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课(汉英对照)/读名著学英语
作者简介
阿尔封斯·都德(1840-1897),法国19世纪著名的现实主义小说家。都德出生于法国南部普罗旺斯地区的尼姆,1858年他为了谋生开始文学创作。1868年都德出版长篇小说《小东西》,1869年出版短篇故事集《磨坊书简》,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 1873年,都德发表了《月曜日故事集》,其中包括最知名的短篇小说——《最后一课》,它既是都德的代名词,也是“爱国主义”的符号,堪称世界文学史上短篇小说中思想性与艺术性完美结合的典范。1897年12月17日都德去世,葬入拉雪兹公墓。
内容简介
我们一边与韦医生沿着香榭丽舍大街往回走,一边向 被炮弹打得千疮百孔的墙壁、被机枪扫射得坑洼不平的人 行道探究巴黎被围攻的历史。当我们临近明星广场时,医 生停下脚步,指着那些环绕着凯旋门的富丽堂皇的高楼大 厦中的一幢,对我说: “您看到那个阳台上关着的四扇窗子了吗?八月初,也 就是去年那个恐怖而多灾多难的八月,我被叫到那儿去诊 治一个突然中风的病人。他是儒弗上校,一个第一帝国(即 拿破仑帝国——译者注)时代的军人,在荣誉和爱国观念上 非常狂热。战争一开始,他就搬到了香榭丽舍来,住在一 套有阳台的房间里。猜猜是为了什么?原来是为了见证我们 的军队凯旋的仪式……这个可怜的老人!维桑堡惨败的消息 传到他家时,他正离开饭桌。他在这张宣告失利的战报下 方,一读到拿破仑的名字,就恍如遭到雷击一般倒在了地 下。” “我到那里的时候,这位老军人正直挺挺躺在房间的 地毯上,满脸通红,表情迟钝,就像刚刚当头挨了一闷棍 。他如果站起来,一定很高大,现在躺着,还显得很魁梧 。他五官端正、漂亮,牙齿长得很美,有一头蜷曲的白发 ,八十高龄看上去只有六十岁……他的孙女跪在他身边, 泪流满面。她长得很像他,瞧他们在一起,可以说就像同 一个模子铸出来的两个希腊雕像,只不过一个很古老,带 着泥土,边缘已经磨损,另一个光彩夺目,洁净明亮,完 全保持着新铸出来的那种色泽与光洁。 “这女孩的痛苦使我很受感动。她是两代军人之后, 父亲在麦克马洪元帅的参谋部服役,躺在她面前的这位魁 梧的老人的形象,在她脑海里总会引起另一个同样可怕的 对于他父亲的联想。我尽最大的努力安慰她,但我心里并 不存多大希望。我们碰到的是一种地地道道的严重的半身 不遂,尤其是在八十岁得了这种病,是根本无法治好的。 事实也正如此,整整三天,病人昏迷不醒,一动也不动。 在这几天之内,又传来了雷舍芬战役失败的消息。您一定 还记得消息是怎么传来的。直到那天傍晚,我们都以为是 打了一个大胜仗,歼灭了两万普鲁士军队,还俘虏了普鲁 士王太子。我不知道是由于什么奇迹、什么电流,那举国 欢腾的声浪居然波及我们这位可怜的又聋又哑的病人,一 直钻进了他那瘫痪症的幻觉里。总之,这天晚上,当我走 近他的床边时,我看见的不是原来那个病人了。他双眼炯 炯有神,舌头也不那么僵直了。他竞有了精神对我微笑, 还结结巴巴说了两遍:‘打……胜……了!’ “当我把麦克马洪元帅辉煌胜利的详纽情况讲给他听 的时候,我发现他的眉目舒展了开来,脸上的表情也明亮 起来。 “我一走出房间,那个年轻的女孩正站在门边等着我 ,她面色苍白,抽泣着。 “‘他已经脱离生命危险了!’我握住她的双手说道。 P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