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之大臣(王鼎与嘉道两朝政治)](https://file.mhuoba.com/shop/3/100021/picture/book/20221014/19/20221014195205777.jpg)
出版社: 陕西人民
原售价: 58.00
折扣价: 34.22
折扣购买: 国之大臣(王鼎与嘉道两朝政治)
ISBN: 9787224114805
卜键,笔名吴楚、双舸子,江苏徐州市人。汉族。文学博士,研究员。现任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国家清史办主任,中国图书评论学会副会长,北京市文史馆官员等。已出版《李开先传略》、《传奇意绪》、《中国小说文体与文学精神》、《从祭赛到戏曲》、《明世宗传》、《双舸榭重校评批金瓶梅》、《摇落的风情》、《国之大臣——王鼎与嘉道两朝政治》《禅让时期的大清朝政》等著作,笺校《李开先全集》,笺校注释《红楼梦》等,主编《元曲百科大辞典》。为中国图书评论学会副会长、北京大学兼职研究员、中国艺术研究院特聘教授、中国武侠文学学会会长、北京文史馆馆员,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三、兵溃方柴关 平定兵变历来较难:一则其是一批训练有素、又 了解军内状况的人;二来官兵与叛兵都是当兵的,有 很多共同经历和感受,难以痛下杀手。此情又不独士 卒所有,如德楞泰、杨遇春、杨芳,对于反叛之旧部 ,也有许多不忍。德楞泰抵达后再三请求增兵,四面 合围,就是不急于作战,也是希望变兵能够缴械投降 。 此际的清军已大不堪。方川陕交战激烈、久战无 功之时,嘉庆帝焦灼万分,选派健锐营将士赶赴战场 。健锐营者,原为攻打大小金川组建的云梯兵,大清 国的特种部队是也。哪知这些老兄在京师享乐惯了, 明知前线战况紧急,却在路上晃晃悠悠,两天才走70 里,还要打闹驿站,骚扰官府,好不容易赶到前线, 不几天,便让额勒登保悉数退回,嘉庆帝提起来每痛 心疾首。特派的内廷侍卫,开始时尚知奋勉,后来则 连这些皇帝身边人,也不思建功了。10年的仗打下来 ,不管是苗疆还是鄂川陕三省,大略论之,是满营不 如绿营,绿营不如乡勇。 就在兵变消息奏报至京的前两天,七月十四日, 嘉庆帝以圆明园和紫禁城侍卫无故旷班,认为皆为大 臣疏纵所养成,“近年来侍卫颇有恶习,今朕在圆明 园、紫禁城内,误差空班者尚有如许之多;若启銮驻 跸避暑山庄后,侍卫等更不知如何废弛懒惰。此皆该 管大臣平素不能严加管教所致”,命军机大臣与领侍 卫内大臣会同监看,将一班不守纪律的侍卫重责三十 大板,罚往粘竿处当拜唐阿。派往陕南平叛的侍卫, 自是经过严格挑选,也大多缺少早期侍卫亲军那种殊 死拼搏的精神,千里迢迢赶到陕南,几乎没有发挥什 么作用。 九月十八日,杨遇春、扎克塔尔等率兵5000,在 方柴关附近与叛军相遇,立刻麾军掩杀。变兵先是一 路败退,至薄暮时分,细雨迷蒙,夜色渐浓,忽有大 队叛军从山岗和密林中压下,前后左右都是呐喊声, 清军阵脚大乱,不管满营还是各路镇标,皆纷纷败溃 ,四处奔窜。扎克塔尔等人逃入附近营讯围墙之内, 惊慌失措,阵容不整。乱兵蜂拥而来,正要攻打,有 的地段已经突人,看见旧帅杨遇春领数十亲兵断后, 叛将蒲大芳等大呼喊停,下马向杨遇春行礼,诉说冤 屈后引兵退去。杨遇春这才得以收拾溃兵,布置守城 。 第二天,杨芳赶来,众将领在方柴关召开军事会 议: 议以叛兵皆百战之余,骁悍习地利,而官兵勤劳 九载,疮痍未复,且与叛兵多同功一体之人,以兵攻 兵,终无斗志。而贼两战皆见二杨辄辟易,尚有旧部 曲谊。 第一句有些说不通,怎么一叛便成“百战之余” ,留营者就是“疮痍未复”呢?但“以兵攻兵,终无 斗志”,以及叛兵与“二杨”尚有感情,却是真实的 。杨芳毕竟是一员良将,挺身而出,单骑进人叛军大 营招抚。蒲大芳等旧部惊讶跪迎,流泪诉说激变过程 和归降之念,亲自担任杨芳护卫,同时周密布置,使 那些心怀叵测者不敢妄动。杨芳在叛营两天,终于说 服一千变兵首领归顺朝廷,诱捕陈先伦等强硬派,缚 献至杨遇春军前。那边江口上,还有1000多变兵由朱 贵带领抵抗,杨芳督率蒲大芳所部驰往邀击,斩杀朱 贵,于是4000多叛军皆降。德楞泰飞奏朝廷,一场恶 战、一次惨败,竟出现这样一个结果,估计老德也是 始料不及,大喜过望。 嘉庆帝对快速平叛开始时很兴奋,但很快知道了 其间内情,尤其让他不能接受的是官军在方柴关的溃 败,以及相关将领的刻意隐瞒。十月间,扎克塔尔回 京复命,皇上问及受降情况,他没有讲兵败溃散之事 。而嘉庆帝见到德楞泰奏报后,派军机大臣对他严加 询问,方才说出实情。二十七日,谕令将扎克塔尔斥 退御前侍卫,同时撤销了温春、杨遇春、薛大烈等人 的军功。 十一月二十九日,古北口提督薛大烈抵京,对方 柴关兵溃之事不敢再作隐瞒,交代:“苏勒芳阿、游 栋云、田朝贵所带陕西固原、河州、西安满营以及四 川川北官兵,一见贼匪,纷纷逃散。”嘉庆帝很是恼 怒,命德楞泰、全保和方维甸等严加查处,尤其是要 查清“首先逃散之人”。原西安将军扎勒杭阿到京, 对询问他的军机大臣承认满营有“临阵逃走之事”。 嘉庆帝认为“西安满兵于打仗时,见贼即行溃散,大 干军纪”,对扎勒杭阿、副都统祥给以处分,并将带 兵大员苏勒芳阿革职,交德楞泰、方维甸等“严切讯 究”。 十二月初九日,陕甘总督全保和方维甸合衔奏报 ,对西安满营溃散的调查结果写得很细,方柴关地貌 与当日作战情形如在目前,值得一读: 该处一带地方南北皆山,两山之间地少平旷。北 山下有沙河一道,南山下支麓横出,自西而东约有横 岗五处,每岗相距约有二里许。方柴关小堡在平地建 筑,堡东有小水渠一道,自南山流出,北注沙河。方 柴关西北十余里即系两河口军营。九月十八日,挑出 川北、河州、西安满营、汉中兵营奋勇兵共二千余名 ,自两河口向东追截,黎明已到方柴关,遇见在前贼 匪,颇有斩获。贼匪败向东窜,官兵步队傍南山追下 ,马队由堡前平原追下,抢获骡马器械,并赴林间搜 贼。而拐里山湾之大伙贼匪分路抗拒,不下四五千人 ,马贼近河迎来,步贼剽悍者自拐里迎来,在第五横 岗扎住。林内又有伏贼,拐里及东北一带山上山下悉 是贼众。其时天气阴晦,雾雨迷漫,不能远看。在前 之弁兵赶过小湾,始知前有贼匪大队,其各队官兵随 各占一处迎敌,队伍不整,声势已不相接。所有南山 一带步兵最前近贼者系川北弁兵,占住第四横岗,在 小渠之东;次则固原河州前敌弁兵,占住第三横岗, 在小渠之西;又次则固原汉中官兵,占住第二横岗; 最后系河州镇兵,占住第一横岗,即距方柴关不远。 其平原一带马队,系杨遇春派出绿营马队亲随官弁十 余人,及苏勒芳阿、彦毕勒分带西安满营马队三十余 人,俱在第四横岗之北,绿营马队近山前进,满营马 队近河前进,俱过小渠,扎克塔尔、杨遇春在后督催 …… P79-81