那年4月初,北京爆发了天安门事件。 1976年清明节前夕,北京各界为悼念敬爱的周总理,纷纷 涌向天安门广场集会,有的献花篮,有的发传单,有的作 诗篇,有的张贴大字报,有的发表演说……记得当时最著 名的一首诗是这样写的:“欲悲闻鬼叫,我哭豺狼笑;洒 泪祭雄杰,扬眉剑出鞘。” 人们通过纪念和缅怀周总理,抒发对“四人帮”倒行 逆施行径的不满,演变成一场声势浩大的群众抗议活动。 一时间,北京告急!急需部队去维持秩序,那时起了 一个名词叫“劝阻”。我们突然结束新兵训练,说的就是 准备马上进京,执行“劝阻”任务。当时每个人发了一份 《告大中学校学生书和执行“劝阻”任务须知》,其实就 是上级机关制定的宣传口径,明确无论出现什么情况,只 能动口不动手,耐心细致做好思想工作和阻止群众聚集的 行动。 任务明确之后,我们就和老兵们一起,打好背包,整 理好行囊,然后就集合到团里的大操场上,等待下达出发 命令。可就这样苦苦等了两个整天,最后来通知说,北京 的事件平复了,解散回连队进行正常的训练。晚上,我们 从广播里听到,这次天安门事件被定性为“反革命行动” ,中央决定撤销邓小平党内外一切职务,保留党籍。华国 锋任党中央第一副主席、国务院总理。之后,就是经常要 到团部的大礼堂里听报告,传达上级关于天安门事件的基 本情况和平息这次事件的意义,以及彻底清查与这次事件 相联系的人和事的要求。 就这样,我们提前结束了新兵训练,投入了正常训练 之中。我从新兵排下到一排二班。排长是四川云阳人,叫 潘廷孝,个子不高,脸白里透红,说着一口浓重的四川话 。班长叫申三元,湖南省邵东县水东江人,1970年底入伍 ,个子也不高,眼睛大,脸白,眉毛很细,湖南口音重, 经常穿着袖口磨破了的褪色旧军装。班长是初中生,入伍 前在村里当会计,写得一手好字,他记的笔记和日记,我 是经常看的。他对我有些偏爱,从不让我干那些苦力活, 而是多给我安排出黑板报、写发言稿等活计。我高中毕业 后,被乡里推荐参加县里办的“文学创作学习班”,学习 结束后,被县文化馆留下,主要任务是编辑(油印)《景 县文艺》双月刊。当兵后,部队喜欢“文化人”,新兵下 连都抢着要我,我们班长就是通过走我新训时班长宗国胜 的“后门”,把我抢到手的。在学校时,体育基本上和我 不沾边,因此到部队后,摸爬滚打、单杠双杠这些科目, 我都很难过关,但班长从来不批评我,总是耐心给我纠正 动作,鼓励我克服心理障碍,掌握动作要领,赶上训练成 绩。当时我的个头还不满一米八,但在新兵里算是个头高 的,队列训练、站军姿这些,我都不怵头,动作也比较标 准。 记得有一次全营在一起跑步,正跑着,副营长叶青海 突然下达立定的口令,部队立定后,叶副营长说:“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