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正午(隋唐五代的另类历史)

帝国的正午(隋唐五代的另类历史)
作者: 梅毅
出版社: 陕西师大
原售价: 38.0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帝国的正午(隋唐五代的另类历史)
ISBN: 7561334869

作者简介

梅毅(赫连勃勃大王),男,天津人。现居深圳。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作家。研究生毕业后,从事金融工作十余载,一直致力于资本市场研究工作。曾著有《生命的伤口》、《赫尔辛基的逃亡》等多部中篇小说,并有“伪青春三步曲”——《南方的目光机场》、《失重岁月》、《城市碎片》等三部长篇小说出版(中国青年出版社等)。出版有长篇社会学译著《人类行为》(中国社科出版社)。多次获国家、省、市等多项文学奖项。 二○○四年起,梅毅以“赫连勃勃大王”为笔名开始“中国历史大散文”的写作,相继出版有长篇断代史散文集《华丽血时代》、《帝国的正午》、《刀锋上的文明》、《帝国如风》、《大明朝的另类史》、《亡天下》、《极乐诱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中国海关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同心出版社等)。香港中华书局出版有《历史长河的悲喜英雄》、《帝王将相的博弈真相》繁体字版。上述诸种著作的台湾繁体字版和韩文版也已经出版。此外,他还著有第一部“新感觉主义”历史小说《玉体横陈》以及新都市小说《南方·爱》。 “赫连勃勃大王”以其五百万字的“另类史”作品,享有“中国互联网历史写作第一人”的盛誉,在国内诸多大型门户和社区网站受到成百上千万读者热捧。与此同时,李国文、雷达、高洪波、蒋子龙、梁晓声、肖复兴、阎连科、舒婷、叶延滨、林希等著名作家以及沈渭滨、盛巽昌、虞云国、钱文忠等历史学教授、名家都对其历史作品大加推崇。赫连勃勃大王可称是国内极少的同时受主流文学界、主流历史学界承认而又被大众读者认可的历史作家。

内容简介

乍看本文题目,肯定不少人会立刻联想起中国当代“先锋”小说一个伪 命题式的开场白:“我就是那个叫牛原的汉人”,很有故弄玄虚之感。当然 ,“大师”总有道理,就像鲁迅之文——“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 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如果现在有哪个小学生写下如此 文字,必会为老师揪着耳朵痛骂:“你有病吧,这么百无聊赖、心不在焉! ”但出于大师之笔,赘文废话自然也飘然物外,立意深远,非常人所能及, 成为小说修辞学津津乐道的“话题”。 至于那个姓“普六茹”的汉人,绝非是模仿“先锋”小说家的故作深沉 。宇文泰主掌西魏国事,大将杨忠(即后来隋文帝杨坚的老爸)出力甚多,东 征西杀,血染战袍,被魏恭帝“赐姓普六茹氏”,所以,大名鼎鼎的杨坚最 早的名字就叫普六茹坚。 如此不伦不类的姓氏,还要追溯一下西魏的权臣、北周的开国主周文帝 宇文泰(同曹操一样,宇文泰是死后儿子称帝被追封的皇帝)。北魏孝文帝改 胡姓为汉姓,鲜卑化的匈奴种宇文泰一反其道,崇慕儒化之余,为了在乱世 保持军队的战斗力,不得不对汉族兵将进行“胡化”。他模拟鲜卑最初的军 事部落组织,改汉姓为鲜卑姓,“以诸将功高为三十六姓,次者为九十九姓 ,所将士卒亦改从其姓。”当然,宇文泰的“胡化”并非本质上的“反动” ,西魏(北周)境内胡汉关系并不像北齐那样水火不容(鲜卑人欺凌汉人),而 是相互间比较融洽。 杨坚(普六茹坚)不仅最初姓氏奇怪,小名也怪,叫什么那罗延,其鲜卑 原意“金刚不坏”,源于梵语。杨坚十三岁前在寺庙长大,小名由抚养他的 女尼智仙所取。 样貌怪异的“奇”男子——杨坚的“蛰龙”岁月 《隋书·文帝纪》中,有这样的记载:“皇妣吕氏……生高祖(杨坚)于 冯翊般若寺,紫气充庭……皇妣尝抱高祖,忽见头上角出,遍体鳞起。皇妣 大骇,坠高祖于地……(杨坚)为人龙颔,额上有五柱人顶,目光外射,有纹 在手日‘王’……”——这些鬼话不用详释,肯定是史家为显示帝王神奇而 做的荒诞不经的“编排”,犹如号称杨坚是汉朝太尉杨震第N代孙一样,纯 属胡说八道。 杨坚六世祖杨元寿不过是北魏武川镇军户,“又红又专”说得上,贵族 血缘丁点也没有。而且,大脑门上五条肉柱子贯人头顶,棱棱角角,恰似动 画片中的东海龙王,如果以玩乐的眼光看电视看电影觉得这种“尊容”好玩 ,真人长成这种样子,让人不吓死也得腻歪死!观唐初阎立本所绘《历代帝 王图》,杨坚的相貌庄重、威严,画家笔下肯定有“溢美”,但隋亡不久, 杨坚的样子应该有五六成可信,也不见他大脑瓜子上有五根肉柱棱起。 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即杨坚此人相貌堂堂,定有让人过目不忘之处 ,且“沉深严重”、“虽至亲不敢狎也”,属于不怒自威那种人物。由于其 父杨忠有大功于国,杨坚十五岁就获封成纪县公,十六岁迁骠骑大将军,加 开府。 当时,宇文泰见到老战友这位风华正茂的儿子,也不禁大相叹异:“此 儿风骨,不似代间人。” 讲起北周,还要简述一下西魏的历史。 北魏孝 武帝被高欢所逼,逃至宇文泰处,也称魏,至此,北魏分裂为东、西两魏, 宇文泰所掌握的魏,史称西魏。 孝武帝至长安后不久,即与权臣宇文泰发生龃龉,被毒酒毒死,时年二 十五。 宇文泰毒死孝武帝后,又立孝文帝孙子元宝炬为皇帝,是为西魏文帝。 文帝在位十七年,安死于宫,时年四十五。虽身为皇帝,元宝炬完全是个幌 子,大权尽在宇文泰之手。正因为他听话,所以一直让他在帝座上呆着。 文帝死,宇文泰立太子元钦为帝,是为西魏废帝。元钦只当了三年皇帝 ,便被宇文泰废掉,转立文帝第四子元廓为帝,是为西魏恭帝。恭帝也只当 了三年摆设,公元556年,宇文泰病死后,其堂侄宇文护拥立宇文泰第三子 宇文觉建立周朝,史称北周。西魏恭帝不久就被毒死。三十余年中,西魏的 皇帝虽姓元,其实真正的皇帝是宇文泰。 宇文泰不仅大大增扩了西魏的国土,最重要的贡献还在于他于535年建 立了府兵制,并仿鲜卑旧制,将所统兵马分为八部,各设“柱国大将军”, 称为“八柱国”,府兵是职业军人,专门编为军籍,只作军事用途,不从事 屯垦生产。(周武帝时,府兵制又走向“兵农合一”。)P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