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第一廉吏于成龙传

大清第一廉吏于成龙传
作者: 代言
出版社: 武汉大学
原售价: 25.00
折扣价: 20.00
折扣购买: 大清第一廉吏于成龙传
ISBN: 9787307134447

作者简介

代言,本名周林,字寒心,又字慕瑾,号墨兰居士,又号蜀中第一多情才子。四川南部县人。现蜗居成都。作品散见于中国作家网、四川作家网、《作家文汇》、《燕赵文学》、《西康文学》、《南充日报》等。 出版过长篇小说《漂泊在广州的日子里》、《才情天子南唐李煜传》等。

内容简介

一、时势造英雄 他乃百官之楷模,他就是被清圣祖康熙皇帝誉为 “天下廉吏第 一”的清代官员于成龙。他的廉洁之名堪比包公、海 瑞,然而,却 很少有人记得他。于成龙自清世祖顺治十八年(1661) 出仕,为官 二十余载,小至七品县令,大到封疆大吏、大学士、 赠“太子太保” 衔,均仕途顺畅,一路扶摇直上、平步青云,实乃古 今罕见。他在 仕途上之所以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全凭“清廉” 二字。 除此之外,与天时、地利、人和也密不可分。所 谓“天时”者, 大明王朝自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元年(1368)到明思宗朱 由检崇祯十 七年(1644),延袭国祚二百七十六年。尽管如此,实 际上从明神宗 朱翊钧万历年间开始明王朝就已经慢慢走向衰落,国 力也大不如从 前,尤其是随着明熹宗朱由校的继位,宦官魏忠贤专 权欺压黎民, 皇权旁落,朝政荒废,百姓民不聊生。天启帝朱由校 在位的短短七 年间,各地起义频繁爆发,虽都未能成气候,但已令 明王朝元气大 伤。明朝最后的一个皇帝明思宗朱由检继位,大明王 朝气数将尽, 已慢慢地从衰败走向灭亡。加之吴三桂叛国、闯王李 自成等人造反 起义,最终彻底颠覆了明王朝两百多年的基业。在吴 三桂的里应外 备之下,清军顺利入关,顺天应民替代了明王朝的统 治。崇祯皇帝 朱由检不堪背负亡国的罪名,在紫禁城外的煤山上吊 自杀。于成龙 也就是在这个时期,即明崇祯十二年(1639)举副员, 本来有机会 效忠皇帝,为百姓做事,不巧的是明朝却在这个时候 灭亡了,他报 效朝廷的心愿也就这样破灭了。清人虽然入关,仍有 一小部分余孽 和前朝遗臣拼死顽抗,江山正处于风雨飘摇当中。江 山初定,百废 待兴,清朝正处于用人之际,但是此时科举未开,朝 廷尚未来得及 选拔人才,只能被迫启用明朝有功名在身的人为官, 正好于成龙也 在其中,这样也就顺应了天时。 所谓“地利”者,每一次改朝换代,生灵涂炭是 在所难免的。 崇祯末年,天下大乱,诸侯纷争,人人都想取代大明 王朝改朝自立, 实现自己当皇帝的梦想。由此一来,烽烟四起,城池 被破,血流成 河,民不聊生。经历一场人为的祸患以后,全国很多 州县均被洗劫、 焚毁一空,加之各地自然灾害不断,百姓生活异常艰 难,城池从此 失去防御能力,也让匪盗有了可乘之机。尤其是一些 相对偏远,新 朝廷势力一时半会儿还辐射不到的地方,就更是匪盗 猖獗。前朝那 些有功名的秀才、举子们虽然在清朝做了官,但是, 他们毕竟是新 娘子出嫁头一回,做官真没有什么经验,尤其在缉盗 护民方面。刚 开始的时候,这些人只能做一些上不了台面的芝麻小 官,要么是县 今。要么是知州或是知府。于成龙也是从县令做起的 。他为官的第 一站,正是广西省罗城县,当时的广西还是个省级行 政区,一直以 来都是我国的一个边界省份。它面向东南亚,西南又 与越南毗邻, 属于边疆地区。这里来来往往商客无数,其中不少为 走私贩毒的, 罗城县经历改朝换代的洗礼以后,更是城池被毁,百 姓生产资料遭 到严重破坏,匪盗也趁机欺压民众,巧取豪夺老百姓 仅有的财产。 罗城县当时的状况,也给了于成龙建功立业的好机会 ,当然,这也 跟他的为人、为官之道是密切相关的。于成龙也是在 这个时候,开 始了二十多年之久的仕途之路。 所谓“人和”者,于成龙出仕的那一年正好是清 顺治十八年 (1661),然而,这也是顺治帝的最后一年执政期。次 年,改元康熙 元年(1662),康熙皇帝名爱新觉罗·玄烨,清世祖顺 治皇帝爱新觉 罗·福临之子,康熙在位时,创下了除鳌拜、平三藩 、平定准噶尔 叛乱、收复台湾等丰功伟业。康熙皇帝一生政绩卓著 ,与当时的沙 俄皇帝彼得大帝齐名,被后人推崇为千古一帝。康熙 皇帝也是中国 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长达六十一年之久,并 开创了康乾盛 世,其文治武功享誉海内外,当时的大清四海称臣, 八方来朝,气 象正盛,康熙皇帝堪称英明之君王。于成龙遇上了这 样一位千年难 得一遇的皇帝实乃一大幸事。康熙皇帝知人善用,不 墨守成规,更 不循规蹈矩,任人唯贤,无论你是前朝的还是清朝的 ,是满人还是 汉人,只要能为大清效力的,能为天下百姓谋福之人 ,均能得到他 的重用。于成龙为官清廉,加之有上级官员的联名保 举,于公公正 廉洁之名很快就不胫而走,传到了康熙皇帝的耳朵里 。于成龙政绩 突出,功劳卓著,很快就得到了升迁,一路平步青云 ,扶摇直上, 这便顺应了“人和”。天时、地利、人和,一应俱全 ,加之于成龙做 人做事之原则,焉能不成功。 P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